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代的北京,有一位豪放不羁的文人,自称为昆仑山人。据清代孙奇逢的《畿辅人物考》载,此人“姓张名诗,北平人,初学举子业于吕柟,继学诗文于何景明,声名籍籍”。
-
在我们那村里,抓会赌彩是自古有之。航空奖券,自然的,大受欢迎。头彩五十万,听听!二姐发起集股合作,首先拿出大洋二角。我自己先算了一卦,上吉,于是拿了四角。
-
我讨厌猫,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我不是说我讨厌所有的猫,我只是讨厌那些自以为是,傲慢无礼,不可一世的猫。你知道我在说哪些猫吗?就是那些总是对你撒娇,却又不让你摸的猫;那些总是在你的沙
-
梦里,我伫立在一条长满白杨的沙土路上。听觉很敏锐,知了均匀的呼吸声好像直接吹拂过大脑皮层。白杨被夏风抽打得刷刷啦啦,耳朵里灌满了树叶、风声和知了的音量。
-
对于垂髫之年的小女儿来言,雪是饴糖的甜,是小兔子绒毛的软,是奶奶讲故事哈出的白气,是星斗阑干好梦沉沉时的呓语。粉红的靴子雀跃在无边的银白,留下深林幼兽一般的痕迹。
-
在秦岭脚下有一座县城,县城依山傍水,不大,却人口稠密,谈不上繁华,却也追上了现代社会的发展。县城从东到西,被两条街道提携着,一条是金碧辉煌的现代化商业大道,一条则是几近废弃的老街道
-
我出了车祸。回家的大巴上,窗外不消的雪粒被狂风裹挟,像一条怒气冲天的白龙,在路中央急速游走。下一个转弯处,大巴车猛地一斜,人们尖叫着倒向车的一侧,我还来不及叫喊,就什么也不知道了。
-
我们两个人的相遇,像所有美好青春里的电影一样。在盛夏的阳光照耀下,向往美好未来的青年学子在校园里抱着书在谈论学习,或是在旁就一个话题在争辩,抑或在谈论课外题。
-
可弟:小战士,你也做了战士了,这是我想不到的。世事恍恍惚惚地就过了,记得这十年中只有那么一个短促的时间是与你相处的,那时间短到如何程度,现在想起就像连你的面孔还没有来得及记住,而你
-
1暮秋的田野上照着斜阳,长的人影移过道路中央;干枯了的叶子风中叹息,飘落上还乡人旧的军装。
-
朱舜水是我们的大同乡,他与王阳明都是绍兴府属余姚县人,在民国成立前后特别受国人的崇敬,杭州清泰门内立祠,遗书重刊,大概都是民国一二年间的事。
-
偶然从书桌的抽屉里找出一个旧的纸护书来,检点里边零碎纸片的年月,最迟的是民国六年三月的快信收据,都是我离绍兴以前的东西,算来已经过了二十一年的岁月了。
-
慈山居士曹庭栋所著书,寒斋只有《逸语》十卷,《永宇溪庄识略》六卷,皆乾隆时原刻,《老老恒言》五卷有两种,其一为光绪己卯孙氏刻本,收在槜李遗书内,其二题光绪癸卯偶园刊本。
-
近来收得佟世思著《与梅堂遗集》十二卷,附《耳书》《鲊话》各一卷,系其六弟世畿所编集,有康熙辛巳序,但刻板似在雍正时,王渔洋序文署名已避讳矣。
-
“破脚骨”——读若Phacahkueh,是我们乡间的方言,就是说“无赖子”,照王桐龄教授《东游杂感》的笔法,可以这样说:——破脚骨官话曰无赖曰光棍,古语曰泼皮曰破落户,上海曰流氓,
-
美国人摩耳(J.H.Moore)给某学校讲伦理学,首五讲是说动物与人之“蛮性的遗留”(SurvivalofSavage)的,经英国的唯理协会拿来单行出版,是一部很有趣味与实益的书。
-
为神话作辩护,未免有点同善社的嫌疑。但是,只要我自信是凭了理性说话,这些事都可以不管。
-
有几种出版物,都用神话的典故做题目,很是别致,想把它议论一番。这些出版物是(1)《弥洒》,(2)《维纳丝报》,(3)《狮吼》。
-
在中国绘画史的研究中,有的人认为以讽刺为目的的漫画只是近代才有的,而且是从西洋传入中国;至于中国古代的画家,则根本不知漫画为何物,更没有什么漫画作品之可言。
-
在北京的历史人物中,明代通州李三才的事迹,似乎久已被湮没了。这是研究地方史的人感到遗憾的事情。最近我同史学界的个别朋友,偶然谈起此人。
-
欢声笑语举杯饮,其乐融融享天伦。儿时的过年,对我们来说是件大事,包饺子,做花糕,蒸馒头,从腊月二十三开始,大人们忙得热火朝天,准备过年期间的各种美食。
-
漫天飞舞的雪花,翩翩起舞在寒风中,将大地披上了一层洁白的袍子。冬天来了,带来了冰雪的美丽和寒冷的刺骨。寒冷的冬天,是大自然的一幅壮丽画卷。
-
2022,壬寅虎年,俗语说:“不怕山有虎,只愁虎下山”,预示虎年将是一个不平常的年份。果然,进入虎年,俄乌冲突的炮声打破了世界平静,看似短时间就能结束的局部冲突,伴随整个虎年还没有
-
先母冯氏(1873—1918),绩溪中屯人,生于清同治癸酉四月十六日,为先外祖振爽公长女。
-
一个人的思想,差不多是防身的武器,可以批评什么主义,可以避免一切纷扰。我们人总以为思想只有智识阶级才有,可是这是不尽然的。
-
哪样的生活可以叫作新生活呢?我想来想去,只有一句话。新生活就是有意思的生活。你听了,必定要问我,有意思的生活又是什么样子的生活呢?我且先说一两件实在的事情做个样子,你就明白我的意思
-
今天2月11日是爱迪生的一百十三年纪念日。明天2月12日是林肯的一百五十一年纪念日。
-
树叶摇摇曳曳地挂满了池边。一个半胖的人走在桥上,他是一个报社的编辑。“你们来多久啦?”他一看到我们两个在长石凳上就说。
-
人们习惯把我国的阴历叫作农历,其实如果真有农民所专用的那么一种历本的话,倒完全应该是现在所通行的阳历。
-
在“青光”上见到仲贤先生的《十五年前的回忆》,想起在江南水师学堂时的一二旧事,与仲贤先生所说的略有相关,便又记了出来,作这一篇《怀旧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