殯舍作動物園

  蘇州城東中由吉巷底有一所古老的殯舍,名昌善局,也是善堂性質的組織,專給人家寄存死者的棺木的。局中小有園林之勝,有假山、有旱船、有亭榭、有兩個池子,一個池子裏,有好多隻大黿,頗頗有名,可與閶門外西園的黿分庭抗禮。池邊有三株老柏,近門處有一架紫藤,都是古意盎然,足足有百歲以上的高壽了。

  一九五三年秋,蘇州市園林修整委員會因那裏棺木早已移去,空着沒用,決計前去修整一下,我也是參加設計的一員。費了三個月的時間,總算修整得楚楚可觀,但還想不出怎樣去利用那些從前存放棺木的一間間屋子。一九五四年春,因拙政園中原有的那個動物園地盤太小,大家計上心來,就決定把動物遷到昌善局去,又費了二個多月的時間,鳩工庀材,從事改裝,這一個嶄新的城東動物園終於在五月一日開幕。一所死氣沉沉的殯舍,居然變作生氣勃勃的動物遊息之場了。這兩年來又一再加以改善,使那些飛禽走獸以及水族,一一各得其所。並且從各地羅致了各種珍奇的動物,大可觀賞。誰也料不到這動物園的前身,卻是一所殯舍。

  這城東動物園一帶,有一大片澄清的水,風景清幽,很有水鄉風味,入夏特備了幾艘遊船,供羣衆打槳遊賞,一路可通黃天蕩。那邊的荷花,也是頗頗有名的,每年六七月間,紅裳翠蓋,蔚爲大觀,足供半天的流連。至於通往動物園的街道,也已拓寬,從前的小巷曲曲,已變作大道盤盤了。

  老友徐卓呆兄,在十一歲至二十歲的十年之間,曾在中由吉巷住過,所以對於附近一帶的舊時情況,很爲熟悉,聽他說起來,歷歷如數家珍。據說動物園西面的徐家弄內,有地名方家場,是明代大忠臣方孝孺的住宅所在,現已成爲廢墟了。清末的那位能詩、能畫、能作小說的風流和尚蘇曼殊,有講學處設在鄰近的傳芳巷內,但不知他講的是文學呢,還是佛學?動物園的西北,有一帶綠楊堤岸,對河有一座水閣,六十年前,住着一個姓葉的寡婦,生有二女,能畫能琴,一班慘綠少年在河邊馳馬墜鞭,忙個不了,都是被那二女吸引來的。寡婦的老父祝聽桐,精於七絃琴,曾在上海味蓴園中當衆奏弄,倒也算得是一門風雅了。
上一頁
作者:周瘦鵑
类型:散文随笔
总字数:827
阅读量:61
可阅日刊
Amazon AD

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