-
一隻落魄的蜜蜂,像個沿門托鉢的病僧,游到被秋雨踢倒了的一堆爛紙似的雞冠花上,聞了一聞,馬上飛走了。啊!零落底悲哀喲!是蜂底悲哀?是花底悲哀?。
-
假如那綠晶晶的鬼火,是墓中人底,夢裡迸出的星光,那我也不怕死了!
-
婪尾春,是芍藥的別名,創始於唐宋兩代的文人,婪尾是最後之杯,芍藥殿春而放,因有此稱。
-
“冬花采盧橘,夏果摘楊梅”,這是唐代宋之問的詩句。盧橘就是枇杷,冬季開花,春季結實而夏季成熟;到得枇杷落市之後,那麼就要讓楊梅奄有天下了。
-
農曆正月十五日,向稱上元;這夜即稱元夕,俗稱元宵,舊俗必須張燈,盛極一時。考之舊籍,據說還是起於唐代睿宗景雲二年,只有一夜;到唐玄宗時,改爲三夜,元宵前後各一夜;到了北宋乾德五年,
-
大除夕閤家用火盆燒獸炭,老幼團團坐着閒談,小兒女在旁嬉戲歌唱,通宵不睡,直到天明,舊俗稱爲守歲。
-
人生一切的一切,以健康爲第一;而要構成一個強大的國家,也一定要有健康的人民,人民如果都是萎靡不振,國家也不會強大起來的。
-
儉,原是人生一種美德,但是倘儉得太過分,不得其當,那就是吝了。友人給我談起民初一個富翁的故事,十分可笑,簡直是個天字第一號的吝人。
-
春節前薄遊廣州,偶值陳叔通前輩於羊城賓館,爲道南來看花,意興飆舉,因賦詩志快,有“最愛無花不是紅”之句,蓋遊蹤所至,看花多作胭脂色也。
-
沈二哥:初二回來便忙亂成一堆,莫名其所以然。文章寫不好,發脾氣時還要返出韻文!十一月的日子我最消化不了,聽聽風知道楓葉又凋零得不堪,只想哭。
-
從蒼茫的夜色裏,展開在我底面前了,一幅畫也難肖的湖山。明月懷疑了:“這不是我團欒的影子呵!”一叢散碎的銀光,在縠紋也似的明漪中閃著。
-
“索性連秋也去了,這是多麼的不幸呵!惜……惜……惜!可惜……可惜……可惜!”枯葉深深地嘆息著。
-
“城外多少土饅頭,城中都是饅頭餡。”饅頭呵,土越貴,餡越賤了!充不得飢的土饅頭,一天天一年年地增添,快佔盡了小小蒸籠裏的土片;將來拿甚麼養活那饅頭餡?一九二二,九,二四,在蕭山。
-
隱隱的曙光一線,在黑沉沉的長夜裏,突然地破嘵。霎時烘成一抹錦也似的朝霞,彷佛沈睡初醒的孩兒,展開蘋果也似的雙頰,對著我微笑。
-
一片片,一重重,蓬蓬鬆鬆,溼雲滿空。幾潮雨,幾潮風,把薄薄的新涼做就,更一分一分地加重。雁不曾來,燕還沒去,卻添了幾個驚秋獨早的可憐蟲。
-
一葉葉的西風,擁著一剪剪巴蕉,輕輕舞,慢慢跳。就這半響纏綿,也窺得透快樂底核心——苦惱。一滴滴的秋蟲,咽著一星星的涼露,低低泣,微微訴。
-
是誰把心裏相思,種成紅豆?待我來碾豆成塵,看還有相思沒有?是誰把空中明月,捻得如鉤?待我來摶鉤作鏡,看永久團圓能否?一九二一,一一,九,在杭州。
-
我悔了!在田間散步的途中,我折了一朵小小的豆花,一朵紅紫相間的可愛的豆花。但從她底根上,到我底手中時,不過幾秒鐘;咳!變了!她已經開始憔悴了!我悔了!她已經憔悴了!我悔了!我縮短了
-
屋子裏攏着爐火,老爺分付開窗買水果,說“天氣不冷火太熱,別任它烤壞了我。”屋子外躺着一個叫化子,咬緊了牙齒對着北風喊“要死”!可憐屋外與屋裏,相隔只有一層薄紙!一九一七,十,北京。
-
不分散精力於許多不同的事情,專心致志於一件最重要的事業,這是現今世界上要成功的人的一種極重要的需求。
-
早晨,鐘敲十下的時候,我沿着我們的小巷到學校去。每天我都遇見那個小販,他叫道:“鐲子呀,亮晶晶的鐲子!”他沒有什麼事情急着要做,他沒有哪條街一定要走,他沒有什麼地方一定要去,他沒有
-
我人很小,因爲我是一個小孩子。到了我像爸爸一樣年紀時,便要變大了。我的先生要是走來說道:“時候晚了,把你的石板,你的書拿來。
-
枯枝在寒風裏悲嘆,死葉在大道上萎殘;雀兒在高唱薤露歌,一半兒是自傷自感。大道上寂寞悽清,高樓上悄悄無聲,只那孤岑的雀兒,伴着孤岑的少年人。
-
淚珠兒已拋殘,只剩了悲思。無情的百合啊,你明麗的花枝。你太娟好,太輕盈,使我難吻你嬌脣。
-
不要說愛還是恨,這問題我不要分明:當我們提壺痛飲時,可先問是酸酒是芳醇?願她溫溫的眼波盪醒我心頭的春草:誰希望有花兒果兒?但願在春天裏活幾朝。
-
說是寂寞的秋的悒鬱,說是遼遠的海的懷念。假如有人問我煩憂的原故,我不敢說出你的名字。
-
遼遠的國土的懷念者,我,我是寂寞的生物。假若把我自己描畫出來,那是一幅單純的靜物寫生。
-
我覺得我是在單戀着,但是我不知道是戀着誰:是一個在迷茫的煙水中的國土嗎,是一支在靜默中零落的花嗎,是一位我記不起的陌路麗人嗎?我不知道。
-
春天已在野菊的頭上逡巡着了,春天已在斑鳩的羽上逡巡着了,春天已在青溪的藻上逡巡着了,綠蔭的林遂成爲戀的衆香國。
-
誰家動刀尺?心也需要秋衣。聽鮫人的召喚,聽木葉的呼息!風從每一條脈絡進來,竊聽心的枯裂之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