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枝珍重見曇花

  任何物象,在一霎時間消逝的,文人筆下往往譬之爲曇花一現。這些年來,我在蘇州園圃裏所見到的曇花,是一種像仙人掌模樣的植物,就從這手掌般的帶刺的莖上開出花來,開花的季節,是在農曆六七月間,開花的時期,是在晚上七八時間。花作白色,狀如喇叭,發出濃烈的香氣;花愈開愈大,香氣也愈發愈濃,從七八時開起,到明晨二三時才萎縮,花卻並不掉落。它產在熱帶地區,所以入冬怕冷,非在溫室中過冬不可。吾園也有盆栽曇花好多株,內一株高四尺許,去夏先後開了九朵花,花白如雪,香滿一堂,可是去冬嚴寒,它和其餘的幾株全都凍死了。

  我對於這一種曇花,始終懷疑着,以爲它是屬於仙人掌一類的多肉植物,並非曇花;因爲我另有一大盆仙人球,去夏也開了一朵花,花形、花色、花香以及開放的時期,竟和所謂曇花一模一樣。記得二十餘年前,我在上海新新公司見過幾株曇花,似乎是作淺灰色的,由開放到萎縮,不過二十分鐘,這才與曇花一現之說,較爲接近;而現在所見的卻能延長到七八小時之久,怎能說是曇花一現呢?

  曇花一現之說,源出佛經,《法華經》雲:“佛告舍利弗,如是妙法,如優曇鉢華,時一現耳。”優曇鉢華亦稱優曇花,據說是屬於無花果類,喜馬拉雅山麓和德干高原錫蘭等處都有出產,樹身高達丈餘,葉尖,長四五寸,葉有兩種,有的粗糙,有的平滑。花隱蔽在凹陷的花托中,雌花與雄花不同,花托大如拳,或如拇指,十餘指聚在一起。至於花作何色,有無香氣,卻未見記載。又據夏旦《藥圃同春》載:“曇花,色紅,子堪串珠,微香。”看了這些記載,就足見我們現在所見的曇花,是仙人掌花而不是曇花了。

  《羣芳譜》中雖羅列着萬紫千紅,而於曇花卻不着一字;古人的詩文中,我也沒有見過歌詠或描寫曇花的,偶於清初錢尚濠《買愁集》中見有一則:“吉水東山修禪師,講義精邃,一日有遜秀才來謁,玄談霏娓,題詠軒軼,蓋山猿聽講,日久得悟者也。”下有遜秀才詩十首,中《贈僧》一首雲:“一瓶一鉢一袈裟,幾卷楞嚴到處家。坐穩蒲團忘出定,滿身香雪墜曇華。”這所謂“曇華”,分明與梅花相似,而不是現在所見的曇花了。葉譽虎前輩《遐庵詩集》中,有《趙叔雍家曇花開以一枝見贈》雲:“黃泉碧落人何在,玉宇瓊樓夢已遐。誰分畫簾微雨際,一枝珍重見曇花。”又《曇花再開感賦》雲:“剎那幾度見開殘,光景旋銷足詠歎。誰信春回容汝惜,一生醒眼過邯鄲。”這兩首詩中所詠的曇花,不知又作何狀?
上一頁
作者:周瘦鵑
类型:散文随笔
总字数:970
阅读量:73
可阅日刊
Amazon AD

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