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三年的書報上,關於文藝的大抵只有幾篇創作(姑且這樣說)和翻譯,於是讀者頗有批評家出現的要求,現在批評家已經出現了,而且日見其多了。
以文藝如此幼稚的時候,而批評家還要發掘美點,想扇起文藝的火焰來,那好意實在很可感。即不然,或則嘆息現代作品的淺薄,那是望著作家更其深,或則嘆息現代作品之沒有血淚,那是怕著作界復歸於輕佻。雖然似乎微辭過多,其實卻是對於文藝的熱烈的好意,那也實在是很可感謝的。
獨有靠了一兩本“西方”的舊批評論,或則撈一點頭腦板滯的先生們的唾餘,或則仗着中國固有的什麼天經地義之類的,也到文壇上來踐踏,則我以爲委實太濫用了批評的權威。試將粗淺的事來比罷:譬如廚子做菜,有人品評他壞,他固不應該將廚刀鐵釜交給批評者,說道你試來做一碗好的看:但他卻可以有幾條希望,就是望吃菜的沒有“嗜痂之癖”〔2〕,沒有喝醉了酒,沒有害着熱病,舌苔厚到二三分。
我對於文藝批評家的希望卻還要小。我不敢望他們於解剖裁判別人的作品之前,先將自己的精神來解剖裁判一回,看本身有無淺薄卑劣荒謬之處,因爲這事情是頗不容易的。我所希望的不過願其有一點常識,例如知道裸體畫和春畫的區別,接吻和性交的區別,屍體解剖和戮屍的區別,出洋留學和“放諸四夷”〔5〕的區別,筍和竹的區別,貓和老虎的區別,老虎和番菜館的區別……。更進一步,則批評以英美的老先生學說爲主,自然是悉聽尊便的,但尤希望知道世界上不止英美兩國;看不起托爾斯泰,自然也自由的,但尤希望先調查一點他的行實,真看過幾本他所做的書。
還有幾位批評家,當批評譯本的時候,往往詆爲不足齒數的勞力,而怪他何不去創作。創作之可尊,想來翻譯家該是知道的,然而他竟止於翻譯者,一定因爲他只能翻譯,或者偏愛翻譯的緣故。所以批評家若不就事論事,而說些應當去如此如彼,是溢出於事權以外的事,因爲這類言語,是商量教訓而不是批評。現在還將廚子來比,則吃菜的只要說出品味如何就儘夠,苦於此之外,又怪他何以不去做裁縫或造房子,那是無論怎樣的呆廚子,也難免要說這位客官是痰迷心竅的了。
十一月九日。
KK
〔1〕本篇最初發表於一九二二年十一月九日《晨報副刊》,署名風聲。
〔2〕“嗜痂之癖”病態的、反常的嗜好。南朝宋劉敬叔《異苑》卷十載:“東莞劉邕性嗜食瘡病,以爲味似鰒魚。嘗詣孟靈休,靈休先患灸瘡,痂落在牀,邕取食之。”
〔3〕“放諸四夷”語出《禮記·大學》:“迸諸四夷,不與同中國。”四夷,舊時漢族統治者對我國四方邊遠地區少數民族帶輕蔑性的稱呼。
放諸四夷,放逐到邊遠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