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花生日

  百花生日又稱花朝,日期倒有三個:宋時洛陽風俗以二月二曰爲花朝節,又爲挑菜節;東京以二月十二日爲花朝,作撲蝶會;成都以二月十五日爲花朝,也有撲蝶會。昔人以挑菜、撲蝶點綴花朝,事實上這時期蝴蝶絕無僅有,不知怎樣作撲蝶會的。挑菜倒大有可爲,如薺菜、馬蘭頭等,都可挑來做菜,鮮嫩可口,不過現在早已沒有挑菜節這個名目了。總之,花朝在二月,是肯定的;正如漢張衡《歸田賦》所謂“仲春令月,時和氣清,原隰鬱茂,百草滋榮”。百草既已滋榮,百花也萌芽起來,稱花朝爲百花生日,也是很恰當的。

  蘇州風俗,一向以農曆二月十二日爲花朝。女郎們剪了五色彩繪黏花枝上,稱爲“賞紅”;現在可簡化了,不用彩繪而用紅紙,又做了三角形的小紅旗插在花盆裏,爲花祝壽。從前虎丘花神廟中,還要獻牲擊樂,以祝花誕。清代蔡雲《吳歈》所謂:“百花生日是良辰,未到花朝一半春。紅紫萬千披錦繡,尚勞點綴賀花神。”此詩就是專詠這回事的。虎丘花神廟有一聯很爲工妙:“一百八記鐘聲,喚起萬家春夢;二十四番風信,吹香七裏山塘。”不知是何人手筆?

  唐代武則天於花朝日遊園,令宮女採了百花,和米搗碎,蒸成了糕,賜與從臣。宋代制度,花朝日守土官必須到郊外去察看農事。明代宣德二年,御製花朝詩,賜尚書裴本。這些故事,都可作花朝談助。

  我於每年花朝前後梅花怒放時,例必邀知友八九人作酒會或茶會,一面賞梅,一面也算爲百花祝壽,總是興高采烈的。只記得當年日寇侵入蘇州後的第二年,我侷促地住在上海一角小樓中,花朝日恰逢大雨,而心境又很惡劣,曾以一絕句寄慨雲:“夭桃沐雨如沾淚,弱柳梳風帶恨飄。燕子不來簾箔靜,百無聊賴是今朝。”那年節令較早,所以花朝日桃花已開放了。

  任何人逢到自己的生日,總是希望這一天是日暖風和的;花朝是百花的生日,更非日暖風和不可,下了雨,可就把花盆裏的紅紙旗都打壞了。清末詩人樊樊山有《花朝喜晴》一詩云:“準備芳辰薦壽杯,南山佳氣人樓臺。鵲如漆吏荒唐語,花爲三郎爛漫開。甚欲挽留佳日住,都曾經歷苦寒來。晚霞幽草皆顏色,天意分明莫浪猜。”第五、六句很有意義。

  詞中詠花朝的,我最愛清代畫家兼詞人改七薌有一闋《菩薩蠻》雲:“曉寒如水鶯如織。苔香軟印沙棠屐。幡影小紅闌。銷魂似去年。  春人開笑口。低祝花同壽。花語記分明。百花同日生。”又董舜民《蝶戀花·花朝和內》雲:“屈指春光將過半。又是花朝,花信春鶯喚。情緒繁花花影亂,護花花下將花看。  拈花笑倩如花伴。細讀花間,花也應腸斷。花落花開花事換,編成花史山妻管。”詞中共有十五個花字,用以歌詠百花生日,確是很適合的。
上一頁
作者:周瘦鵑
类型:散文随笔
总字数:1043
阅读量:71
可阅书店
Amazon AD

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