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茶花開春未歸

  “山茶花開春未歸,春歸正值花盛時”,這是宋代曾鞏詠山茶花句,將山茶開花的時期說得很明白。其實一冬在溫室中培養的,那麼不待春來,早就開花了。今年春初,春寒料峭,並在下雪的時光,我卻在南京玄武湖公園的蒔花展覽會中,看到了好幾十盆在溫室中催開的山茶。我最愛一種花鶴頂,花瓣並不整齊,色作深紅,有幾瓣灑大白斑,十分別致。又有倚闌嬌一種,白瓣中灑紅點紅絲;紅妝素裹一種,白瓣灑紅斑。這兩種花如其名,都很可愛。花瓣全白,花朵特大的,名無瑕玉。又有滿月與睡鶴二種,也是全白大花,與無瑕玉是大同小異的。桃紅色的有合歡嬌、粉妝樓、醉楊妃三種,正與花名同樣的嬌豔。這時我家園子裏的十多盆山茶,還是像睡熟似的,毫無動靜,不料在南京卻看到了這許多爛爛漫漫的山茶花,自慶眼福不淺!真如宋代俞國寶詩所謂“歸來不負西遊眼,曾識人間未見花”了。

  山茶一稱玉茗,又名曼陀羅。蘇州拙政園有十八曼陀羅花館,就因爲往年前庭有十八株山茶花之故。樹身高的達一丈以外,低的約二三尺,可作盆栽;葉厚而硬,有棱,作深綠色,終年不凋。惜樹幹不易長大,老幹枯乾絕少。抗日戰爭以前,我有一株懸崖形老幹的銀紅色山茶,直徑在六寸以外,入春開花百餘朵,鮮豔欲滴。又有一株半懸崖形的純白色山茶,名雪塔,幹已半枯,蒼老可喜。可惜這兩株已先後病死。幸喜前年又得了一株老幹的雪塔,高約丈許,亭亭如蓋,種在一隻圓形古砂盆中,去春着花百餘,一白如雪。只因去冬嚴寒,立春後還含苞未放,有的花蕊已僵化了。

  山茶以雲南產爲最,有滇茶之稱。據《滇中茶花記》說:“茶花最甲海內,種類七十有二,冬末春初盛開,大於牡丹,一望若火齊雲錦,爍日蒸霞。南城鄧直指有茶花百韻詩,言茶有數絕:壽經三四百年,尚如新植;枝幹高竦四五丈,大可合抱;膚紋蒼潤,黯若古云氣樽壘;枝條黝糾,狀如麈尾龍形;蟠根輪囷離奇,可憑而幾,可借而枕;豐葉深沉如幄;性耐霜雪,四時常青;次第開放,歷二三月;水養瓶中,十餘日顏色不變。”山茶花的耐久,我們大家知道。至於“壽經三四百年”,“高竦四五丈,大可合抱”,並且“蟠根輪囷離奇”的,卻從未見過,真使人神往於昆明池邊了。又據聞雲南會城的沐氏西園中,有樓名簇錦,四面種着幾十株二丈高的山茶,花簇其上,數以萬計,紫的、紅的、白的、灑金的,色色都有,燦若雲錦,曾有人寵之以詩,有“十丈錦屏開綠野,兩行紅粉擁朱樓”之句,看了這數以萬計的各色茶花,真覺得洋洋大觀,大可過癮了。
上一頁
作者:周瘦鵑
类型:散文随笔
总字数:994
阅读量:103
可阅日刊
Amazon AD

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