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集註里仁第四

凡二十六章。

子曰:“里仁爲美。擇不處仁,焉得知?”處,上聲。焉,於虔反。知,去聲。裏有仁厚之俗爲美。擇裏而不居於是焉,則失其是非之本心,而不得爲知矣。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處約,不可以長處樂。仁者安仁,知者利仁。”樂,音洛。知,去聲。約,窮困也。利,猶貪也,蓋深知篤好而必欲得之也。不仁之人,失其本心,久約必濫,久樂必淫。惟仁者則安其仁而無適不然,知者則利於仁而不易所守,蓋雖深淺之不同,然皆非外物所能奪矣。謝氏曰:“仁者心無內外遠近精粗之間,非有所存而自不亡,非有所理而自不亂,如目視而耳聽,手持而足行也。知者謂之有所見則可,謂之有所得則未可。有所存斯不亡,有所理斯不亂,未能無意也。安仁則一,利仁則二。安仁者非顏閔以上,去聖人爲不遠,不知此味也。諸子雖有卓越之才,謂之見道不惑則可,然未免於利之也。”

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惡人。”好、惡,皆去聲。唯之爲言獨也。蓋無私心,然後好惡當於理,程子所謂“得其公正”是也。遊氏曰:“好善而惡惡,天下之同情,然人每失其正者,心有所繫而不能自克也。惟仁者無私心,所以能好惡也。”

子曰:“苟志於仁矣,無惡也。”惡,如字。苟,誠也。志者,心之所之也。其心誠在於仁,則必無爲惡之事矣。楊氏曰:“苟志於仁,未必無過舉也,然而爲惡則無矣。”

子曰:“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惡,去聲。不以其道得之,謂不當得而得之。然於富貴則不處,於貧賤則不去,君子之審富貴而安貧賤也如此。君子去仁,惡乎成名?惡,平聲。言君子所以爲君子,以其仁也。若貪富貴而厭貧賤,則是自離其仁,而無君子之實矣,何所成其名乎?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造,七到反。沛,音貝。終食者,一飯之頃。造次,急遽苟且之時。顛沛,傾覆流離之際。蓋君子之不去乎仁如此,不但富貴、貧賤、取捨之間而已也。言君子爲仁,自富貴、貧賤、取捨之間,以至於終食、造次、顛沛之頃,無時無處而不用其力也。然取捨之分明,然後存養之功密;存養之功密,則其取捨之分益明矣。

子曰:“我未見好仁者,惡不仁者。好仁者,無以尚之;惡不仁者,其爲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好、惡,皆去聲。夫子自言未見好仁者、惡不仁者。蓋好仁者真知仁之可好,故天下之物無以加之。惡不仁者真知不仁之可惡,故其所以爲仁者,必能絕去不仁之事,而不使少有及於其身。此皆成德之事,故難得而見之也。有能一日用其力於仁矣乎?我未見力不足者。言好仁惡不仁者,雖不可見,然或有人果能一旦奮然用力於仁,則我又未見其力有不足者。蓋爲仁在己,欲之則是,而志之所至,氣必至焉。故仁雖難能,而至之亦易也。蓋有之矣,我未之見也。”蓋,疑辭。有之,謂有用力而力不足者。蓋人之氣質不同,故疑亦容或有此昏弱之甚,欲進而不能者,但我偶未之見耳。蓋不敢終以爲易,而又嘆人之莫肯用力於仁也。此章言仁之成德,雖難其人,然學者苟能實用其力,則亦無不可至之理。但用力而不至者,今亦未見其人焉,此夫子所以反覆而嘆惜之也。

子曰:“人之過也,各於其黨。觀過,斯知仁矣。”黨,類也。程子曰:“人之過也,各於其類。君子常失於厚,小人常失於薄;君子過於愛,小人過於忍。”尹氏曰:“於此觀之,則人之仁不仁可知矣。”吳氏曰:“後漢吳佑謂:‘掾以親故:受污辱之名,所謂觀過知仁’是也。”愚按:此亦但言人雖有過,猶可即此而知其厚薄,非謂必俟其有過,而後賢否可知也。

子曰:“朝聞道,夕死可矣。”道者,事物當然之理。苟得聞之,則生順死安,無復遺恨矣。朝夕,所以甚言其時之近。程子曰“言人不可以不知道,苟得聞道,雖死可也。”又曰:“皆實理也,人知而信者爲難。死生亦大矣!非誠有所得,豈以夕死爲可乎?”

子曰:“士志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心欲求道,而以口體之奉不若人爲恥,其識趣之卑陋甚矣,何足與議於道哉?程子曰:“志於道而心役乎外,何足與議也?”

子曰:“君子之於天下也,無適也,無莫也,義之與比。”適,丁歷反。比,必二反。○適,專主也。春秋傳曰“吾誰適從”是也。莫,不肯也。比,從也。謝氏曰:“適,可也。莫,不可也。無可無不可,苟無道以主之,不幾於猖狂自恣乎?此佛老之學,所以自謂心無所住而能應變,而卒得罪於聖人也。聖人之學不然,於無可無不可之間,有義存焉。然則君子之心,果有所倚乎?”

子曰:“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君子懷刑,小人懷惠。”懷,思念也。懷德,謂存其固有之善。懷土,謂溺其所處之安。懷刑,謂畏法。懷惠,謂貪利。君子小人趣向不同,公私之間而已。尹氏曰“樂善惡不善,所以爲君子;苟安務得,所以爲小人。”

子曰:“放於利而行,多怨。”放,上聲。孔氏曰:“放,依也。多怨,謂多取怨。”○程子曰:“欲利於己,必害於人,故多怨。”

子曰:“能以禮讓爲國乎?何有?不能以禮讓爲國,如禮何?”讓者,禮之實也。何有,言不難也。言有禮之實以爲國,則何難之有,不然,則其禮文雖具,亦且無如之何矣,而況於爲國乎?

子曰:“不患無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爲可知也。”所以立,謂所以立乎其位者。可知①,謂可以見知之實。程子曰:“君子求其在己者而已矣。”

①“知”原作“矣”,據清仿宋大字本改。

子曰:“參乎!吾道一以貫之。”曾子曰:“唯。”參,所金反。唯,上聲。參乎者,呼曾子之名而告之。貫,通也。唯者,應之速而無疑者也。聖人之心,渾然一理,而泛應曲當,用各不同。曾子於其用處,蓋已隨事精察而力行之,但未知其體之一爾。夫子知其真積力久,將有所得,是以呼而告之。曾子果能默契其指,即應之速而無疑也。子出。門人問曰:“何謂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盡己之謂忠,推己之謂恕。而已矣者,竭盡而無餘之辭也。夫子之一理渾然而泛應曲當,譬則天地之至誠無息,而萬物各得其所也。自此之外,固無餘法,而亦無待於推矣。曾子有見於此而難言之,故借學者盡己、推己之目以着明之,欲人之易曉也。蓋至誠無息者,道之體也,萬殊之所以一本也;萬物各得其所者,道之用也,一本之所以萬殊也。以此觀之,一以貫之之實可見矣。或曰:“中心爲忠,如心爲恕。”於義亦通。程子曰:“以己及物,仁也;推己及物,恕也,違道不遠是也。忠恕一以貫之:忠者天道,恕者人道;忠者無妄,恕者所以行乎忠也;忠者體,恕者用,大本達道也。此與違道不遠異者,動以天爾。”又曰:“‘維天之命,於穆不已’,忠也;‘幹道變化,各正性命’,恕也。”又曰:“聖人教人各因其才,吾道一以貫之,惟曾子爲能達此,孔子所以告之也。曾子告門人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亦猶夫子之告曾子也。中庸所謂‘忠恕違道不遠’,斯乃下學上達之義。”

子曰:“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喻,猶曉也。義者,天理之所宜。利者,人情之所欲。程子曰:“君子之於義,猶小人之於利也。唯其深喻,是以篤好。”楊氏曰:“君子有捨生而取義者,以利言之,則人之所欲無甚於生,所惡無甚於死,孰肯捨生而取義哉?其所喻者義而已,不知利之爲利故也,小人反是。”

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省,悉井反。思齊者,冀己亦有是善;內自省者,恐己亦有是惡。胡氏曰:“見人之善惡不同,而無不反諸身者,則不徒羨人而甘自棄,不徒責人而忘自責矣。”

子曰:“事父母幾諫。見志不從,又敬不違,勞而不怨。”此章與內則之言相表裏。幾,微也。微諫,所謂“父母有過,下氣怡色,柔聲以諫”也。見志不從,又敬不違,所謂“諫若不入,起敬起孝,悅則復諫”也。勞而不怨,所謂“與其得罪於鄉、黨、州、閭,寧熟諫。父母怒不悅,而撻之流血,不敢疾怨,起敬起孝”也。

子曰:“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遠遊,則去親遠而爲日久,定省曠而音問疏;不惟己之思親不置,亦恐親之念我不忘也。遊必有方,如己告雲之東,即不敢更適西,欲親必知己之所在而無憂,召己則必至而無失也。範氏曰:“子能以父母之心爲心則孝矣。”

子曰:“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胡氏曰:“已見首篇,此蓋復出而逸其半也。”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知,猶記憶也。常知父母之年,則既喜其壽,又懼其衰,而於愛日之誠,自有不能已者。

子曰:“古者言之不出,恥躬之不逮也。”言古者,以見今之不然。逮,及也。行不及言,可恥之甚。古者所以不出其言,爲此故也。範氏曰:“君子之於言也,不得已而後出之,非言之難,而行之難也。人惟其不行也,是以輕言之。言之如其所行,行之如其所言,則出諸其口必不易矣。”

子曰:“以約失之者鮮矣。”鮮,上聲。謝氏曰:“不侈然以自放之謂約。”尹氏曰:“凡事約則鮮失,非止謂儉約也。”

子曰:“君子欲訥於言而敏於行。”行,去聲。謝氏曰:“放言易,故欲訥;力行難,故欲敏。”胡氏曰:“自吾道一貫至此十章,疑皆曾子門人所記也。”

子曰:“德不孤,必有鄰。”鄰,猶親也。德不孤立,必以類應。故有德者,必有其類從之,如居之有鄰也。

子游曰:“事君數,斯辱矣,朋友數,斯疏矣。”數,色角反。程子曰:“數,煩數也。”胡氏曰:“事君諫不行,則當去;導友善不納,則當止。至於煩瀆,則言者輕,聽者厭矣,是以求榮而反辱,求親而反疏也。”範氏曰:“君臣朋友,皆以義合,故其事同也。”

上一頁
Amazon AD

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