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幹家潘永福  爲何要到安澤去?

  潘永福同志是沁水縣嘉峯村人,離安澤縣界有百餘里,爲什麼會到那裏去當船工呢?這至少也得從他的青年時代談起。

  潘永福同志是個貧困農家出身。當他小的時候,家裏因爲地少人多,欠下好多外債;一到他能勞動,就給別人做短工——欠誰家的錢,就得先給誰家做,經常是做了工不見現錢,他的體力強,做活一個足抵兩個人,到了忙時候,債主們都搶着要他,天不明就會有好幾個人找上門,往往還因爲爭他而吵起來。他不做日工活,只做包工,因爲他家欠的外債過多,做日工實在還不了幾個錢。他包下的活都能保質保量,又能完成雙工的任務。例如擔糞,別人每次擔兩桶,他一次要擔四桶。

  農家活總有個忙閒,打短工不一定通年有人僱用。在沒有人僱用他的時候,他不得不找一些生產門路。他小的時候,夏秋兩季常在村外的沁河裏玩水,練得個游泳的技術,所以後來在農忙的間隙沒有人僱用他的時候,他和一位名叫何田的夥伴,常到沁河裏摸魚、撈鱉。他們真有點發明創造精神:把河邊淺水處用石頭壘成一道臨時小堤,讓這淺水與深水隔絕,只留一個口,淺水裏撒上有幾粒麥子的麥糠。這泡過麥糠的水從他們留的那個口裏流出去,水裏帶有麥味,老鱉就順着這味兒來找食物。到了夜裏,他們把口一堵,就在這小堤裏的水裏摸,往往一次就能撈到幾十個。沁河裏較大一點的有鱗魚不易捉到,因爲魚太稀,用網不能捕;有鱗魚的動作迅速,用手捉不住。能用手捉的只是老綿魚,不過捉它的人要會泅水,要鑽到光線不足的水底石坎中去摸。潘永福同志就有這個本領。

  嘉峯村渡口上的船工叫馬成龍。潘永福同志到河裏捉魚的時候也常幫他的忙,日子多了,從他那裏學得了撐船的全部技術。不過這種工作沒有報酬。住在河邊村子裏的人們,就有一些愛盡這種義務的,和愛唱戲的票友一樣。潘永福同志開始學渡船的時候,也只是馬成龍的票友。

  潘永福同志在打短工的開頭幾年裏最怕過冬季——冬季裏除了打窯洞、壘地堰外,很少有人僱短工。在夏秋兩季,閒下來還可以摸魚,一到冬季,就連魚也不能摸了。後來潘永福同志找到了冬季的生產門路。村裏有個土法鑿井的老行家馬老金,每到冬季就在鄰近各村包打水井。馬老金要找一個幫手,不過這個幫手需要具備以下一些條件:體力強,手眼快,遇了險不手忙腳亂,受了傷不大喊小叫。馬老金選來選去,覺着潘永福同志最適合自己的要求,就拉作幫手。用土法包打水井,和一般工頭剝削工人的包工有區別:打井是包井下不包井上,而井下的活都是自己親手做的。“包”的意思,就是和要打井的東家定下條約說:“你也不用管我誤多少工,打成這眼井你給多少錢。所有井裏誤的工都是我的,井上絞轆轤或者拉滑車的笨工是你的,幾時打成幾時算數。”做這種井底活危險性很大:各種土質有各種打法,弄錯了塌下去會把自己埋在井底。井上要是遇了毛手毛腳的人,土筐、水桶、石塊、鐵鍬等物,常會因爲拴得不牢、扳得不穩而飛落下去,躲閃不好就要吃虧。他們自己常說:“賺這種錢是賣命錢。”潘永福同志跟着馬老金做了幾冬天,又學得了打井的全部技術,也會找了幫手去賺這種賣命錢了。

  在舊中國,欠債多的窮苦人,任你怎樣勤勞也不得翻身。潘永福同志學會了賺這賣命錢之後,真要是賣掉了命的話是自己的,賺了錢卻還是債主的。他到哪村去包打水井,也不是一天半日可以成功的。債主們的耳朵長、打聽着他包工的地方,就找到那個打井的東家,同着潘永福同志,當面把包工的工資撥給他抵利息,往往一冬天得不着個現錢。一九三一年冬天,潘永福同志不但打了一冬天井沒有得着現錢,過年時候連家裏剩下的百把斤口糧也被債主倒光了。在這年過年關的時候,潘永福同志就跑到安澤縣去。

  安澤的舊縣名叫“岳陽縣”,和沁水縣的北部連界,是沁河的中游。這地方全部是山區,土山多,地廣人稀,可以開墾的荒山面積很大。本地人往往是地主,外省外縣到這裏開荒的和打短工的很多。安澤附近各縣有句俗話說:“措不響,上岳陽。”意思就是說措打不開了,可以到安澤去打短工或者開荒。潘永福同志也是抱着這種打算往安澤去的,只是去的時候是個冬天,沒有多少短工可做,找到點雜活也只能顧個吃。但是在潘永福同志看來,這樣也比在家強,只要冬季一過,賺錢不論多少總能躲過債主的監視——把錢拿回家去雖說大部分還是還了債,但債主摸不着自己的底,總還可以留一點來解決一下全家的生活困難。他本來也想打短工或開荒地。後來因爲那地方缺船工,纔開渡口撐船,但他在他所在渡口的荒沙灘上也還種一點農作物來作爲附帶收入。

  潘永福同志在安澤撐了十年船,起先每年還回一兩次家,抗日戰爭開始後,有二三年沒有回家去。

  抗日戰爭初期,他在東李渡口上。有一個短時期,渡口兩邊的村子裏,一邊住的是蔣軍,一邊住的是八路軍。他是一個船工,每天忙於擺渡,也顧不上多和軍隊接觸,不過他在這兩邊都走動。對於這兩種軍隊的區別,他理解得很簡單——只知道蔣軍打人,八路軍不打人。後來打人的軍隊不知去向,不打人的八路軍向南開動了。他打聽得不打人的八路軍開到自己的家鄉,也就跟着回了家。

  這便是潘永福同志參加革命以前的生活概況。在這種苦難日子裏,把他鍛鍊成一條鐵漢。有一些互相對立的日常事物,在潘永福同志看來差別不大——屋裏和野地差別不大,水裏和乾地差別不大,白天和夜裏差別不大,勞動和休息差別不大。若用“吃苦耐勞”等普通字樣,是不足以說明潘永福同志這種生活風度的。
上一頁

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