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祝”的傢俱

  新中國的第一部彩色電影片《梁山伯與祝英臺》,第一次的上映,竟不在國內而在國外,並且在世界歷史上佔有一頁的日內瓦會議期間映上銀幕,給參與會議的各國貴賓們欣賞,這是史無前例,而值得大書特書的。

  這一部電影的攝製過程中,我也曾貢獻過一份小小力量,這是一件很榮幸的事。原來上海電影製片廠在着手攝製之前,爲了鄭重起見,特派專管道具的胡倬雲、張曦白兩位前往北京物色古式的傢俱,找到了一部研究古傢俱的專書,按圖索驥,雖有所得,只因裝運不便,空手而返;終於到了蘇州,聽說我愛好古式的陳設,特來訪問,看了紫羅蘭盦和寒香閣中幾件几椅,很爲愜意;可是數量不多,無濟於事。他們問起蘇州有沒有人家或店鋪可以大量供給這種古式傢俱的?我不覺長嘆了一聲,說早已完了。

  胡、張二位聽了這話,很爲失望,最後我提出了一個建議,說洞庭東山舊家很多,也許可以找到一些,不過樑、祝是晉代的人,如果要找晉代的傢俱,那是踏破鐵鞋無覓處的,只能以式樣古老爲目標,尺度要特別放寬纔是。胡先生笑了起來,說晉代到現在有多少年了,如果是鐵打的傢俱,也許可以遺傳下來,木器當然是不會有的;我們所訪求的,也不過是式樣古老罷了。蘇州方面既沒有希望,那麼我們就到洞庭東山去走一遭吧。

  老友趙國楨兄,對於古式傢俱很有研究,專營此業,我家的東西,也大半是他助我搜羅的。並且他很熟悉東山的舊家,當地又有熟人可作嚮導,於是我就請他帶頭,一行四人,搭船直往洞庭東山,不到一天的時間,那遠遠近近似螺似髻的七十二峯,已在船頭含笑相迎了。

  我們到了東山,趙兄就找到一位姓嚴的朋友,他是識途老馬,一連四天,伴同我們從前山走到後山,又從後山回到前山,幾乎走遍了所有的舊家,可是所得也並不很多,只有數十件,總算已夠應用,內中有些是明代的,自有古色古香之致。胡、張兩位得此收穫,已很滿意,就欣然地回上海去了。

  《梁山伯與祝英臺》由越劇名演員袁雪芬、範瑞娟主演,她們的藝事,已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佈景並不攝取天然風景,而用繪畫爲代,由老友張光宇兄執筆,畫面十分美觀,使這部藝術片更增加了藝術的氣氛。在蘇州第一次上映時,我忙着前去觀賞,見片中有幾件傢俱似曾相識,這就是我們前年在洞庭東山像覓寶一般覓來的寶物了。
上一頁
作者:周瘦鵑
类型:散文随笔
总字数:904
阅读量:114
可阅日刊
Amazon AD

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