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文類聚卷十七 人部一

○頭 目 耳 口 舌 發 髑髏 膽古

--------------------------------------

◇頭

《說文》曰:首,頭也。

《釋名》曰:頭,獨也,體高而獨也,首,始也。

《黃帝素問》曰:頭者精明之主也。

易說卦曰:幹爲首。

《毛詩》曰:螓首蛾眉。

《禮斗威儀》曰:君乘火而王,其民銳頭,君乘水而王,其民大頭。

《春秋元命苞》曰:頭者,神所居,上圓象天。

《晏子》曰:湯長頭而髯鬢。

史記》曰:藺相如爲趙使秦,持璧卻立倚柱,謂秦王曰:趙王齋戒五日,使臣奉璧,今大王見臣,禮節甚倨,得璧傳之美人以戲弄,故臣復取璧,大王必欲急臣,臣頭今與璧俱碎於柱矣。

漢書》曰:陳遵長八尺餘,長頭大鼻,容貌甚偉。

帝系譜曰:神農牛首,結繩而治,伏羲人頭蛇身。

嚴尤三將敘曰:趙孝成王曰:誰能當武安君,平原君曰:澠池之會,臣察武安君,小頭而銳,瞳子白黑分明,視瞻不轉,小頭而銳,斷敢行也,目黑白分,見事明也,視瞻不轉,執志強也,可與持久,難與爭鋒,廉頗足以當之。

《東觀漢記》曰:彭寵與吳漢圍隗囂於西城,敕彭書曰:西城若下,便可將兵南擊蜀虜,人苦不知足,既平隴,重望蜀,每一發兵,頭鬢爲白。

《魏志》曰:辰韓國兒生,以石押其頭,欲其扁扁,今辰韓人皆扁頭。

搜神記》曰:南方有落○《太平御覽》三百六十四落下有頭字。民,吳時,將軍朱桓一婢,每夜臥後,頭輒飛去,或從狗竇,或從天窗中出入,以耳爲翼,將曉復還,數數如此,傍人怪之,夜照視,唯有身無頭,其體微冷,乃蒙之以被,至曉頭還,礙被不得安,再三墮地,而其體氣急疾,若將死者,乃去被,頭復起附,得安,復瞑如常人。

《神仙傳》曰:曹公捕左慈,數日得之,便斷頭,以白曹公,公大喜曰:果慈頭,定視,是一束茅爾。

洞林曰:郭璞爲左尉周恭卜雲,君且墮馬傷頭,尉後乘馬行,黃昏,阪下犢車觸馬,馬驚,頭打石上,流血殆死。

《秦記》曰:符堅祖洪,見堅狀浚,欲令頭堅腹軟,字之曰堅頭。

《幽明錄》曰:河東賈弼之,義熙中,爲琅琊府參軍,夜夢有一人,面查靤防老反。甚,多鬢大鼻?閒目,請之曰:愛君之浚,欲易頭,可乎,乃於夢中許易,明朝起,自不覺,而人悉驚走藏,雲那漢何處來,弼取鏡自看,方知怪異,因還家,家人悉驚,入內,婦女走藏,雲那得男子,弼坐自陳說,後能半面笑,兩足手口各捉一筆,俱書,辭意皆美,此爲異也,餘並如先。

【文】晉張敏頭責子羽文曰:太原溫長仁,穎川荀景伯,范陽張茂先,上郡劉文生,南陽鄒潤甫,河南鄭冽,○據下及世說排調篇,當是鄭詡,詡字思淵,淵字壞作冽。又脫思字。餘友有秦生者,雖有姊夫之尊,少而狎之,同時暱好張荀之徒,繼踵登朝,而此賢身處陋巷,屢沽而無善價,爲之慨然。又怪諸賢身己既在位,曾無伐木嚶鳴之聲。又違王貢彈冠之義,故因秦生容貌之盛,爲頭責之文以戲之,並嘲六子,頭責子羽曰:吾託爲子頭,萬有餘日矣,大塊稟我以精,造我以形,我爲子蒔髮膚,置鼻耳,安眉須,捶牙齒,眸子摛光,雙權隆起,每至出入人間,遨遊市裏,行者僻易,坐者竦跽,如此者故我形之足偉也,子冠冕弗戴,金銀弗佩,旨味弗嘗,食粟茹菜,子遇我如讎,我視子如仇,居常不樂,兩者俱憂,何其鄙哉,子欲爲仁賢耶,當如皋陶后稷巫咸伊陟,保乂王家,永見封殖,子欲爲名高耶,則當如許由子臧卞隨務光,洗耳逃祿,千載流芳,子欲爲遊說耶,則當如陳軫蒯通陸生鄧公,轉禍爲福,含辭從容,子欲爲恬淡耶,則當如老聃之守一,莊周之自逸,廓然離俗,志凌雲日,子欲爲隱遯耶,則當如榮期之帶索,漁父之儳灂,棲遲神丘,垂餌巨壑,今子上不希道德,中不效儒墨,塊然窮賤,守此愚惑,察子之情,觀子之志,退不能爲處士,進無望乎三事,而徒玩日勞形,習爲常人之所喜,對曰:吾以天幸,爲子所寄,今子欲使吾爲忠耶,則當如子胥屈平,欲使吾爲信耶,則當殺身而成名,欲使吾爲介節耶,赴水火以全貞,此四者,子之所忌,故吾不敢造意,頭曰:吾欲告苶菀匝慓裕曶澶以優遊,而與蟣蝨同性,不聽我謀,悲哉,俱御人體,而獨爲子頭,且擬人其倫,諭子儕偶,子曾不如太原溫顒,穎川荀禹,○世說作?。范陽張華,上郡劉許,南陽鄒湛,河南鄭詡,此數子或謇吃無宮,○宮下有商字,此脫。或尫陋希言語,或淹伊多姿態,或驒騱上阤,下奚。少智諝,或口如含膠飴,或頭如巾齏杵,而猶以文采可觀,意思詳序,攀龍附鳳,並登天府,豈若夫子,徒令脣口腐爛,手足沾濡哉,居有事之世,而恥爲權謀,譬猶鑿地抱甕,難以求富,嗟乎子羽,何異牢檻之熊,深阱之虎,石間餓蟹,竈中之鼠,事力雖多,而見功甚少,宜其蹉局煎蹙,至老無所希也。

--------------------------------------

◇目

易說卦曰:離爲目。

山海經》曰:一臂國,爲人一目,中其面而居。

《毛詩》曰:美目盼兮。

《左傳》曰:宋華父督,見孔父之妻,目逆而送之。

又曰:睅其目,皤其腹,事具謳謠篇。

《春秋孔演圖》曰:蒼頡四目,是謂並明。

又舜重瞳子,是謂重明。

《孫卿子》曰:堯舜三眸子。

《孝經援神契》曰:伏犧大目。

《老子》曰:五色令人目盲。

胡非子曰:目見百步之外,而不能見其眥。

莊子》曰:溫伯雪適齊,舍於魯,仲尼見之而不言,子路問焉,仲尼曰:若夫人者,目擊而道存矣。

又曰:孔子見老聃而語仁義,老聃曰:夫播糠眯目,則天地四方易位矣,夫仁義翻然,乃憒吾心,亂莫大焉。

孟子》曰:伯夷目不視惡色。

慎子》曰:離朱之明,察毫末於百步之外,下水尺,不能見淺深,非目不明,其勢難睹也。

屍子》曰:使目在足下,則不可以視,《楚辭》曰:娛光眇視目增波。

又曰:蛾眉曼睩目騰光。

又曰: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

又曰:滿堂兮美人,忽獨與餘兮目成。

《孫卿子》曰:厭目而視者,視一以爲兩也。

《韓子》曰:田駟欺鄒君,鄒君將殺之,田駟恐,告惠子,惠子見鄒君曰:有人見君,則鑞其一目,奚如,君曰:我必殺之,惠子曰:瞽鑞兩目,君奚弗殺,駟東欺齊侯,南欺荊王,駟之於欺人瞽也,君奚怨,乃弗殺。

淮南子》曰:夫目察秋毫之末,而耳不聞雷霆之音,耳調玉石之聲,而目不見太山之高,何則,小有所志,而大有所忘也。

孔叢子》曰:夫子適周,見萇弘,言終退,萇弘語劉文公曰:吾觀仲尼,有聖人之表,其狀河目而隆顙,是黃帝之形浚也,史記曰:吳王賜子胥屬鏤之劍以死,子胥仰天嘆曰:抉吾眼,着吳東門上,以觀越寇之入滅吳也,乃自剄。

漢書》曰:東方朔上書,臣朔目若懸珠,齒如編貝。

《東觀漢記》曰:馬援眉目如畫。

鄭玄《別傳》曰:玄秀眉明目。

《竹林七賢》論曰:王戎眸子洞徹,視日而眼明不虧。

《瀨鄉記》曰:老子大目。

【詩】樑劉孝綽詠眼詩曰:含嬌?曼已合,離怨動還開,欲知密中意,浮光逐笑回。

【箴】宋謝惠連目箴曰:氣之清明,雙眸善識,唯道是視,瞻彼正直。

【銘】齊竟陵王蕭子良眼銘曰:惟正是視,玄黃匪惑,非禮不觀,儀形是則,慎爾所覿,無愆斯德。

--------------------------------------

◇耳

《樊氏相法》曰:耳門不容麥,百歲。

《相書》曰:耳門小,富而吝。

淮南子》曰:禹耳三漏,是謂大通,興利除害,決江疏河。

《老子》曰:五音令人耳聾。

孟子》曰:伯夷耳不聽惡聲。

史記》曰:韓信使人言於漢王,齊反覆之國,不爲假王鎮之,其勢不定,漢王大怒,張良陳平,躡漢王之足,附耳語曰:漢方不利,寧能禁信王乎,因立之。

范曄《後漢書》曰:珠崖儋耳,其渠帥耳垂肩三寸。

《列仙傳》曰:務光,夏時人,耳長七寸,陽都女,耳細而長,衆皆言此天人也。

《列士傳》曰:燕丹使田光往候荊軻,值其醉,唾其耳中,軻覺曰:此出口入耳之言,必大事也,則往見光。

《蜀志》曰:先主長七尺五寸,垂臂下膝,顧,自見其耳。

《英雄記》曰:曹公擒呂布,布顧劉備曰:玄德,卿爲上坐客,我爲降虜,繩縛我急,獨不可一言耶,操曰:縛虎不得不急,曹公欲緩之,備曰:不可,公不見布事丁建陽董太師乎,操憾○明本作頷,《太平御覽》三百六十六作領。之,布目備曰:大耳兒最叵信。

魏書,荀攸年七八歲,父衢曾醉,誤傷攸耳,而攸出入遊戲,常避護,不欲令衢見也,衢後聞之,乃驚,其夙智如此。

抱朴子》曰:老君耳長七寸。

《瀨鄉記》曰:老子耳有三門。

《楚辭》曰:曾頰倚耳曲眉規。

樊氏相法曰:人耳囷長寸三分,壽百二十歲,一寸,壽百歲,如豆,生即死耳,門前有仙人杖,四理一百歲,三理八十,二理六十。

【賦】晉祖臺之荀子耳賦曰:夫惡勞而希逸,寔萬物之至誠,何斯耳之不辰,託荀子而宅形,在瘠土而長勤,無須臾之閒寧,預清談而閉塞,開鄙穢而聰明,竭微聽於門閣,採羣下之風聲。

【銘】齊竟陵王蕭子良耳銘曰:惟耳是聽,仁愛是聞,詳察巧言,離辯異羣,無迷邪諂,炫惑莫分。

--------------------------------------

◇口

《易 說卦》曰:兌爲口。

禮記》曰:數誚無爲口容。

又曰:口容止。

又曰:負劍辟咡,詔之則掩口而對。

又曰:趙文子,其言吶吶然,如不出諸其口。

孝經》曰:口無擇言。

《孝經援神契》曰:舜大口。

又曰:孔子海口含海,○《太平御覽》三百六十七作澤。

《老子》曰:五味令人口爽。

莊子》曰:公孫龍問於魏牟曰:吾聞莊子之言,芒焉異之,牟曰:子獨不聞坎井之蛙謂東海之鱉曰:坎井之樂,亦至矣,子奚不來入觀乎,鱉左足未入,而右膝已縶矣,公孫龍口呿而不合,舌舉而不下。

史記》曰:秦始皇遊於會稽,渡浙江,項梁與籍俱觀,籍曰:彼可取而代也,樑掩其口曰:無妄言,誅族矣。

又曰:鄧公見景帝曰:吳王爲反數十年矣,發怒削地,以誅錯爲名,其意非在錯也,且臣恐天下之士,噤口不敢復言。

《鬼谷子》曰:口者機關也,所以開閉情意也。

又曰:口可以食,不可以言。

《說苑》曰:常樅有疾,《老子》曰:先生疾甚,無遺教語弟子乎,常樅乃張其口示《老子》曰:舌存乎,曰:存,豈非以軟耶,齒亡乎,曰:亡,豈非以剛耶,常樅曰:天下事盡矣。

又曰:惡言不過口,苛言不留耳,口者,關也,舌者,機也,出言不審,駟馬不能追也。

漢書》曰:漢王擊魏豹,問酈食其曰:魏大將誰也,曰:柏直,漢王曰:是口尚乳臭。

又曰:周昌曰:臣口不能言,心知其不可。

又曰:楊雄口吃,不能戲談。

應劭《漢官》曰:侍中刁存,年老口臭,帝賜雞舌香,令含之。

杜恕《體論》曰:束脩之業,其上在於不言,其次莫如寡知也,故諺曰:使口如鼻,至老不失。

《養生經》曰:軍營之中有甘泉,軍營,口也,甘泉,唾也。

養生要尹氏內解曰:口爲華池。

《相書》曰:欲知人多口舌,當視其口如鳥喙,言語皆聚此多舌人也。

《相書雜要》曰:口大容手,赤如朱丹,貴且壽。

《瀨鄉記》曰:老子方口。

《吳錄》曰:孫權方頤大口,目有精光。

【箴】宋謝惠連口箴曰:宣納之由,沄伊樞機,唯舌是出,馳駟安追,差犛千里,君子慎微,何用口爽,信在際肺¨齋

【誡】晉傅玄口誡曰:勿謂何有炁積怨致咎,勿曰不傳,伏流成川,蟻孔潰河,流穴傾山。

【銘】齊竟陵王蕭子良口銘曰:惟口是慎,慎乎語笑,三緘是戒,事重周廟,戒之戒之,無貽厥誚。

--------------------------------------

◇舌

山海經》曰:反舌國,其人反舌。

呂氏春秋》曰:善爲君者,蠻夷反舌,殊俗異習,皆服德厚也。

莊子》曰:公孫龍口呿而不合,舌舉而不下。

《燕丹子》曰:荊軻之燕,太子曰:田先生今無恙乎,軻曰:光臨送軻之時,言太子戒以國事,恥以丈夫而不見信,向軻吞舌而死矣。

史記》曰:平原君已定從而歸,至於趙,曰: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強於百萬之師。

又曰:留侯曰:家世相韓,韓滅,不愛萬金之資,爲韓報讎強秦,天下振動,今以三寸舌,爲帝者之師,封萬戶,位列侯,此布衣之極,於良足矣。

又曰:張儀嘗從楚相飲,已而楚相亡璧,門下意儀盜璧,共執儀,掠笞數百,不服,釋之,其妻曰:子無讀書遊說,安得此辱乎,儀張口曰:視吾舌尚在否,妻曰:在也,儀曰:足矣。

《說苑》曰:韓平子問叔向曰:剛與軟孰堅,對曰:臣年八十矣,齒再墮而舌尚在。

《神異經》曰:東荒山中,有大石室,東王公居之,長一丈,頭髮皓白,鳥麪人形而虎尾,恆與一玉女更投壺。

漢書》:蒯通謂韓信曰:酈生一士,伏軾掉三寸舌,下齊七十城。

《英雄記》曰:曹操與劉備密言,備泄之於袁紹,紹知操有圖己之意,操自咋其舌流血,以失言戒後世。

搜神記》曰:永嘉中有天竺胡人,能斷舌,先吐舌示賓客,然後刀截,血流覆地,乃取置器中,傳示人,取舌還含,有頃如故。

《郭子》曰:殷仲堪雲,三日不讀道德經,覺舌本間強。

沈約《宋書》曰:南郭○宋書作郡。王義宣,生而舌短澀言。

《相書》曰:舌如絳赤者,賢人也。

《相書雜要》曰:吐舌及鼻三公。

【賦】梁簡文帝舌賦曰:奚茲先生問於何斯逸士曰:夫三端所貴,三寸著名,故微言傳乎往記,妙說表乎丹青,魯談笑而軍卻,王言詠而瑞隆,陸有千金之富,周爲一說之功,復有構扇之端,讒諛之跡,豔紫凌朱,飛黃妒白,吾將欲廢便辟之交,遠巧佞之友,殄張儀之餘,殲蘇秦之後,粉虞卿之白璧,碎漢王之玉斗,然後浮僞可息,淳風不朽。

【論】晉張韓不用舌論曰:論者以爲心氣相驅,因舌而言,捲舌翕氣,安得暢理,餘以留意於言,不如留意於不言,徒知無舌之通心,未盡有舌之必通心也,仲尼雲,天何言哉,四時行焉,夫子之文章,可得而聞也,夫子之言性與天道,不可得而聞,是謂至精,愈不可聞,樞機之發,主乎榮辱,禍言相尋,召福甚希,喪元滅族,沒有餘哀,三緘告慎,銘在金人,留侯不得已而掉三寸,亦反初服而效神仙,靈龜啓兆於有識,前卻可通於千年,鸚鵡猩猩,鼓弄於籠羅,財無一介之存,普天地之與人物,亦何屑於有言哉。

--------------------------------------

◇發

《歸藏啓筮》曰:共工人面蛇身,朱發。

《左傳》曰:齊侯田於莒,盧蒲嫳見,泣且請曰:餘之發如此種種,餘奚能爲,種種,短也。公曰:吾告二子,子尾欲復之,子雅不可,曰:彼其發短而心甚長,其或寢處我矣,子雅放盧蒲嫳於北燕。

又曰:昔有仍氏女生,鬒黑美髮爲鬒。而甚美,光可以鑑,名曰玄妻,樂正後夔取之。

《禮斗威儀》曰:君乘木而王,爲人美髮。

呂氏春秋》曰:昔者殷旱五年,湯乃以身禱,剪髮自以爲犧,用祈福於上帝。

《韓子》曰:文公之時,宰人上炙而發繞之,文公召宰人而誚之,宰人曰:臣有死罪三,援礪砥刀,利猶干將,切肉斷而發不絕,臣之罪一也,援錐貫臠,而不見發,臣之罪二也,奉炙爐炭,肉盡赤紅,炙熟而發不焦,臣之罪三也,堂下得微有嫉臣者乎,公乃召其下而誚之,果然,乃誅之。

又曰:燕李季好遠出,其妻有士,季至,士在內,妻患之,妾曰:令公子倮而解發,直出門,吾屬詳不見也,公子從其計,疾走出門,季曰:是何人也,家室皆曰無有,季曰吾見鬼,爲之奈何,婦曰:取五姓之水浴之,季曰:諾,乃浴。

《家語》曰:顏回二十發白。

史記》曰:藺相如持璧,卻立倚柱,怒髮上衝冠。

漢書》曰:蘇武留匈奴十九年,始以強壯出,及還,鬢髮盡白。

淮南《萬畢術》曰:理髮竈前,婦安夫家。

又曰:用麻子中人,桐葉米汁煮之,沐二十日,髮長。

《東觀漢記》曰:明德後美髮,爲四起大髻,但以發成尚有餘,繞髻三匝。

又曰:和喜皇后,六歲,諸兄持後發,後曰: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奈何弄人發乎。

《曹瞞傳》曰:太祖嘗行經麥中,令卒士無敗麥,犯者死,騎士皆下馬持麥以相付,時太祖馬騰入麥中,太祖曰:製法而自犯之,何以帥下,然孤爲軍帥,不可殺,請自刑,因援劍割發以置地。

王隱《晉書》曰:陶侃爲吏,鄱陽孝廉與親友過侃宿,母截髮以供賓,諸客嘆曰:非此母,不生此子也。

【詩】樑何遜白髮詩曰:絲白不難染,蓬生本易扶,唯此星星發,獨與衆中殊。

【賦】晉左思白髮賦曰:星星白髮,生於鬢垂,雖非青蠅,穢我光儀,策名觀國,以此見疵,將拔將鑷,好爵是縻,白髮將拔,惄然自訴,稟命不幸,值君年暮,逼迫秋霜,生而皓素,始覽明鏡,惕然見惡,朝生晝拔,何罪之故,予觀橘柚,一?高一瞱,貴其素華,匪尚綠葉,原戢子之手,攝子之鑷,諮爾白髮,觀世之途,靡不追榮,貴華賤枯,赫赫閶闔,藹藹紫廬,弱冠來仕,童髫獻謨,甘羅乘軫,子奇剖符,英英終賈,高論雲衢,拔白就黑,此自在吾,白髮臨欲拔,瞋目號呼,何我之冤,何子之誤,甘羅自以辯惠見稱,不以發黑而名著,賈生自以良才見異,不以烏鬢而後舉,聞之先民,國用老成,二老歸周,周道肅清,四皓佐漢,漢德光明,何必去我,然後要榮,諮爾白髮,事故有以,爾之所言,非不有理,曩貴耆耋,今薄舊齒,皤皤榮期,皓首田裏,雖有二毛,河清難俟,隨時之變,見嘆孔子,發乃辭盡,誓以固窮,昔臨玉顏,今從飛蓬,髮膚至暱,尚不克終,聊用擬辭,比之國風。

【序】晉稽含白首賦序曰:餘年二十七,始有白髮生於左鬢,斯乃衰悴之標證,棄捐之大漸也,蒲衣幼齒,作弼夏後,漢之賈鄧,弱冠從政,獨以垂立之年,白首無聞,壯志衄於蕪塗,忠貞抗於棘路,睹將衰而有川上之感,觀趣舍而抱慷慨之嘆。

--------------------------------------

◇髑髏

《說文》曰:髑髏,頂也。

《廣雅》曰:顙顱謂之髑髏。

莊子》曰:莊子使楚,見空髑髏,擊以馬捶而問曰:夫子貪生失理而爲此乎,將有凍餒之患而爲此乎,語卒,援髑髏,枕而臥,髑髏見夢曰:夫死無君於上,無臣於下,亦無四時之事,與天地爲春秋,雖南面帝王,樂不能過也。

《魏略》曰:王忠先因飢啖人,五官將與共從駕出行,過冢○原訛家,據馮校本改。間,無何,令取道邊死人髑髏繫着忠馬鞍上,以爲戲笑。

盛弘之《荊州記》曰:長沙蒲圻縣,有呂蒙冢,冢中有一髑髏,極大,蒙形既長偉,疑即蒙髑髏也。

《廣州記》曰:盧循襲廣州,風火夜發,奔免者數千而已,循除諸燒骨,數得髑髏三萬餘,於江南洲上作大坑葬之,今名共冢。

《南州異物志》曰:烏滸人,髑髏破之,以飲酒。

《續搜神記》曰:永嘉五年,張榮爲高平戍邏主,時遭曹嶷賊寇亂,人民○原民字壞,據《太平御覽》三百七十四補。皆塢壘自保固,見山中火起,飛埃絕爛○御覽作爓。十餘丈,樹顛大焱,響動山谷,久聞人馬鎧甲聲,謂嶷賊上,人皆惶恐,並嚴出,將欲擊之,引騎到山下,無有人,但見碎火來曬人,袍鎧馬毛{髟葛}皆燒,於是軍人走還,明日往視山中,無燃火處,唯見髑髏百頭,佈散在山中。

【賦】後漢張衡髑髏賦曰:張平子將遊目於九野,觀化於八方,顧見髑髏,委於路旁,平子悵然而問之,子將並糧推命,以夭逝乎,本喪此土,流遷來乎,爲是上知,爲是下愚,答曰:吾宋人也,姓莊名周,遊心方外,不能自修,公子何以問之,對曰:我欲告之於五嶽,禱之於神祇,起子素骨,反子四支,髑髏曰:死爲休息,生爲役勞,冬之冰凝,何如春冰之消,況我已化,與道逍遙,與陰陽同其流,元氣合其樸,雲漢爲川池,星宿爲珠玉,雷電爲鼓扇,日月爲燈燭,合體自然,無情無慾,不行而至,不疾而速。

晉呂安髑髏賦曰:躊躇增愁,言遊舊鄉,惟遇髑髏,在彼路傍,餘乃俯仰吒嘆,告於昊蒼,此獨何人,命不永長,身銷原野,骨曝大荒,餘將殯子時服,與子嚴裝,殮以棺槨,遷彼幽堂,於是髑髏蠢如,精靈感應,若在若無,斐然見形,溫色素膚,昔以無良,行違皇幹,來遊此土,天奪我年,令我全膚消滅,白骨連翩,四支摧藏於草莽,孤魂悲悼乎黃泉,餘乃感其苦酸,哂其所說,念爾荼毒,形神斷絕,今宅子后土,以爲永列,相與異路,於是便別。

【說】魏陳王曹植髑髏說曰:曹子游乎陂塘之濱,步乎蓁穢之藪,蕭條潛虛,經幽踐阻,顧見髑髏,塊然獨居,於是伏軾而問之曰:子將結纓首劍,殉國君乎,將被堅執銳,斃三軍乎,將嬰茲固疾,命殞傾乎,將壽終數極,歸幽冥乎,叩遺骸而嘆息,哀白骨之無靈,慕嚴周之適楚,儻託夢以通情,於是伻若有來,怳若有存,影見容隱,厲響而言曰:子何國之君子乎,既枉輿駕,愍其枯朽,不惜咳唾之音,慰以苦言,子則辯於辭矣,然未達幽冥之情,識死生之說也,夫死之爲言歸也,歸也者,歸於道也,道也者,身以無形爲主,故能與化推移,陰陽不能更,四節不能虧,是故洞於纖微之域,通於恍惚之庭,望之不見其象,聽之不聞其聲,挹之不衝,滿之不盈,吹之不凋,噓之不榮,激之不流,凝之不停,寥落冥漠,與道相拘,偃然長寢,樂莫是逾,曹子曰:予將請之上帝,求諸神靈,使司命輟籍,反子骸形,於是髑髏長呻廓眥曰:甚矣,何子之難語也,昔太素氏不仁,無故勞我以形,苦我以生,今也幸變而之死,是反吾真也,何子之好勞,而我之好逸,子則行矣,餘將歸於太虛,於是言卒響絕,神光霧除,顧將旋軫,乃命僕伕,拂以玄塵,覆以縞巾,爰將藏彼路濱,壅以丹土,翳以綠榛,夫存亡之異勢,乃宣尼之所陳,何神憑之虛對,雲死生之必均。

--------------------------------------

◇膽

《黃帝素問》曰:膽者,中正之官,斷決出焉。

《吳越春秋》曰:越王欲報怨,懸膽於戶,出入嘗之,事具水部水篇。

魏志曰:樂進,字文謙,容貌短小,以膽烈從太祖。

又曰:袁紹在黎陽,將南度,程昱守甄城,太祖欲益其兵,昱不肯,曰:袁紹擁十萬衆,見昱兵少,必輕易不攻,若益昱兵,過則不可,攻之必克,徒兩損其勢,原公無疑,太祖從之,紹聞昱兵少,果不往,太祖曰:程昱之膽,過於賁育。

《吳志》曰:呂蒙病篤,孫權問曰:卿如不起,誰可代者,對曰:朱然,膽守有餘,愚以爲可任。

《管輅別傳》曰:輅年十五,琅琊太守單子春,雅有才度,欲見輅,輅造之,客百餘人,有能言之士,輅謂子春曰:府君名士,加有雄貴之資,輅既年少,膽未堅剛,若欲相觀,懼失精神,請先飲酒三鬥,然後而言,子春大喜,酌三鬥,獨使飲之,於是輅人人答對,言皆有餘。

劉琨書曰:膽識堅定,臨難無苟免之意。

《世說》曰:姜維死時見剖,膽大如斗。

【論】魏嵇康明膽論曰:有呂子春者,精義味道,研核是非,以爲人有膽可無明,有明便有膽矣,嵇先生以爲明膽殊用,不能相生,論曰:夫元氣陶鑠,衆生稟焉,賦受有多少,故才性有昏明,唯至人,特鍾純美,兼周外內,無不畢備,降此已往,蓋闕如也,或明於見物,或勇於決斷,人情貪廉,各有所止,譬諸草木,區以別矣,兼之者博於物,偏受者守其分,故吾謂明膽異氣,不能相生,明以見事,膽以決斷,專明無膽,雖見不斷,專膽無明,則違理失機。

上一頁

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