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錫印象

  無錫是江蘇省著名的工業城市,生產能力極強,在祖國建設大計中起重大作用。它因地瀕太湖,山明水秀,又是一個著名的風景區,每逢春秋佳日,聯袂來遊的人真是不少。往時交通不便,遊錫的多從水道,如清代張寶臣詩云:“九龍山色何媚嫵,坐見白雲生縷縷。空濛散作波上煙,篷窗一夜蕭蕭雨。”又史胄司詩云:“九峯天半落,一掉夕陽過。客爲遊山盛,船因載水多。溪邊高士宅,月下榜人歌。好趁樵風便,輕船採芰荷。”現在公路四通八達,無論汽車、人力車,都可暢遊各處了。

  我自一九五一年出席蘇南文學藝術工作者代表大會後,已與無錫闊別四年了,山色湖光,常縈夢寐。四年來建設上突飛猛進,市容煥然一新。最近又在錫山佈置一個大公園,與惠山連接一起。江堅、錢鍾漢二市長很懇切地邀我前去看看,提供一些意見。五月七日因與蘇州市文物保管委員會和園林管理處同人同往觀光,作二日之遊。

  無錫大煙囪林林總總,足見工廠之多,工業的發達。新建築物也多了不少,多半是工人宿舍、工人住宅、工人休養所、工人子弟學校以及勞動模範的住宅等,對於工人的福利,設想周到。市中心有一個挺大的體育場,關於體育上的種種設備,應有盡有。城牆已拆除了,就在原址造了一條環市的大路,化無用爲有用,於交通上貢獻很大。新無錫給予我的新印象,是十分深刻的。

  錫山雖並不很高,只因山上有龍光寺的一座寶塔,全市到處可見,儼然與老大哥惠山分庭抗禮。我到了錫山之下,不由得想起昔人曾以“無錫錫山山無錫”七字作上聯,徵求下聯,一時大家都給難住了,對來對去,總覺不工。後來不知是誰,卻對以“平湖湖水水平湖”,字字工切,這才成了絕對。

  當時由錢副市長等對我們說明他們佈置公園的計劃,又給我們看了平面的圖樣和立體的模型,再加以實地觀察。據說和惠山連接起來,統稱爲錫惠公園,佔地共四百餘畝,佈置煞費經營。我因笑道:“你們建設這個大公園,真是燕許大手筆,我們在蘇州搞園林,只能說是做小品文了。”

  他們的設計確是很偉大的。正對着龍光寺寶塔的前沿地上,是裝設大門的所在,門內有一個正圓形的大噴水池,先已造成,中心用許多大大小小種類不同的石塊砌成了一大堆,上面裝着一個大噴水管,向天噴水,四周再有五個小噴水管,分頭噴出水來;而水泥塑就的那個圓形邊框上,又裝着五個小噴水管,向中心噴水,開了機栝之後,每個管子裏水柱一齊噴射,煞是好看!不過中心那個大石堆並無美感,我建議把它去除,改用水泥塑成大型蓮花五朵,配以蓮葉六七張,花可漆作紅、白、淡綠諸色,葉作綠色,每朵花心中裝一水管,可同時仰噴;邊框上的小噴水管上,也用水泥塑蓮花一朵,可全作白色。我以爲這樣的變換一下,一定是可以增進美觀的。

  噴水池的後面,他們計劃建造一座大廳,定名民主廳,這是一箇中心大建築物,在這大公園中確是必要的。左旁闢地二十餘畝,全種牡丹花,定名牡丹塢。蘇州市文管會謝孝思主任以爲面積太大了,哪有這麼多的牡丹種上去,不如改爲百花塢,可種多種多樣的花樹,一年四季,開花不絕,豈不很好?我立時附議贊同,說百花塢太好了,恰恰符合“百花齊放,推陳出新”那句名言。況且牡丹既沒有這麼多,而開花的日期也太短,不到十天就凋謝了,倘下了大雨,壽命更短,所以二十多畝地全種牡丹是不適宜的。

  我們又建議在大門左右一帶要造些亭榭走廊等,可讓遊人歇腳,夏季如果突然下雨,也可就近躲避。我們又建議環山開一小河,與原有的池塘連接起來,在水面比較寬大的所在,可將開河挖起的泥土堆一小島。有了這麼一條河,錫山就不覺得太乾燥了;一面可置辦小船若干艘,供遊人打槳作水嬉,那麼遊園更有興趣。錫山本是荒山,樹木不多,近來山上山下已經綠化,他們從各地買了大宗的花樹、果樹、常綠樹來,全都種在這裏,好似當作一個樹木的倉庫;可是種的時候,似乎並沒計劃,未免雜亂無章。我因此建議,今冬要把它們分門別類,重行佈置。在小小的土山上,不妨全種桂花樹,金桂、銀桂、丹桂、天竺桂,聚族而居,使小隊登臨時,作小山叢桂之想。在山坳裏較低的所在,不妨全種桃樹,結實的桃花也好,單供觀賞的碧桃也好,使人到了這裏,好像武陵漁父身入桃花源了。山坡上較高的所在,不妨全種梅樹,那麼梅花時節,這裏也就是一片香雪海咧。至於河邊池畔,那麼垂柳啊、芙蓉啊、楊樹啊,也可隨處安排,各得其所。此外,數量不多的花樹、果樹,不妨悉數容納到百花塢裏去,也不會茫無所歸的。

  惠山又名九龍山,因爲它有九峯之故。我們從錫山下徒步而往,不多時就到了。從大門起以達最高處的雲起樓,都已穿上了鮮豔的新裝,簡直認不出它的舊面目來。只有聽松石依然故我,傲然地躺在那裏,而它身上的那座聽鬆亭卻打扮得紅紅綠綠,分外富麗,相形之下,未免不稱。漪瀾堂前的方池,仍然如舊,魚卻似乎少了。惠泉沒有甚麼改變,泉水也澄清如昔,不愧“天下第二泉”之稱。由隔紅塵徑拾級而登雲起樓,高瞻遠矚,心目爲之一暢。此樓雖經整修,卻仍保持樸素的風格,而我們也就欣賞它的樸素。

  太湖三萬六千頃,汪洋浩瀚,雄壯非常,與杭州西湖的嫵媚,各有千秋。無錫的好處就在於有很多地區,都沿着太湖。而太湖之美,無論是春、夏、秋、冬,四季皆同,湖上風光,總使人覺得爽心悅目的。

  無錫不但佔有了大部分的太湖,而西北更有芙蓉湖,簡稱蓉湖,因此無錫又有蓉湖之稱。有名的黃婆墩,一名小金山,就在蓉湖中,風景不惡。蓉湖面積較小,而也有清幽的去處,足供流連的;如清代詞人楊蓉裳有《洞仙歌》詞《憶蓉湖》雲:“故鄉雲水,憶蓉湖佳絕。滑笏波光漾春色。何時歸計準,小坐苔磯,衣塵浣、俯照明漪千尺。  昨宵清夢好,柔櫓咿啞,驚起輕鷗度環碧。略彴夕陽斜,穿過前灣,林影外、煙巒層疊。有三兩漁舟傍桃花,看網出銀鱗,一罾紅雪。”市內舊有蓉湖公園,至今尚在,雖已失修,卻也質樸可喜;有好多老樹和大株的杜鵑花,都是很難得的。

  漁莊和蠡園已打成一片,修葺一新。一條曲折的長廊,很爲可愛,它就把兩個園子像連鎖一般連起來了。壁上的漏窗,全用瓦片砌成種種圖案,各各不同,足見工人弟兄的智慧。漁莊方面新建了四座對照的亭子,紅紅綠綠的,似乎過於富麗;可是兩園都借景於太湖,而且是太湖最美的所在,這是可取的。

  黿頭渚並沒多大變動,在無錫園林中仍可獨佔鰲頭,因爲它地點選擇得特別好,真的是湖山勝處。我最愛燈塔附近伸入水中的一帶磐石,坐在那裏望湖,真可把俗塵萬斛,全都洗盡,而胸襟也頓覺拓寬了。這一天有來吾國參加五一勞動節祝典的各國工會代表團團員數十人來遊,歌呼歡笑,使黿頭渚更覺虎虎有生氣。

  從黿頭渚最高處抄過山後去,見有一片松林,全是短小精悍的老鬆,可作盆栽,直看得我饞涎欲滴。一路過去,又到了一個湖山勝處,俗稱陳家花園。據聞先前有粵人陳某在這裏慘淡經營,後因抗戰作罷,荒廢至今。他在山頂造了一亭,三面見湖,又種了不少花樹、果樹,蔚爲大觀,而佈置泉石,也別具匠心,要是好好地整修一下,那麼與黿頭渚可以媲美了。
上一頁
作者:周瘦鵑
类型:散文随笔
总字数:2760
阅读量:57
可阅书店
Amazon AD

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