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她美丽如一朵春花;我热烈如太阳的火——任随我仔细端详,并不萎黄;愈久,她愈是芬芳。圆,她的眼珠像弹丸;鸟,我的心应弦而倒——我情愿舍了天空,偎着小笼,长悬在花气之中。
-
不要夸阆苑景物辉煌,金殿上有黄金的太阳;它不如故乡——虽然故乡只余一片荒凉。也莫愁冥国雾气迷茫,远处有风声颤在白杨;只须有女郎——偕了女郎,地狱都是天堂。
-
冷气中蜷缩着枯的枝条。三片两片黄叶枝上飘摇;南飞去的歌鸟留下空巢——树儿静悄;它正梦,梦着初夏今宵。只有白的浓霜铺遍寰中;只有一轮冷月悬挂天空。
-
天上摇曳着一片云,我不好穿,我不好穿……我是泥同土里起的人;我只能望了她舒展,在太阳前面舒展衣衫。石上流出了一股泉,我不敢饮,我不敢饮……我的口肮脏,自己羞惭;我只能让那花去亲,
-
世间的罪恶算愚蒙最大。只看战争。世人不顾性命,高呼着爱国呀爱国,把刀插进敌人的胸膛;再不想,他,也像自己一般,有赤心,跳荡着五情六意的赤心,他也是为了家国致性命。
-
当日,我因为现在不能满我心中的预期,拿它撩开,朝了新方向,重寻那一反前恶的今,好让关在胸怀,哀哀哭着要奶浆的心脏能安睡下去;哪知这一来已经十年了,只寻到失望——失望,那个橡皮似的
-
(诗剧)人:男——画者,女——他的爱人。画者之母。景:卧室。男躺在床上。白被单蒙起了头部。女坐在床沿。母坐臂椅中。女(揭开被单,向着死者的脸瞪视了许久。
-
可惜我并非画家,不能将一枝毛笔,写出许多情景。——两个赤脚的小儿,立在溪边滩上,打架完了,还同筑烂泥的小堰。
-
明月照耀在荒凉的金色沙漠,明月在北海面上扬着娇娇的素波。寂寂地对着浮荡的羊群,直立着,他觉得心中激动了狂涛,怒海,一泻的大河。
-
凉风吹过了横江,水色映着天光,我对着滚滚的浊流,觉得象在我的故乡,美丽的松花江上。我想象着,在松花江上我的黄金的儿时,就是半自由的时期,在那“铜帮铁底”的江上每天还要渡过两次。
-
萧索的残冬如经悄悄地惊逃,美丽的阳春业既热闹地来了;别一个革命的崭新的时代,也随着阳春在我们面前展开。
-
文学是伟大的民族精神,文学是纯洁的民族心灵;是反抗的长啸,是革命的军号;它的情绪要像火一般热烈,她的描写要像海一般深刻;它要详述人们的痛苦,她要指示人们的出路;更要给人们以安慰,更
-
永远保持着罢你伟大的同情听滴滴鲜血滴在黑暗乾坤凄怆悲惨无伦深沉里织进了一声“拼命”永远维系着罢你反抗的精神看累累白骨累积冷清环境哀愁冷酷残忍惨淡里喊出了一声“牺牲”。
-
………………………………………………………………………………………………………………………………我拜别了我的友人,便取简道匆匆前行;转瞬就经过一个破屋的阶下,那里有两个女人在谈闲话
-
窗外的雨是这么的淋漓,床上的我在辗转的思维;我想起了爱我的你,我想起了你的身世;不禁为你挥洒同情的热泪,不禁为你哭诉抑郁的闷气;更不禁益坚我革命的意志,更不禁增长我陷阵的勇气。
-
(一)昨夜我做了个奇特的怪梦,和既死掉了的故国的世纪相逢!我看见倡道慈俭不敢先的李耳,我看见三千门徒围绕着的仲尼;我看见教人兼爱的墨翟,我看见平治洪水的夏禹;我看见行吟江畔的屈原,
-
你有活泼的精神,你有纯洁的心灵;为甚要这么的屈苦辛勤,来做这游绳走索的艺人?是由于你的运命,抑迫于你的环境?你有天赋的聪明,你有特出的技能,为甚要这么的轻蔑自身,来向人们卖弄你的风
-
如今还是纷乱之时,安琪儿还在母怀未起;一切幸福都难获取,除非先从改革社会起。年青的朋友,前去!去把红旗高举,去,去把一般人民唤起,置一切恶魔于死地!。
-
起来呀!现实社会的忤逆叛徒!起来呀!饥寒交迫的土匪小偷!现在是我们应该觉悟的时候,你们不要呀依旧的低头俯首!可知我们也有两足两手,可知我们也有耳目鼻口,我们也有五脏六腑,我们也有神
-
如果是平日,当汽笛在充满着煤烟与油臭的空气里面,发出来了颤动的呼喊的时候,一般连恢复日间消费了的精力与筋骨的疲劳的睡眠都没有可能的工人们,只迫于厂里的规则与限制(不案时上工要克扣工
-
太阳下山了,又是一日之程,步行人,也觉得有点疲劳了。你走进一个荒僻的小村落——这村落对你很生疏。然而又好像熟悉,因为你走过许多这样的小村落了。
-
先生,你那些记山水的文章我都读过,我觉得那些都很好。但是我又很自然地有一个奇怪念头:我觉得我再也不愿意读你那些文字了,我疑惑那些文字都近于夸饰,而那些夸饰是会叫生长在平原上的孩子悲
-
我常常喜欢在树荫里面行走,一领温清的帐篷遮覆在我头上,它的触觉很象未嫁姑娘的手指尖,它远远好意的看住我,它又如近近的围拢在我周遭,可是却不会靠紧在我的肩旁。
-
灵魂甲白莲花映遍了湖上,诗人用嫩手捧一颗红心,向那微云的青天,他脸上抖起了莹莹光影;湖岸边,绿草曳曳他的长裙,轻笑,诗人的影子相与游移,又缓缓的移上前去,向天,抱着精赤的红心,在手
-
我知道你没有死去,哥哥因为疼痛老在我的心头它执拗的在我血管里行走它讲着你的故事絮絮不休。
-
——纪念苏轼逝世八百五十年一时代与苏轼苏轼是四川眉山人。他生于宋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公历应该是一〇三七年年初;死于一一〇二年,活了六十六岁。
-
前面是黑暗的,无论怎样聪明的人,连他眼前一分钟也不敢断定没有什么不好的事情出来。立在黑暗中的是命运——他挥着死的病的大斧,截断了一切人的生活和希望。
-
假若你在黑暗的夜间,你一个人来到这寂寞而且沉浊的密林里;那比现在光亮里更有趣!你能听见:这一个树叶拍着那一个的声响,蟋蟀的凄楚,疲倦的小鸟的密语。
-
太阳落了下去,山,树,石河,一切伟大的建筑都埋在黑影里;人类很有趣的点了他们的小灯;喜悦他们所见到的;希望找着他们所要的。
-
我何恨于秋风呢?年年都是这样,它是自然之气;可怜我落伍的小鸟,零丁,寂寞。懒涩涩的这枝绿到那枝,没心的飞出林去。最伤心晚间归来,似梦非梦的,索性忘却了我是零丁,寂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