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民間之所謂小說及其後來


  宋代行於民間的小說,與歷來史家所著錄者很不同,當時並非文辭,而爲屬於技藝的“說話”②之一種。

  說話者,未詳始於何時,但據故書,可以知道唐時則已有。段成式③(《酉陽雜俎續集》四《貶誤》)雲:“子太和末因弟生日觀雜戲,有市人小說,呼扁鵲作褊鵲字,上聲。予令任道癗字正之。市人言‘二十年前嘗於上都齋會設此,有一秀才甚賞某呼扁字與褊同聲,雲世人皆誤。’”

  其詳細雖難曉,但因此已足以推見數端:一小說爲雜戲中之一種,二由於市人之口述,三在慶祝及齋會時用之。而郎瑛④(《七修類藁》二十二)所謂“小說起宋仁宗,蓋時太平盛久,國家閒暇,日欲進一奇怪之事以娛之,故小說‘得勝頭回’之後,即雲話說趙宋某年”者,亦即由此分明證實,不過一種無稽之談罷了。

  到宋朝,小說的情形乃始比較的可以知道詳細。孟元老在南渡之後,追懷汴梁盛況,作《東京夢華錄》⑤,於“京瓦技藝”⑥條下有當時說話的分目,爲小說,合生,說諢話,說三分,說《五代史》等。而操此等職業者則稱爲“說話人”。高宗既定都臨安⑦,更歷孝光兩朝⑧,汴梁式的文物漸已遍滿都下,伎藝人也一律完備了。關於說話的記載,在故書中也更詳盡,端平⑨年間的著作有灌園耐得翁《都城紀勝》(10),元初的著作有吳自牧《夢粱錄》⑾及周密《武林舊事》⑿,都更詳細的有說話的分科:

  《都城紀勝》《夢粱錄》(二十)

  說話者,謂之舌辯,

  說話有四家:雖有四家數,各有門庭:

  且小說,名銀字兒,

  一者小說,謂之銀字如煙粉靈怪傳奇;公

  兒,如煙粉靈怪傳奇;說案,朴刀杆棒發發蹤參(

  公案,皆是搏刀趕棒及發案此四字當有誤)之事。

  跡變態之事;說鐵騎兒,……談論古今,如水之流。

  謂士馬金鼓之事。談經者,謂演說佛書;

  說參請者,謂賓主參禪悟

  說經,謂演說佛書;道等事。……又有說諢經

  說參請,謂賓主參禪悟道者。

  等事。講史書,講說前代講史書者,謂講說《

  書史文傳興廢爭戰之事。通鑑》漢唐歷代書史文傳

  ……興廢爭戰之事。

  合生,與起今隨今相

  合生,與起令隨令相似,各佔一事也。

  似,各佔一事。

  但周密所記者又小異,爲演史,說經諢經,小說,說諢話;而無合生。唐中宗時,武平一⒀上書言“比來妖伎胡人,街童市子,或言妃主情貌,或列王公名質,詠歌蹈舞,號曰合生。”(《新唐書》一百十九)則合生實始於唐,且用諢詞戲謔,或者也就是說諢話;惟至宋當又稍有遷變,今未詳⒁。起今隨今之“今”,《都城紀勝》作“令”,明抄本《說郛》中之《古杭夢遊錄》⒂又作起令隨合,何者爲是,亦未詳。

  據耐得翁及吳自牧說,是說話之一科的小說,又因內容之不同而分爲三子目:

  1.銀字兒所說者爲煙粉(煙花粉黛),靈怪(神仙鬼怪),傳奇(離合悲歡)等。

  2.說公案所說者爲搏刀趕棒(拳勇),發跡變態(遇合)之事。

  3.說鐵騎兒所說者爲士馬金鼓(戰爭)之事。

  惟有小說,是說話中最難的一科,所以說話人“最畏小說,蓋小說者,能講一朝一代故事,頃刻間提破”(《都城紀勝》雲;《夢粱錄》同,惟“提破”作“捏合”⒃。),非同講史,易於鋪張;而且又須有“談論古今,如水之流”的口辯。然而在臨安也不乏講小說的高手,吳自牧所記有譚淡子等六人,周密所記有蔡和等五十二人,其中也有女流,如陳郎娘棗兒,史蕙英。

  臨安的文士佛徒多有集會;瓦舍的技藝人也多有,其主意大約是在於磨鍊技術的。小說專家所立的社會,名曰雄辯社。(《武林舊事》三)

  元人雜劇雖然早經銷歇,但尚有流傳的曲本,來示人以大概的情形。宋人的小說也一樣,也幸而借了“話本”偶有留遺,使現在還可以約略想見當時瓦舍中說話的模樣。

  其話本曰《京本通俗小說》,全書不知凡幾卷,現在所見的只有殘本,經江陰繆氏影刻,是卷十至十六的七卷,先曾單行,後來就收在《煙畫東堂小品》之內了。(17)還有一卷是敘金海陵王的穢行的,或者因爲文筆過於礙眼了罷,繆氏沒有刻,然而仍有郋園的改換名目的排印本;郋園是長沙葉德輝的園名。⒅

  刻本七卷中所收小說的篇目以及故事發生的年代如下列:

  卷十碾玉觀音“紹興年間。”

  十一菩薩蠻“大宋高宗紹興年間。”

  十二西山一窟鬼“紹興十年間。”

  十三志誠張主管無年代,但云東京汴州開封事。十四拗相公“先朝。”

  十五錯斬崔寧“高宗時。”

  十六馮玉梅團圓“建炎四年。”

  每題俱是一全篇,自爲起訖,並不相聯貫。錢曾《也是園書目》⒆(十)著錄的“宋人詞話”十六種中,有《錯斬崔寧》與《馮玉梅團圓》兩種,可知舊刻又有單篇本,而《通俗小說》即是若干單篇本的結集,並非一手所成。至於所說故事發生的時代,則多在南宋之初;北宋已少,何況漢唐。又可知小說取材,須在近時;因爲演說古事,範圍即屬講史,雖說小說家亦復“談論古今,如水之流”,但其談古當是引證及裝點,而非小說的本文。如《拗相公》開首雖說王莽,但主意卻只在引出王安石,即其例。

  七篇中開首即入正文者只有《菩薩蠻》,其餘六篇則當講說之前,俱先引詩詞或別的事實,就是“先引下一個故事來,權做個‘得勝頭回’。”(本書十五)“頭回”當即冒頭的一回之意,“得勝”是吉語,瓦舍爲軍民所聚,自然也不免以利市語說之,未必因爲進御才如此。

  “得勝頭回”略有定法,可說者凡四:

  1.以略相關涉的詩詞引起本文。如卷十用《春詞》十一首引起延安郡王遊春;卷十二用士人沈文述的詞逐句解釋,引起遇鬼的士人皆是。

  2.以相類之事引起本文。如卷十四以王莽引起王安石是。

  3.以較遜之事引起本文。如卷十五以魏生因戲言落職,引起劉貴因戲言遇大禍;卷十六以“交互姻緣”轉入“雙鏡重圓”而“有關風化,到還勝似幾倍”皆是。4.以相反之事引起本文。如卷十三以王處厚照鏡見白髮的詞有知足之意,引起不伏老的張士廉以晚年娶妻破家是。

  而這四種定法,也就牢籠了後來的許多擬作了。

  在日本還傳有中國舊刻的《大唐三藏取經記》三卷,共十七章,章必有詩;別一小本則題曰《大唐三藏取經詩話》⒇。《也是園書目》將《錯斬崔寧》及《馮玉梅團圓》歸入“宋人詞話”門,或者此類話本,有時亦稱詞話:就是小說的別名。《通俗小說》每篇引用詩詞之多,實遠過於講史(《五代史平話》《三國志傳》(22),《水滸傳》(23)等),開篇引首,中間鋪敘與證明,臨末斷結詠歎,無不徵引詩詞,似乎此舉也就是小說的一樣必要條件。引詩爲證,在中國本是起源很古的,漢韓嬰的《詩外傳》(24),劉向的《列女傳》(25),皆早經引《詩》以證雜說及故事,但未必與宋小說直接相關;只是“借古語以爲重”的精神,則雖說漢之與宋,學士之與市人,時候學問,皆極相違,而實有一致的處所。唐人小說中也多半有詩,即使妖魔鬼怪,也每能互相酬和,或者做幾句即興詩,此等風雅舉動,則與宋市人小說不無關涉,但因爲宋小說多是市井間事,人物少有物魅及詩人,於是自不得不由吟詠而變爲引證,使事狀雖殊,而詩氣不脫;吳自牧記講史高手,爲“講得字真不俗,記問淵源甚廣”(《夢粱錄》二十),即可移來解釋小說之所以多用詩詞的緣故的。

  由上文推斷,則宋市人小說的必要條件大約有三:

  1.須講近世事;

  2.什九須有“得勝頭回”;

  3.須引證詩詞。

  宋民間之所謂小說的話本,除《京本通俗小說》之外,今尚未見有第二種(26)。《大唐三藏取經詩話》是極拙的擬話本,並且應屬於講史。《大宋宣和遺事》(27)錢曾雖列入“宋人詞話”中,而其實也是擬作的講史,惟因其系鈔撮十種書籍而成,所以也許含有小說分子在內。

  然而在《通俗小說》未經翻刻以前,宋代的市人小說也未嘗斷絕;他間或改了名目,夾雜着後人擬作而流傳。那些擬作,則大抵出於明朝人,似宋人話本當時留存尚多,所以擬作的精神形式雖然也有變更,而大體仍然無異。以下是所知道的幾部書:

  1.《喻世明言》(28)。未見。

  2.《警世通言》(29)。未見。王士禛(30)雲,“《警世通言》有《拗相公》一篇,述王安石罷相歸金陵事,極快人意,乃因盧多遜謫嶺南事而稍附益之。”(《香祖筆記》十)《拗相公》見《通俗小說》卷十四,是《通言》必含有宋市人小說。

  3.《醒世恆言》(31)。四十卷,共三十九事;不題作者姓名。前有天啓丁卯(1627)隴西可一居士序雲,“六經國史而外,凡著述皆小說也,而尚理或病於艱深,修詞或傷於藻繪,則不足以觸里耳而振恆心,此《醒世恆言》所以繼《明言》《通言》而作也。……”因知三言之內,最後出的是《恆言》。所說者漢二事,隋三事,唐八事,宋十一事,明十五事。其中隋唐故事,多采自唐人小說,故唐人小說在元既已侵入雜劇及傳奇,至明又侵入了話本;然而懸想古事,不易瞭然,所以遜於敘述明朝故事的十餘篇遠甚了。宋事有三篇像擬作,七篇(《賣油郎獨佔花魁》,《灌園叟晚逢仙女》,《喬太守亂點鴛鴦譜》,《勘皮靴單證二郎神》,《鬧樊樓多情周勝仙》,《吳衙內鄰舟赴約》,《鄭節使立功神臂弓》)疑出自宋人話本,而一篇(《十五貫戲言成巧禍》)則即是《通俗小說》卷十五的《錯斬崔寧》。

  鬆禪老人序《今古奇觀》雲,“墨憨齋增補《平妖》(32),窮工極變,不失本來。……至所纂《喻世》《醒世》《警世》三言,極摹人情世態之岐,備寫悲歡離合之致。……”是纂三言與補《平妖》者爲一人。明本《三遂平妖傳》有張無咎序,雲“茲刻回數倍前,蓋吾友龍子猶所補也。”而首葉則題“馮猶龍先生增定”。可知三言亦馮猶龍作,而龍子猶乃其遊戲筆墨時的隱名。

  馮猶龍名夢龍,長洲人(《曲品》(33)作吳縣人),由貢生拔授壽寧知縣,有《七樂齋稿》;然而朱彝尊(34)以爲“善爲啓顏之辭,時入打油之調,不得爲詩家。”(《明詩綜》七十一)蓋馮猶龍所擅長的是詞曲,既作《雙雄記傳奇》,又刻《墨憨齋傳奇定本十種》,多取時人名曲,再加刪訂,頗爲當時所稱;而其中的《萬事足》,《風流夢》,《新灌園》是自作。他又極有意於稗說,所以在小說則纂《喻世》《警世》《醒世》三言,在講史則增補《三遂平妖傳》。

  4.《拍案驚奇》(35)。三十六卷;每卷一事,唐六,宋六,元四,明二十。前有即空觀主人序雲,“龍子猶氏所輯《喻世》等書,頗存雅道,時著良規,復取古今來雜碎事,可新聽睹,佐談諧者,演而暢之,得若干卷。……”則彷彿此書也是馮猶龍作。然而敘述平板,引證貧辛,“頭回”與正文“捏合”不靈,有時如兩大段;馮猶龍是“文苑之滑稽”,似乎不至於此。同時的鬆禪老人也不信,故其序《今古奇觀》,於敘墨憨齋編纂三言之下,則雲“即空觀主人壺矢代興(36),愛有《拍案驚奇》之刻,頗費搜獲,足供談麈”了。

  5.《今古奇觀》(37)。四十卷;每卷一事。這是一部選本,有姑蘇鬆禪老人序,雲是抱甕老人由《喻世》《醒世》《警世》三言及《拍案驚奇》中選刻而成。所選的出於《醒世恆言》者十一篇(第一,二,七,八,十五,十六,十七,二十五,二十六,二十七,二十八回),疑爲宋人舊話本之《賣油郎》,《灌園叟》,《喬太守》在內;而《十五貫》落了選。出於《拍案驚奇》者七篇(第九,十,十八,二十九,三十七,三十九,四十回)。其餘二十二篇,當然是出於《喻世明言》及《警世通言》的了,所以現在借了易得的《今古奇觀》,還可以推見那希覯的《明言》《通言》的大概。其中還有比漢更古的故事,如俞伯牙,莊子體及羊角哀皆是。但所選並不定佳,大約因爲兩篇的題目須字字相對,所以去取之間,也就很受了束縛了。

  6.《今古奇聞》(38)。二十二卷;每卷一事。前署東壁山房主人編次,也不知是何人。書中提及“發逆”,則當是清咸豐或同治初年的著作。日本有翻刻,王寅(字冶梅)到日本去賣畫,又翻回中國來,有光緒十七年序,現在印行的都出於此本。這也是一部選集,其中取《醒世恆言》者四篇(卷一,二,六,十八),《十五貫》也在內,可惜刪落了“得勝頭回”;取《西湖佳話》(39)者一篇(卷十);餘未詳,篇末多有自怡軒主人評語,大約是別一種小說的話本,然而筆墨拙澀,尚且及不到《拍案驚奇》。

  7.《續今古奇觀》(40)。三十卷;每卷一回。無編者名,亦無印行年月,然大約當在同治末或光緒初。同治七年,江蘇巡撫丁日昌(41)嚴禁淫詞小說,《拍案驚奇》也在內,想來其時市上遂難得,於是《拍案驚奇》即小加刪改,化爲《續今古奇觀》而出,依然流行世間。但除去了《今古奇觀》所已採的七篇,而加上《今古奇聞》中的一篇(《康友仁輕財重義得科名》),改立題目,以足三十卷的整數。

  此外,明人擬作的小說也還有,如杭人周楫的《西湖二集》(42)三十四卷,東魯古狂生的《醉醒石》(43)十五卷皆是。但都與幾經選刻,輾轉流傳的本子無關,故不復論。

  一九二三年十一月。

  ======================================

  本篇最初發表於一九二三年十二月一日北京《晨報五週年紀念增刊》。

  ②“說話”唐宋人習語,即講故事,亦即後來的說書。

  ③段成式(?—863)字柯古,唐代臨淄(今山東淄博)人。曾任校書郎,官至太常少卿。以筆記小說及駢體文著名。所著《酉陽雜俎》二十卷,《續集》十卷。

  ④郎瑛(1487—1573)字仁寶,明代仁和(今浙江杭州)人。《七修類稿》是他的一部筆記,五十一卷,《續稿》七卷。

  ⑤《東京夢華錄》宋孟元老撰,十卷。孟元老的事蹟不詳,有人說可能是爲宋徽宗督造艮嶽的孟揆。這部書對宋京城汴梁(今開封)的城市、街坊、節氣、風俗及當時的典禮儀衛都有記載,可見北宋一代文物制度的一斑。

  ⑥“京瓦技藝”見《東京夢華錄》卷五。瓦,即“瓦肆”,又稱“瓦子”或“瓦舍”,是宋代伎藝演出場所集中的地方。

  ⑦高宗指宋高宗趙構,南宋第一個皇帝。臨安,今浙江杭州,南宋首都。

  ⑧孝光兩朝指宋孝宗趙和宋光宗趙藹兩朝。

  ⑨端平宋理宗趙昀的年號。

  ⑩《都城紀勝》題灌園(一作灌圃)耐得翁撰,一卷。書成於南宋端平二年(1285),內容是記述南宋都城杭州的市井風俗雜事,可見南渡以後風習的一斑。

  ⑾《夢粱錄》吳自牧撰,二十卷。仿《東京夢華錄》的體裁,記南宋郊廟宮殿及百工雜戲等事。吳自牧,錢塘(今浙江杭州)人,生平不詳。

  ⑿《武林舊事》周密撰,十卷。記南宋都城杭州雜事。其中也保存了不少南渡後的遺聞軼事和文人的斷簡殘篇。周密(1232—1298),字公謹,號草窗,濟南人,寓吳興,南宋詞人。

  ⒀武平一名甄,山西太原人。唐中宗時曾爲修文館直學士。

  ⒁關於宋代“合生”,可參看宋代洪邁《夷堅志·支乙集》的一條記載:“江浙間路歧女,有慧黠,知文墨,能於席上指物題詠,應命輒成者,謂之合生;其滑稽含翫諷者,謂之喬合生,蓋京都遺風也。”

  ⒂《說郛》筆記叢書,明陶宗儀編,一百卷。是撮錄明以前的筆記小說而成。《古杭夢遊錄》,即《都城紀勝》的改名,收入《說郛》第三卷中。其中有“合生與起令隨合相似”的話。

  ⒃“提破”說明故事結局。“捏合”,史實與虛構結合。

  ⒄《京本通俗小說》不著作者姓名,現存殘本七卷。一九一五年繆荃孫據元人寫本影刻,以後有各種通行本。繆荃孫(1844—1919),字筱珊,號藝風,又自稱江東老蟫,江蘇江陰人,藏書家、版本學家。《煙畫東堂小品》是他編刻的一部叢書。

  ⒅金海陵王即金朝皇帝完顏亮。據繆荃孫在《京本通俗小說》跋語中說,該書尚有“《金主亮荒淫》兩卷,過於穢褻,未敢傳摹”。一九一九年葉德輝刻有單行本,題爲“《金虜海陵王荒淫》,《京本通俗小說》第二十一卷。”按《醒世恆言》第二十三卷《金海陵縱慾亡身》與葉德輝刻本相同,葉本可能就是根據《醒世恆言》刻印的。葉德輝(1864—1927),字負彬,號郋園,湖南湘潭人,藏書家。

  ⒆錢曾(1629—1701)字遵王,號也是翁,江蘇常熟人,清代藏書家。《也是園書目》是他的藏書目錄,共十卷。

  ⒇《大唐三藏取經記》日本京都高山寺舊藏,後歸德富蘇峯成簣堂文庫,共三卷。《大唐三藏取經詩話》也是日本高山寺舊藏,後歸大倉喜七郎,共三卷,爲巾箱本(小本),所以魯迅稱作“別一小本”。二者實爲一書,各有殘缺。內容是唐僧和猴行者西天取經的故事,略具後來《西遊記》的雛形。

  《五代史平話》不著作者姓名,應是宋代說話人所用的講史底本之一,敘述樑、唐、晉、漢、週五代史事,各代均分上下二卷,內缺樑史和漢史的下卷。

  (22)《三國志傳》即《三國志演義》,明代羅貫中著,現流行的是清代毛宗崗的刪改本,共一百二十回。

  (23)《水滸傳》明代施耐庵著,流行的有百回本、百二十回本和清代金聖嘆刪改的七十一回本。

  (24)韓嬰漢初燕(今北京)人,漢文帝時的博士。他所傳《詩經》世稱“韓詩”。著有《詩內傳》和《詩外傳》,今僅存《外傳》十卷。內容雜記古事古語,每段末引《詩》爲證,並不解釋《詩》義,通稱《韓詩外傳》。

  (25)劉向(前77—前6)字子政,沛(今江蘇沛縣)人,西漢學者。他所著《列女傳》,七卷,又《續傳》一卷,每傳末大都引《詩經》數句作結。

  (26)關於宋代民間話本,在作者作此文時,尚未發現日本內閣文庫所藏清平山堂所刻話本。此書現存殘本三冊,共十五種。清平山堂爲明嘉靖年間洪楩的書室名。馬廉(研究中國古代小說的學者)推定其刊刻年代在嘉靖二十至三十年(1541—1551)之間。一九二九年馬氏將此書影印行世。以後他又發見同書中的《雨窗》、《欹枕》兩集殘本,計十三種,一九三四年影印。其中《簡貼和尚》、《西湖三塔記》、《洛陽三怪記》等均系宋代人作品。

  (27)《大宋宣和遺事》不著作者姓名。清代吳縣黃丕烈最初翻刻入《士禮居叢書》中,分二卷,有缺文。一九一三年涵芬樓收得“金陵王氏洛川校正重刊本”,分元、亨、利、貞四集,較黃本爲佳,無缺文。

  (28)《喻世明言》即《古今小說》,四十卷,收話本四十篇。此書在國內久已失傳,一九四七年上海涵芬樓據日本內閣文庫藏明代天許齋刊本排印出版。原序稱編者爲茂苑野史,按即明人馮夢龍早年的筆名。馮夢龍(1574—1646),字猶龍,長洲(今江蘇吳縣)人,明代文學家。他編刻的話本集《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恆言》通稱“三言”,約成書於泰昌、天啓(1620—1627)之間。

  (29)《警世通言》馮夢龍編纂,四十卷,收話本四十篇。明天啓四年(1624)刊行。日本蓬左文庫藏有金陵兼善堂明刊本,一九三五年上海生活書店據此收入《世界文庫》;以後國內又發現有三桂堂王振華復明本。《警世通言》收殘存《京本通俗小說》除《錯斬崔寧》以外的其他六篇:第四卷《拗相公飲恨半山堂》即《京本通俗小說》的《拗相公》,第七卷《陳可常端陽仙化》即《菩薩蠻》,第八卷《崔待詔生死冤家》即《碾玉觀音》,第十二卷《範鰍兒雙鏡重圓》即《馮玉梅團圓》,第十四卷《一窟鬼癩道人除怪》即《西山一窟鬼》,第十六卷《小夫人金錢贈年少》即《志誠張主管》。

  (30)王士禛(1634—1711)字貽上,號阮亭,別號漁洋山人,山東新城(今山東桓臺)人,清代文學家。順治進士,官至刑部尚書。《香祖筆記》,十二卷,是一部考證古事及品評詩文的筆記。

  (31)《醒世恆言》馮夢尤編纂,四十卷,收話本四十篇。明天啓七年(1627)刊行。日本內閣文庫藏有明葉敬池刊本,一九三六年國內有據此排印的《世界文庫》本。魯迅所見的是通行的衍慶堂翻刻本。此本刪去卷二十三《金海陵縱慾亡身》一篇,將卷二十《張廷秀逃生救父》分爲上下兩篇,編入卷二十及卷二十一,而將原卷二十一《張淑兒巧智脫楊生》補爲第二十三卷,以足四十卷之數,所以魯迅說“四十卷,共三十九事”。

  (32)墨憨齋馮夢龍的書齋名。《平妖》,即《平妖傳》。原爲羅貫中作,只二十回,後馮夢龍增補爲四十回。內容敘述宋代貝州王則、永兒夫婦起義,官軍文彥博用諸葛遂、馬遂、李遂將起義平息,所以原名《三遂平妖傳》,是一部誣衊農民起義的小說。

  (33)《曲品》明代呂天成作,是一部評述戲曲作家和作品的書。

  (34)朱彝尊(1629—1709)字錫鬯,號竹坨,浙江秀水(今嘉興)人,清代文學家。《明詩綜》共一百卷,是他編選的一部明代詩人作品的選集,每人皆有略傳。

  (35)《拍案驚奇》明代凌鎊初編撰的擬話本小說集,有初刻、二刻兩輯,通稱“二拍”,這裏指“初刻”。魯迅當時所見的是三十六卷翻刻本,後來在日本發現了明尚友堂刊的四十卷原本(多出講唐代故事的三篇和講元代的一篇),國內纔有排印的足本。凌鎊初(1580—1644),字玄房,號初成,別號即空觀主人,浙江烏程(今吳興)人,曾任上海縣丞,徐州判。其著作尚有《燕築謳》、《南音三籟》等。

  (36)壺矢代興古代宴會時有一種“投壺”的娛樂,賓主依次投矢壺中,負者飲酒。《左傳》昭公十二年:“晉侯以齊侯晏,中行穆子相。投壺,晉侯先,穆子曰:‘……寡君中此,爲諸侯師。’中之。齊侯舉矢曰:‘……寡人中此,與君代興。’亦中之。”後來就用“壺矢代興”表示相繼興起的意思。

  (37)《今古奇觀》明代抱甕老人選輯,四十卷,收話本四十篇。崇禎初年刊行。內容選自“三言”及“二拍”。序文作者姑蘇鬆禪老人,一作姑蘇笑花主人。

  (38)《今古奇聞》二十二卷,收二十二篇,題“東壁山房主人編次”。原序署“上浣東壁山房主人王寅冶梅”,可知“東壁山房主人”即王寅。光緒十七年(1891)刊行。內容除取自《醒世恆言》四篇和《西湖佳話》一篇外,有十五篇取自《娛目醒心編》,另有兩篇傳奇文,來歷不詳。按魯迅所說“大約是別一種小說的話本”,就是《娛目醒心編》;該書作者草亭老人爲清代崑山杜綱,評者自怡軒主人爲松江許寶善。書共十六卷,三十九回,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刊行。因《今古奇聞》從其中選取最多,故“篇末多有自怡軒主人評語”。

  (39)《西湖佳話》全名《西湖佳話古今遺蹟》,題古吳墨浪子撰,十六卷,收話本十六篇。清康熙十六年(1677)刊行。

  (40)《續今古奇觀》三十卷,收話本三十篇。內容除第二十七卷“賠遺金暗中獲雋,拒美色眼下登科”一篇取自《娛目醒心編》卷九(即本文所舉《今古奇聞》中的一篇)外,其餘全收《今古奇觀》未選的《初刻拍案驚奇》二十九篇。

  (41)丁日昌(1823—1882)字雨生,廣東豐順人,清末洋務派人物。同治七年(1868)他任江蘇巡撫時曾兩次“查禁淫詞小說”二百六十九種,內有《拍案驚奇》、《今古奇觀》、《紅樓夢》、《水滸傳》等。

  (42)《西湖二集》明代周楫撰,共三十四卷,每卷一篇。題“武林濟川子清原甫纂,武林抱膝老人訐謨甫評”。崇禎年間刊行。

  (43)《醉醒石》原題“東魯古狂生編輯”,十五回,每回一篇,崇禎年間刊行。

上一頁

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