檀香扇

  四十年以前,上海盛行一種小扇子,長不過三寸餘,除了以象牙玳瑁爲骨外,更有用檀香來做的,好在搖動時不但清風徐來,還可以聞到幽香馥馥,比了象牙扇、玳瑁扇更勝一着。當時女子們都很愛好,幾乎人手一柄。

  這種檀香小扇,自以女用爲宜;後來便又流行了一種檀香骨的大扇,那就專給男子們用的了。二十餘年前,我有一柄足長一尺二寸的檀香扇,兩根一寸多闊的大骨上,有一位署名古吳子安所刻的漢代金石文字,小骨只有九根,扇面上一面由名藝人梅蘭芳給我畫的芭蕉碧桃,一面由袁寒雲給我寫的《題紫羅蘭神造象詩》。詩是七絕二首,也是他所作的。書畫都可寶貴,我至今珍藏着。記得抗日戰爭勝利、日本投降消息傳來的那天,我帶着此扇,手舞足蹈地往訪老友陳定山,報這喜訊。定山就在梅君所畫的芭蕉葉上題了二十八字:“懷素嘗爲蕉葉書,廣文丹柿閉門居。海陬忽聽歡雷動,從此昇平百慮無。”這也是很可留作永久紀念的。所可惜的,時隔二十多年,那檀香已淡至欲無了。

  近幾年來,檀香小扇又流行起來,並且流行到了國外去,爲蘇聯和其他人民民主國家的朋友們所喜愛,每年源源輸出,數量驚人。那扇骨的製作很爲精細,而扇面上所畫的花卉或仕女,也十分工緻,色彩更鮮豔得很。過去幾乎都由上海王星記箋扇號所包辦,扇骨大都歸蘇州摺扇業工人制作,而畫則由上海、杭州、蘇州等各地畫家分任。最近蘇州方面,已由手工藝局親自掌握,開始大量生產。據說莫斯科人都熱愛我們的檀香扇,曾有兩位蘇聯專家特地到蘇州來參觀檀香扇製作的情況。一般摺扇業的工人十分興奮,由工會召集了二百多個工人,舉行生產動員大會,大家立下決心,要做出特別優美的檀香扇來,供給國際友人使用。各單位還訂立了生產公約,要各自小心謹慎地幹去。鋸工們要設計鋸法,或橫鋸,或斜鋸,避免裂縫、蛀洞和黑斑等種種毛病。拉花工人們要小心地不把扇骨拉壞。糊扇面的工人們要小心地不使扇面的夾裏起泡。

  老友蔡震淵畫師,是個工於在檀香扇扇面上繪畫花卉的專家,已有了一年多的經驗。我曾見過他的作品,在那絹質的扇面上畫着工筆的牡丹花,大抵是五朵花,設色各各不同,再加上很多的綠葉,工作是十分繁重的。除了牡丹花以外,或畫罌粟花,或畫菊花,每面或五朵或七朵,也一樣的要工細而鮮豔。畫仕女的,總得畫兩個美女,再加上佈景,以園林景爲多,比了畫花卉似乎更爲細緻。最近他們十多位畫師,已加入了合作社,每天聚在一起研究,一起工作。蔡畫師原是識途老馬,正很熱情地在幫助他的畫友,共求精進。
上一頁
作者:周瘦鵑
类型:散文随笔
总字数:1002
阅读量:115
可阅日刊
Amazon AD

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