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山經之首,曰樕(sǔ)[朱/蟲蟲](zhǔ)之山,北臨乾(gān)昧。食水出焉,而東北流注於海。其中多鱅鱅(yòng)之魚,其狀如犁牛①,其音如彘鳴。
①犁牛:毛色黃黑相雜的牛,像虎紋似的。
又南三百里,曰藟(lěi)山,其上有玉,其下有金。湖水出焉,東流注於食水,其中多活師①。
①活師:又叫活東,蝌蚪的別名,是青蛙、蛤蟆、娃娃魚等兩棲動物的幼體,頭又圓又大而尾巴細小,游泳水中。
又南三百里,曰栒(xún)狀之山,其上多金玉,其下多青碧石。有獸焉,其狀如犬,六足,其名曰從從,其鳴自詨(jiào)。有鳥焉,其狀如雞而鼠毛,其名曰[此/蟲](zī)鼠,見則其邑大旱。[氵只](zhǐ)水出焉,而北流注於湖水。其中多箴(zhēn)魚,其狀如儵(chóu)①,其喙如箴②,食之無疫疾。
①儵:即“鯈”字。鯈魚,也叫白鰷(tiáo),一種小白魚。體長只有數寸,側扁,銀白色,腹面有肉棱,背鰭有硬刺。生活在江湖中。②箴:同“針”。
又南三百里,曰勃亝(qì)之山①,無草木,無水。
①亝:“齊”的古字。
又南三百里,曰番條之山,無草木,多沙。減(jiǎn)水出焉,北流注於海,其中多鱤(gǎn)魚①。
①鱤魚:也叫做母鮎、竿魚,體延長,亞圓筒形,青黃色,吻尖長,口大,眼小,性兇猛,捕食各種魚類。
又南四百里,曰姑兒之山,其上多漆,其下多桑、柘(zhé)。姑兒之水出焉,北流注於海,其中多鱤魚。
又南四百里,曰高氏之山,其上多玉,其下多箴(zhēn)石①。諸繩之水出焉,東流注於澤,其中多金玉。
①箴石:石針是古代的一種醫療器具,用石頭磨製而成,可以治療癰腫疽皰,排除膿血。箴石就是一種專門製做石針的石頭。
又南三百里,曰嶽山,其上多桑,其下多樗(chū)。濼(luò)水出焉,東流注於澤,其中多金玉。
又南三百里,曰犲(chái)山,其上無草木,其下多水,其中多堪[予予](xǔ)之魚。有獸焉,其狀如夸父而彘毛,其音如呼,見則天下大水。
又南三百里,曰獨山,其上多金玉,其下多美石。末塗之水出焉,而東南流注於沔(miǎn),其中多[儵蟲-黑](tiāo)[蟲庸](róng),其狀如黃蛇,魚翼,出入有光,見則其邑大旱。
又南三百里,曰泰山,其上多玉,其下多金。有獸焉,其狀如豚而有珠,名曰狪狪(tōng),其鳴自詨。環水出焉,東流注於(江)[汶],其中多水玉。
又南三百里,曰竹山,錞於(江)[汶],無草木,多瑤、碧。激水出焉,而東南流注於娶檀之水,其中多茈(羸)[蠃:luó]。
凡東山經之首,自樕(sǔ)[朱/蟲蟲](zhǔ)之山以至於竹山,凡十二山,三千六百里。其神狀皆人身龍首。祠:毛用一犬祈,[耳申](ér)用魚①。
①[耳申]:用牲畜作爲祭品來向神禱告,想要使神聽見。
東次二經之首,曰空桑之山,北臨食水,東望沮吳,南望沙陵,西望湣(mín)澤。有獸焉,其狀如牛而虎文,其音如(欽)[吟],其名曰軨軨(lín),其鳴自叫,見則天下大水。
又南六百里,曰曹夕之山,其下多榖,而無水,多鳥獸。
又西南四百里,曰嶧(yì)皋(gāo)之山,其上多金玉,其下多白堊。嶧皋之水出焉,東流注於激女(rǔ)之水,其中多蜃珧(yáo)①。
①蜃:大蛤。蛤是一種軟體動物,貝殼卵圓形或略帶三角形,顏色和斑紋美麗。珧:小蚌。蚌是一種軟體動物,貝殼長卵形,表面黑褐色或黃褐色,有環形。
又南水行五百里,流沙三百里,至於葛山之尾,無草木,多砥礪。
又南三百八十里,曰葛山之首,無草木。澧(lǐ)水出焉,東流注於餘澤,其中多珠蟞(biē)魚,其狀如肺而有[四]目,六足有珠,其味酸甘,食之無癘(lí)。
又南三百八十里,日餘峨之山,其上多梓枏,其下多荊芑(qǐ)①。雜餘之水出焉,東流注於黃水。有獸焉,其狀如菟(tù)而鳥喙,鴟(chī)目蛇尾,見人則眠②,名曰犰(qiú)狳(yú),其鳴自訆(jiào),見則螽(zhōng)蝗爲敗③。
①芑:通“杞”。即構杞樹。②眠,裝死。③螽:即螽斯,蝗蟲之類的昆蟲,體綠色或褐色,樣子像蚱蜢,以翅摩擦發音。但對農作物的損害不如蝗蟲厲害。爲敗:爲害。
又南三百里,曰杜父之山,無草木,多水。
又南三百里,曰耿山,無草木,多水碧①,多大蛇。有獸焉,其狀如狐而魚翼,其名曰朱獳(rǔ),其鳴自訆,見則其國有恐。
①水碧:就是前文所說的水玉之類,即水晶石。
又南三百里,曰盧其之山,無草木,多沙石。沙水出焉,南流注於涔(cén)水,其中多鵹(lì)鶘(hú)①,其狀如鴛鴦而人足,共鳴自訆,見則其國多土功。
①鵹鶘:即鵜鶘鳥,也叫做伽藍鳥、淘河鳥、塘鳥。它的體長可達二米,羽毛多是白色,翅大而闊,下頜底部有一大的皮囊,能伸縮,可以用來兜食魚類動物。因爲它的四趾之間有金蹼相連,所以古人認爲其足類似人腳。
又南三百八十里,曰姑射(yè)之山,無草木,多水。
又南水行三百里,流沙百里,曰北姑射之山,無草木,多石。
又南三百里,曰南姑射(yè)之山,無草木,多水。
又南三百里,曰碧山,無草木,多大蛇,多碧、水玉。
又南五百里,曰緱(hóu)氏之山,無草木,多金玉。原水出焉,東流注於沙澤。
又南三百里,曰姑逢之山,無草木,多金玉。有獸焉,其狀如狐而有翼,其音如鴻雁,其名曰獙獙(bì),見則天下大旱。
又南五百里,曰鳧(fú)麗之山,其上多金玉,其下多箴石。有獸焉,其狀如狐而九尾、九首、虎爪,名曰蠪(lóng)侄,其音如嬰兒,是食人。
又南五百里,曰[石湮-氵](zhēn)山,南臨[石湮-氵]水,東望湖澤。有獸焉,其狀如馬,而羊目、四角、牛尾,其音如嗥狗,其名曰峳峳(yōu),見則其國多狡客。有鳥焉,其狀如鳧而鼠尾,善登木,其名曰絜(xié)鉤(gōu),見則其國多疫。
凡東次二經之首,自空桑之山至於[石湮-氵](zhēn)山,凡十七山,六千六百四十里。其神狀皆獸身人面載觡(gé)①。其祠:毛用一雞祈,嬰用一璧瘞(yì)②。
①載:戴。一般指將東西戴在頭上。觡:骨角。專指麋、鹿等動物頭上的角,這種角的骨質與角質合而爲一,沒有差異,所以叫骨角。②嬰:據學者研究,嬰是古代人用玉器祭祀神的專稱。
又東次三經之首,曰屍胡之山,北望[歹羊](xiāng)山,其上多金玉,其下多棘。有獸焉,其狀如麋而魚目,名曰妴(wān)胡,其鳴自訆。
又南水行八百里,曰岐山,其木多桃李,其獸多虎。
又南水行五百里,曰諸鉤(gōu)之山,無草木,多沙石。是山也,廣員百里,多寐魚①。
①寐魚:又叫嘉魚、卷口魚,古人稱爲鮇魚。這種魚體延長,前部亞圓筒形,後部側扁。體暗褐色。須二對,粗長。吻褶發達,裂如纓狀。
又南水行七百里,曰中父之山,無草木,多沙。
又東水行千里,曰胡射之山,無草木,多沙石。
又南水行七百里,曰孟子之山,其木多梓桐,多桃李,其草多菌蒲①,其獸多麋、鹿。是山也,廣員百里。其上有水出焉,名曰碧陽,其中多鱣(zhān)鮪(Wěi)②。
①菌蒲:即紫菜、石花菜、海帶、海苔之類。②鱣:鱣魚,據古人說是一種大魚,體形像鱏魚而鼻子短,口在頷下,體有斜行甲,沒有鱗,肉是黃色,大的有二、三丈長。鮪:鮪魚,據古人說就是鱏魚,體形像鱣魚而鼻子長,體無鱗甲。
又南水行五百里曰流沙,行五百里,有山焉,曰跂(qí)踵之山,廣員二百里,無草木,有大蛇,其上多玉。有水焉,廣員四十里皆涌,其名曰深澤,其中多蠵(xié)龜①。有魚焉,其狀如鯉,而六足鳥尾,名曰鮯鮯(há)之魚,其(名)[鳴]自訆。
①蠵龜:也叫赤蠵龜,據古人說是一種大龜,甲有紋彩,像玳瑁而薄一些。玳瑁是海中動物,形似龜,背面角質板光,有褐色和淡黃色相間的花紋,大的可達數尺。
又南水行九百里,曰踇(mǔ)隅(yú)之山,其上多草木,多金玉,多赭。有獸焉,其狀如牛而馬尾,名曰精精,其鳴自訆。
又南水行五百里,流沙三百里,至於無皋之山,南望幼海,東望榑(fǔ)木①,無草木,多風。是山也,廣員百里。
①榑木:即扶桑,神話傳說中的神木,葉似桑樹葉,長數千丈,大二十圍,兩兩同根生,更相依倚,而太陽就是從這裏升起的。
凡東次三經之首,自屍胡之山至於無皋之山,凡九山,六千九百里。其神狀皆人身而羊角。其祠:用一牡羊① ,(米)[糈]用黍②。是神也,見則風雨水爲敗。
①牡:鳥獸的雄性。②黍:一種穀物,性黏,子粒供食用或釀酒。在脫皮以後,北方人稱它爲黃米子。
又東次四經之首,曰北號之山,臨於北海。有木焉,其狀如楊,赤華,其實如棗而無核,其味酸甘,食之不瘧。食水出焉,而東北流注於海。有獸焉,其狀如狼,赤首鼠目,其音如豚,名曰猲狙,是食人。有鳥焉,其狀如雞而白首,鼠足而虎爪,其名曰鬿(qí)雀,亦食人。
又南三百里,曰旄山,無草木。蒼體之水出焉,而西流注於展水,其中多鱃(qiū)魚①,其狀如鯉而大首,食者不疣(yóu)②。
①鱃魚:即鰍魚,也寫成?魚,形狀像鱔魚,長約三、四寸,扁尾巴,青黑色,沒有鱗甲而微有黏液。常潛居河湖池沼水田的泥土中,所以俗稱泥鰍或泥?。②疣:同“肬”。一種小肉瘤,即長在人體皮膚上的小疙瘩,俗稱瘊子。
又南三百二十里,曰東始之山,上多蒼玉。有木焉,其狀如楊而赤理,其汁如血,不實,其名曰芑(qǐ)①,可以服馬。泚(cǐ)水出焉,而東北流注於海,其中多美貝,多茈魚,其狀如鮒②,一首而十身,其臭(xiù)如麋(mí)③蕪,食之不[米費](pí)④。
①芑:“杞”的假借字。②鮒:即鯽魚,體側扁,稍高,背面青褐色,腹面銀灰色,肉味鮮美。③臭:氣味。蘪蕪:就是蘼蕪,一種香草,葉子像當歸草的葉子,氣味像白芷草的香氣。據古人講,因爲它的莖葉靡弱而繁蕪,所以這樣叫。④[米費]:同“屁”。
又東南三百里,曰女烝(zhēng)之山,其上無草木。石膏水出焉,而西注於鬲(gé)水,其中多薄魚,其狀如鱣(shàn)魚而一目①,其音如歐②,見則天下大旱。
①鱣:通“鱔”。即鱔魚,俗稱黃鱔。②歐:嘔吐。
又東南二百里,曰欽山,多金玉而無石。師水出焉,而北流注於皋澤,其中多鱃(qiū)魚,多文貝。有獸焉,其狀如豚而有牙①,其名曰當康,其鳴自訆,見則天下大穰(ráng)。
①牙:這裏指尖銳鋒利而令人可怕的露出嘴脣之外的大牙齒。
又東南二百里,曰子桐之山。子桐之水出焉,而西流注於餘如之澤。其中多[魚骨](huá)魚,其狀如魚而鳥翼,出入有光,其音如鴛鴦,見則天下大旱。
又東北二百里,曰剡(yǎn)山,多金玉。有獸焉,其狀如彘而人面,黃身而赤尾,其名曰合窳(yú),其音如嬰兒,是獸也,食人,亦食蟲蛇,見則天下大水。
又東二百里,曰太山,上多金玉、楨木①。有獸焉,其狀如牛而白首,一目而蛇尾,其名曰蜚,行水則竭,行草則死,見則天下大疫。鉤水出焉,而北流注於澇水,其中多鱃魚。
①楨木:即女楨,一種灌木,葉子對生,革質,卵狀披針形,在冬季不凋落,四季常青。初夏開花,是白色,果實橢圓形。
凡東次四經之首,自北號之山至於太山,凡八山,一千七百二十里。
右東經之山志,凡四十六山,萬八千八百六十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