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曰:
筆墨何嘗有淺深,興至自成吟。有時畫佛,有時畫鬼,苦不能禁。意氣相投芥與針,最忌不知音。乍歡乍喜,忽嗔忽怒,傷盡人心。
右調《眼兒媚》
話說山顯仁,因劉太監要求女兒面寫詩扇,無法回他,祇得邀入後廳坐下。一面吩咐侍妾傳話,請小姐出來,一面就吩咐取金扇與文房四寶伺候。
原來山小姐退入後樓,正與母親羅夫人講說宮中朝見之事,尚未換衣。忽侍妾來稟,說劉公求寫扇之意,小姐笑道:“他一個太監曉得甚麼,也要求我寫扇。”羅夫人道:“劉太監雖不知詩,卻是奉御差送你來的,若輕慢他便是輕慢朝廷了。”山小姐道:“母親嚴命極是,孩兒就去。”因起身隨侍妾出到後廳,因是相見過的便不行禮。
此時案上筆、墨、扇子,俱已擺列端正。山顯仁因說道:“喚你出來別無甚事,劉老公公要你寫一把扇子。”山小姐未及回答,劉公就接說道:“咱學生奉御差來送小姐一場,也是百年難遇。令尊老太師要將些禮物謝咱,咱想禮物要還容易,小姐的翰墨難得,故不要禮物,祇求小姐一柄詩扇。老太師已許了,小姐不要作難方好。”山小姐道:“寫是不難,祇怕寫得不好,老公公要笑。”劉公道:“萬歲爺見了尚且千歡萬喜,咱笑些甚麼,是小姐謙說了。”小姐笑一笑,就展開扇子,提起筆來一揮而就,送與父親,就進去了。
山顯仁看了一遍微笑笑,就送與劉公。劉公接在手,見淋淋漓漓,墨跡尚然未乾,滿心歡喜,因笑說道:“小姐怎麼寫得這等快?”
山顯仁道:“凡寫字,有真、草、隸、篆四體,真、隸、篆俱貴端楷精工,惟草書全要揮毫如風雨驟至,方有龍蛇飛舞之勢。小女此扇乃草書,故此飛快。”劉公笑道:“咱常見人家慢慢的寫還要錯了,怎這樣快卻不掉字,真個是才子。但這個字,咱學生一個也不識,老太師須念一遍咱聽。”山顯仁就將扇子上字,指着念與他聽道:
麟宮鳳閣與龍墀,奉御承恩未暫離,
莫道笑顰全不假,天顏有喜早先知。
後寫:欽賜才女山黛題贈尚衣監劉公
劉公聽了道:“老太師念來,咱學生聽來,鳳閣龍墀,像說的都是皇爺內宮的事情,但其中滋味咱解不出,一發煩老太師解與咱聽,也不枉了小姐寫這一番。”山顯仁因解說道:“小女這首詩,是讚羨老公公出入皇朝,與聖上親密的意思。頭一句麟宮、鳳閣、龍墀,是說皇家宮闕之盛,惟老公公出入掌管,與聖上不離,故第二句說奉御承恩。古來聖明天子,絕不以一顰一笑假人。萬歲爺聖明,豈不如此。老公公與聖上不離,若是天顏有喜,外人不知,惟老公公早已先知。這總是讚羨老公公與聖上親密的意思。”
劉公聽了,拍手鼓掌的歡笑道:“怎麼這等說得妙,祇是咱學生當不起。真個是才女,怪不得皇爺這等貴重。多謝了!小姐明日有事入朝,咱們用心服侍吧。”山顯仁道:“一扇不足爲敬,改日還要備禮奉酬。”劉公道:“這首詩夠得緊了,禮物說過不要,就送來咱也不收。”說罷就起身。山顯仁尚欲留他酒飯,劉公辭道:“天快晚了,還要回復皇爺與兩宮娘娘的旨意哩。”竟謝了一直出來。正是:
芳草隨花發,何曾識得春。
但除知己外,那處覓知音?
劉公辭去,得了這把詩扇,到各處去賣弄不題。
卻說山顯仁到後廳,與羅夫人、小姐將御賜禮物檢點,商量道:“金銀表禮,還是賞賜,御書才女四字與玉尺、金如意此三物真是特恩,卻放在何處?”羅夫人道:“既賜女兒,就付女兒收入臥房藏了。”山顯仁道:“朝廷御物收藏臥房,豈不褻瀆。明日聖上知道不便。”羅夫人道:“若如此說卻是沒處安放。”山顯仁道:“我欲將大廳東旁幾間小屋拆去,蓋一座樓子,將三物懸供上面,就取名做『玉尺樓』,也見我們感激聖恩之意,就可與女兒爲讀書作文之所,夫人你道何如?”羅夫人道:“老爺所論甚妙。”商量停當。
到了次日,山顯仁就吩咐聽事官命匠蓋造。真是宰相人家舉事甚易,不上一月,早已蓋造停當。即將御書的四個大字鑲成匾額,懸在上面。又自書玉尺樓一匾,掛在前楹。又打造一個硃紅龍架,將玉尺、金如意放在其上。周圍都是書櫥書架,牙籤錦軸,琳琳琅琅。四壁掛的都是名人古畫墨跡。山黛每日梳妝問安畢,便坐在樓上拈弄筆墨,以爲娛樂。
此時山黛的才名滿於長安,閣部大臣與公侯國戚、富貴好事之家,無不備了重禮來求詩求字。山顯仁見女兒纔十歲無甚嫌疑。又是經皇帝欽賜過的,不怕是非,來求的便一概不辭。
此時天下太平,宰相的政務倒也有限。府門前來求詩文的,真是絡繹不絕。一日,有個江西故相的公子,姓晏名文物,以恩蔭官,來京就選,考了一個知府行頭在京守候。聞得欽賜才女之名,十分欣慕。便備了十分厚禮,買了一幅綾子,一把金扇,親自騎馬來求。原來山小姐凡有來求詩扇的,都是一個老家人袁老官接待收管。這日,晏文物的禮物綾扇,老家人就問了姓名登帳收下,約定隨衆來取。晏文物去後,老家人即將禮物交到玉尺樓來。不期小姐因老夫人有恙入內看視,不在樓上。老家人就將禮物綾扇交與侍妾,叫她稟知小姐。不期侍妾放在一個櫥裏,及小姐出來,因有他事忙亂,竟忘記了稟知小姐。
及臨期,各家來取詩文,人人都有,獨沒有晏公子的綾扇。晏公子便發急道:“爲何獨少我的?”老家人着忙,祇得又到玉尺樓來問。一時查不着,祇得又出來回覆晏公子道:“晏爺的綾扇,前因事忙不知放在哪裏,一時沒處查。晏爺且請回,明日查出來再取吧。”晏公子聽了大怒道:“你莫倚着相府人家欺侮我,我家也曾做過宰相來。怎麼衆人都有,獨我的查不出來。你可去說,若肯寫時,就寫了;若不肯寫時,可將原物還了我。”老人家見晏公子發話,恐怕老爺知道見怪,因說道:“晏爺不消發怒,等我進去再查。”老家人纔回身,晏公子早跟了入來。跟到玉尺樓下,祇見樓門旁貼着一張告示說道:“此樓上供御書,系才女書室,閒人不得在此窺覷。如違,奏聞定罪。”晏公子跟了入來,還思量發作幾句,看見告示,心下一跳,便不敢做聲,躡着足悄悄而聽。祇聽見老家人在樓上稟道:“江西晏爺的綾扇曾查出嗎?”樓上的侍妾應道:“查出了。”老人家又稟道:“既查出了可求小姐就寫。”公子直入,親自在樓下立等過了一晌,又聽見樓上吩咐老家人道:“可請晏老爺少待,小姐就寫。”晏公子親耳聽見,滿心歡喜,便不敢言,祇在樓前階下踱來踱去等候。
卻說小姐在樓上查出綾子與金扇,祇見上面一張包紙寫着:“江西晏閣老長孫晏堯明諱文物,新考知府,政事文章頗爲世重,求大筆讚揚。”小姐看了微笑道:“甚麼人,自稱政事文章!”又聽見說樓下立等,便悄悄走到樓窗邊往下一窺,祇見那個人頭戴方巾,身穿闊服,在樓下斜着眼拐來拐去。再細細看時,卻是個眇一目,跛一足之人。心下暗笑道:“這等人,也要妄爲。”便回身將綾子與金扇寫了,叫侍妾交與老家人,傳還晏公子。晏公子打開一看,其中詩意雖看不出,卻見寫得飛舞有趣,十分歡喜,便再三致謝而去。正是:
詩文自古記睚眥,怒罵何如嬉笑之。
自是登徒多醜態,非關宋玉有微詞。
晏公子得了綾子與詩扇,欣欣然回到寓處展開細看,因是草書看不明白。卻喜得有兩個門客認得草字,一一念與他聽。祇見扇子上寫:
三臺高捧日孤明,五馬何愁路不平。
莫詫黃堂新賜綬,西江東閣舊知名。
又見綾子上寫兩行碗大的行書道:
斷鰲立極,造天地之平成。
撥雲見天,開古今之聾聵。
晏公子聽門客讀完了,滿心歡喜道:“扇子上寫的『三臺東閣』是讚我宰相人家出身;『五馬黃堂』,是讚我新考知府。綾子上寫的『斷鰲撥雲』等語,皆讚我才幹功業之意。我心中所喜,皆爲她道出,真正是個才女。”門客見晏公子歡喜,也就交口稱讚。晏公子見門客稱揚,愈加歡喜。遂叫人將綾子裱成一幅畫兒,珍重收藏,逢人誇獎。
餅了月餘,命下選了松江知府。親友來賀,晏文物治酒款待。飲到半酣,晏文物忍耐不定,因取出二物,展與衆客觀看。衆客看了,有讚詩好的,有讚文好的,有讚字好的,有讚做得晏文物好的,大家爭誇競獎不了。內中祇有一個詞客,姓宋名信,號子成,也知做兩首歪詩,專在縉紳門下走動。這日也在賀客數內。看見衆人稱讚不絕,他祇是微微而笑。晏文物看見他笑得有因,問道:“子成兄這等笑,莫非此詩文有甚不好嗎?”宋信道:“有甚不好!”晏文物道:“既沒不好,兄何故含笑,想是有甚破綻處麼?”宋信道:“破綻實無,祇是老先生不該如此珍重他。”晏文物道:“她十分稱讚我,教我怎不珍重?”宋信道:“老先生怎見得她十分稱讚?”晏文物道:“她說『三臺東閣』,豈不是稱我相府出身;他說『五馬黃堂』,豈不是讚我新選知府;『造天地開古今』豈不讚我功業之盛。”宋信笑道:“這個是了。且請問老先生,她扇上說『日孤明,路不平』,卻是讚老先生那些兒好處?她畫上說『斷鰲撥雲、平成、聾聵』卻是讚老先生甚麼功業?請細細思之。”
晏文物聽了,啞口無言。想了一回道:“實是不知,乞子成兄見教。”宋信復笑道:“老先生何等高明,怎這些兒就看不出來?他說『日孤明』是譏老先生之目;『路不平』是譏老先生之足。『斷鰲撥雲』猶此意也。”晏文物聽了,羞得滿面通紅,勃然大怒道:“是了,是了,我被小丫頭耍了。”因將綾畫並扇子都扯得粉粉碎。衆客勸道:“不信小小女子有這等心思。”宋信也勸道:“老先生如此動怒,倒是我學生多口了。”晏文物道:“若不是兄提破,我將綾畫掛在中堂,金扇終日持用,豈不被人恥笑!”宋信道:“若是個大男子,便好與她理論。一點點小女兒,偶爲皇上寵愛,有甚真才,睬她則甚。”晏文物道:“她小則小,用心真實可惡。她倚着相府人家,故敢如此放肆。我難道不是相府人家,怎肯受她譏誚,定要處治她一番,纔泄我之恨。”衆客再三解勸不聽,遂俱散去。
晏文物爲此躊躇了一夜。欲要隱忍心下卻又不甘;欲要奈何她,卻又沒法。因有一個至親姓竇,名國一,是個進士知縣,新行取考,選了工科給事中,與他是姑表弟兄,時常往來。心下想道:“除非與他商議,或有良策。”
到次日絕早,就來見竇國一,將前事細細說了一遍,要他設個法兒處她。竇國一道:“我一向聞得小才女之名,哪有個十歲女子便能作詩作文如此。此不過是山老要賣弄女兒,代作這許多圈套。聖上一時不察偶爲所愚,過加寵愛。山老遂以假爲真,祇管放肆起來。”晏文物道:“若果是小女子所爲,情還可恕。倘出山老代作,他以活宰相戲弄我死宰相之子,則尤爲可恨。祇是我一個知府,怎能夠奈何他宰相,須得老表兄爲我作主。”竇國一道:“這不難,待我明日參他一本,包管叫他露出醜來。”晏文物道:“得能如此,小弟不但終身感戴不盡,且願以千金爲酬。”竇國一笑道:“至親怎說此話。”過了數日,竇國一果然上了一疏。
此時天子精明勤於政事,凡有本章,俱經御覽。這一日,忽見一本上寫着:
“工科給事中竇國一奏,爲大臣假以才色獻媚,有傷國體事:竊聞朝廷重才,固應有體,是以五臣稱於虞廷,八士顯於周代。漢設三老於橋門,唐集羣英於白虎,此皆淹博鴻儒高才學士。未聞以十齡乳兒臭小娃,冒充才子,濫叨聖眷,假敕造樓,鬨動京師,譏刺朝士,有傷國體,如閣臣山顯仁之女山黛者也。山黛本黃閣嬌生,年未出幼,縱然聰慧,無師無友,不過識字塗鴉,眩閨閣之名而已。怎敢假作白燕之詩,上惑聖主之聰,下亂廷臣之聽,妄邀聖恩,叨竊才女之名。倚恃相府,建造玉尺樓之號,此其過分爲何如?若藉此爲擇婿聲價,猶之可也;乃敢賣詩賣文,欲以一乳臭小娃,而駕出翰苑公卿之上;甚且狂言囈語,譏笑紳士。夫紳士,朝廷之臣子也。辱臣子則辱朝廷矣。山黛幼女無知,固不足責。山顯仁臺閣大臣,忍而以假亂真,有傷國體如此,不知是何肺腸!臣蒙恩拔置諫垣,目擊幼女猖狂,不敢不奏。伏乞聖明,追回御書,拆毀建樓,着該部根究其代作之人。如此,則狐媚現形,而朝紳吐氣矣。謹此奏聞。”
天子覽畢,微微而笑道:“他以山黛爲虛名,說朕爲之鼓惑,朕豈爲人鼓惑者哉!此腐儒坐井觀天之見也。”因御批道:“竇國一既疑山黛以假作真,可親詣玉尺樓與山黛面較詩文。朕命司禮監糾察。如汝勝山黛,朕當追回御書究罪;若山黛勝汝,則妄言之罪,朕亦在所不赦。該部知道。”
旨意一下,竇國一見了,着慌道:“別人家的事,倒弄到自家身上來了。我雖說是個進士,祇曉得做兩篇時文。至於詩文一道,實未留意。若去與她面較勝了她,她一個小女子,有甚陞賞;倘一時做不出輸與她,則諫官妄言之罪,倒祇有限,豈不被人笑死。”因請了晏文物與許多門客,再四商量。此時宋信亦在其中,因說道:“十歲女子善作詩文,定是代筆傳遞。若奉旨面較,着侍妾近身看緊,自然出醜。即使塗抹得來,以竇老先生科甲之才,豈有反出小女子下之理。若是竇老先生恐怕褻體,不願去,何不另薦幾個有名才學之士去較試,豈不萬全!”竇國一聽了大喜道:“有理,有理。”遂到次日,另上一本道:
堡科給事中竇國一爲特薦賢才較試,以窮真僞,以正國體事:臣前疏曾參閣臣山顯仁之女山黛,以假才亂真,蒙御批着臣親詣玉尺樓與山黛面較詩文以定罪。遵旨即當往較。但臣一行作吏,日親簿書,雕蟲文翰,日久荒疏,倘鄙陋不文,恐傷國體。今特薦尚寶司少卿周公夢、翰林院庶吉士夏之忠,雄才偉筆,可與山黛考較文章;禮部主事卜其通、山人宋信,古風、近體,頗擅三百之長,可與山黛考較詩歌;行人穆禮,聲律精通,可與山黛考較填詞;中書顏貴,真草兼工,可與山黛考較書法。伏乞陛下欽敕六臣,前往考較,則真僞自明,虛實立見。如六臣不勝,臣甘伏妄言之罪。倘山黛技窮,亦望陛下如前旨定罪,則朝士幸甚,國體幸甚。
天子看了又微笑道:“自不敢去,卻轉薦別人。若不准他,又道朕被他鼓惑了。”因批旨道:“准奏。即着周公夢、夏之忠、卜其通、宋信、穆禮、顏貴,前往玉尺樓與山黛考較詩文。該部知道。”
旨意一下,早有人報到山顯仁府中來。山顯仁着驚道:“竇國一爲何參我?”因着的當家人去細細打聽,方知爲晏文物詩文譏誚之故。因與女兒山黛說知前事道:“大凡來求詩文的,皆是重你才名,祇該好好應酬他纔是,爲何卻作微詞譏誚,致生禍端。”山黛道:“前日,這晏知府送綾扇來時,因孩兒在內看母親,侍妾收在櫥中失記交付孩兒,未曾寫得。他來取時,見一時沒有,着了急,就在府前發話,又跟到玉尺樓踱來踱去,甚無忌憚。孩兒因窺他眇一目,跛一足,一時高興譏誚了幾句,不期被他看破,有此是非實是孩兒之罪。”
山顯仁道:“這也罷了,祇是有旨着周公夢等六人來與你考較詩文,他們俱是一時矯矯有名之人。倘你考他不過,不但將前面才名廢了,恐聖上疑你《白燕》等詩俱是假的,一時譴怒,豈不可慮。”山黛笑道:“爹爹請放心。不是孩兒誇口,就是天下真正才人,孩兒也不多讓,莫說這幾個迂腐儒紳,何足掛於齒牙。他們來時包管討一場沒趣。”山顯仁聽了大喜道:“孩兒若果能勝他,竇國一這廝我決要處他一個盡情,纔出我惡氣。”祇因這一考,有分教:
丈夫氣短,兒女名長。
不知後來畢竟如何,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