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註疏卷二 爲政第二

[疏]○正義曰:《左傳》曰“學而後入政”,故次前篇也。此篇所論孝敬信勇爲政之德也,聖賢君子爲政之人也,故以“爲政”冠於章首,遂以名篇。

子曰:“爲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星共之。”(包曰:“德者無爲,猶北辰之不移而衆星共之。”)

[疏]“子曰”至“共之”。

○正義曰:此章言爲政之要。“爲政以德”者,言爲政之善,莫若以德。德者,得也。物得以生,謂之德。淳德不散,無爲化清,則政善矣。“譬如北辰,居其所而衆星共之”者,譬,況也。北極謂之北辰。北辰常居其所而不移,故衆星共尊之,以況人君爲政以德,無爲清靜,亦衆人共尊之也。

○注“包曰”至“共之”。

○正義曰:案《爾雅·釋天》雲:“北極謂之北辰。”郭璞曰:“北極,天之中,以正四時。”然則極,中也;辰,時也。以其居天之中,故曰北極;以正四時,故曰北辰。《漢書·天文志》曰:“中宮太極星。其一明者,泰一之常居也。旁三星,三公。環之匡衛十二星,藩臣。皆曰紫宮。北斗七星,所謂‘璇璣玉衡,以齊七政’。鬥爲帝車,運於中央,臨制四海。分陰陽,建四時,均五行,移節度,定諸紀,皆系於鬥。”是衆星共之也。

子曰:“《詩》三百,(孔曰:“篇之大數。”)一言以蔽之,(包曰:“蔽,猶當也。”)曰:‘思無邪。’(包曰:“歸於正。”)

[疏]“子曰”至“無邪”。

○正義曰:此章言爲政之道在於去邪歸正,故舉《詩》要當一句以言之。“《詩》三百”者,言《詩》篇之大數也。“一言以蔽之”者,蔽,猶當也。古者謂一句爲一言。《詩》雖有三百篇之多,可舉一句當盡其理也。“曰:‘思無邪’”者,此《詩》之一言,《魯頌·駉篇》文也。《詩》之爲體,論功頌德,止僻防邪,大抵皆歸於正,故此一句可以當之也。

○注“孔曰:篇之大數”。

○正義曰:案今《毛詩序》凡三百一十一篇,內六篇亡,今其存者有三百五篇。今但言三百篇,故曰篇之大數。

子曰:“道之以政,(孔曰:“政,謂法教。”)齊之以刑,(馬曰:“齊整之以刑罰。”)民免而無恥。(孔曰:“免,苟免。”)道之以德,(包曰:“德,謂道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格,正也。)

[疏]“子曰”至“且格”。

○正義曰:此章言爲政以德之效也。“道之以政”者,政,謂法教;道,謂化誘。言化誘於民,以法制教命也。“齊之以刑”者,齊,謂齊整;刑,謂刑罰。言道之以政而民不服者,則齊整之以刑罰也。“民免而無恥”者,免,苟免也。言君上化民,不以德而以法制刑罰,則民皆巧詐苟免,而心無愧恥也。“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者,德,謂道德;格,正也。言君上化民,必以道德。民或未從化,則制禮以齊整,使民知有禮則安,失禮則恥。如此則民有愧恥而不犯禮,且能自修而歸正也。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有所成也。)四十而不惑,(孔曰:“不疑惑。”)五十而知天命,(孔曰:“知天命之終始。”)六十而耳順,(鄭曰:“耳聞其言,而知其微旨。”)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馬曰:“矩,法也。從心所欲無非法。”)

[疏]“子曰”至“逾矩”。

○正義曰:此章明夫子隱聖同凡,所以勸人也。“吾十有五而志於學”者,言成童之歲,識慮方明,於是乃志於學也。“三十而立”者,有所成立也。“四十而不惑”者,志強學廣,不疑惑也。“五十而知天命”者,命,天之所稟受者也。孔子四十七學《易》,至五十窮理盡性知天命之終始也。“六十而耳順”者,順,不逆也。耳聞其言,則知其微旨而不逆也。“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者,矩,法也。言雖從心所欲而不逾越法度也。孔子輒言此者,欲以勉人志學,而善始令終也。

孟懿子問孝。(孔曰:“魯大夫仲孫何忌。懿,諡也。”)子曰:“無違。”樊遲御,子告之曰:“孟孫問孝於我,我對曰,無違。”(鄭曰:“恐孟孫不曉無違之意,將問於樊遲,故告之。樊遲,弟子樊須。”)樊遲曰:“何謂也?”子曰:“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

[疏]“孟懿”至“以禮”。

○正義曰:此章明孝必以禮。“孟懿子問孝”者,魯大夫仲孫何忌問孝道於孔子也。“子曰:無違”者,此夫子答辭也。言行孝之道,無得違禮也。“樊遲御”者,弟子樊須爲夫子御車也。“子告之曰:孟孫問孝於我,我對曰,無違”者,孟孫,即懿子也。孔子恐孟孫不曉無違之意,而懿子與樊遲友善,必將問於樊遲,故夫子告之。“樊遲曰:何謂也”者,樊遲亦未達無違之旨,故復問曰,何謂也。“子曰: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者,此夫子爲言無違之事也。生,事之以禮,謂冬溫夏清昏定晨省之屬也。死,葬之以禮,謂爲之棺槨衣衾而舉之,卜其宅兆而安措之之屬也。祭之以禮,謂春秋祭祀以時思之、陳其簠簋而哀慼之之屬也。不違此禮,是無違之理也。不即告孟孫者,初時意在簡略,欲使思而得之也。必告樊遲者,恐孟孫以爲從父之令是無違,故既與別,後告於樊遲,將使復告孟孫也。

○注“孔曰”至“諡也”。

○正義曰:《春秋》定六年《經》書“仲孫何忌如晉”,《傳》曰“孟懿子往”,是知孟懿子即仲孫何忌也。《諡法》曰:“溫柔賢善曰懿。”

○注“鄭曰”至“樊須”。正義曰:案《史記·弟子傳》曰:“樊須字子遲,齊人,少孔子三十六歲也。”

孟武伯問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憂。”(馬曰:“武伯,懿子之子仲孫彘。武,諡也。言孝子不妄爲非,唯疾病然後使父母憂。”)

[疏]“孟武伯問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憂”。

○正義曰:此章言孝子不妄爲非也。武伯,懿子之仲孫彘也,問於夫子爲孝之道。夫子答之曰:“子事父母,唯其疾病然後可使父母憂之,疾病之外,不得妄爲非法,貽憂於父母也”。

○注“馬曰”至“父母憂”。

○正義曰:案《春秋》,懿子以哀十四年卒,而武伯嗣。哀公十七年《左傳》曰:“公會齊侯於蒙,孟武伯相。武伯問於高柴曰:‘諸侯盟,誰執牛耳?’季羔曰:‘鄫衍之役,吳公子姑曹。發陽之役,衛石魋。’武伯曰:‘然則彘也。’”是武伯爲懿子之子仲孫彘也。《諡法》:“剛強直理曰武。”

子游問孝。(孔曰:“子游,弟子,姓言名偃。”)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包曰:“犬以守禦,馬以代勞,皆養人者。一曰:‘人之所養,乃至於犬馬,不敬則無以別。’《孟子》曰:‘食而不愛,豕畜之。愛而不敬,獸畜之。’”)

[疏]“子游”至“別乎”。

○正義曰:此章言爲孝必敬。“子游問孝”者,弟子子游問行孝之道於孔子也。“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者,此下孔子爲子游說須敬之事。今之人所謂孝者,是唯謂能以飲食供養者也。言皆無敬心。“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者,此爲不敬之人作譬也。其說有二:一曰,犬以守禦,馬以代勞,皆能有以養人者,但畜獸無知,不能生敬於人,若人唯能供養於父母而不敬,則何以別於犬馬乎?一曰,人之所養,乃至於犬馬,同其飢渴,飲之食之,皆能有以養之也。但人養犬馬,資其爲人用耳,而不敬此犬馬也,人若養其父母而不敬,則何以別於犬馬乎?言無以別。明孝必須敬也。

○注“孔曰:子游,弟子,姓言名偃”。

○正義曰:《史記·弟子傳》曰:“言偃,吳人,字子游,少孔子四十五歲。”

○注“包曰”至“畜之”。

○正義曰:雲“《孟子》曰”者,案《孟子·盡心篇》:“孟子曰:‘食而不愛,豕交之也。愛而不敬,獸畜之也。’”趙岐注云:“人之交接,但食之而不愛,若養豕也。愛而不敬,若人畜禽獸,但愛而不能敬也。”引之以證孝必須敬。彼言“豕交之”,此作“豕畜之”者,所見本異,或傳寫誤。

子夏問孝。子曰:“色難。(包曰:“色難者,謂承順父母顏色乃爲難。”)有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馬曰:“先生,謂父兄。饌,飲食也。”)曾是以爲孝乎?”(馬曰:“孔子喻子夏,服勞、先食,汝謂此爲孝乎?未孝也。承順父母顏色,乃爲孝也。”)

[疏]“子夏問”至“孝乎”。

○正義曰:此章言爲孝必須承順父母顏色也。“子夏問孝”者,弟子子夏問於孔子爲孝之道也。“子曰:色難”者,答之也。言承順父母顏色乃爲難也。“有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曾是以爲孝乎”者,孔子又喻子夏,服勞、先食不爲孝也。先生,謂父兄。饌,飲食也。曾,猶則也。言若家有勞辱之事,或弟或子服其勤勞,有酒有食,進與父兄飲食,汝則謂是以爲孝乎?言此未孝也。必須承順父母顏色,乃爲孝也。

子曰:“吾與回言終日,不違,如愚。(孔曰:“回,弟子,姓顏名回,字子淵,魯人也。不違者,無所怪問。於孔子之言,默而識之,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發,回也不愚。”(孔曰:“察其退還與二三子說釋道義,發明大體,知其不愚。”)

[疏]“子曰”至“不愚”。

○正義曰:此章美顏淵之德。“子曰:吾與回言終日,不違,如愚”者,回,弟子顏淵也;違,猶怪問也;愚,無智之稱。孔子言:我與回言,終竟一日,亦無所怪問。於我之言,默而識之,如無知之愚人也。“退而省其私,亦足以發,回也不愚”者,言回既退還,而省察其在私室與二三子說釋道義,亦足以發明大體,乃知其回也不愚。

○注“孔曰”至“如愚”。

○正義曰:《史記·弟子傳》雲:“顏回者,魯人也,字子淵。少孔子三十歲。年二十九,發盡白,蚤死。”

子曰:“視其所以,(以,用也。言視其所行用。)觀其所由,(由,經也。言觀其所經從。)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孔曰:“廋,匿也。言觀人終始,安所匿其情。”)

[疏]“子曰”至“廋哉”。

○正義曰:此章言知人之法也。“視其所以”者,以,用也。言視其所以行用。“觀其所由”者,由,經也。言觀其所經從。“察其所安”者,言察其所安處也。“人焉廋哉?人焉廋哉”者,廋,匿也;焉,安也。言知人之法,但觀察其終始,則人安所隱匿其情哉?再言之者,深明情不可隱也。

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爲師矣。”(溫,尋也。尋釋故者,又知新者,可以爲人師矣。)

[疏]“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爲師矣。”

○正義曰:此章言爲師之法。溫,尋也。言舊所學得者,溫尋使不忘,是溫故也。素所未知,學使知之,是知新也。既溫尋故者,又知新者,則可以爲人師矣。

○注“溫,尋也”。

○正義曰:案《中庸》雲:“溫故而知新。”鄭注云:“溫讀如燖溫之溫,謂故學之熟矣,後時習之謂之溫。”案《左傳》哀十二年:“公會吳於橐皋。太宰嚭請尋盟。子貢對曰:‘盟可尋也。亦可寒也。’賈逵注云:“尋,溫也。”又《有司徹》雲:“乃熱屍俎。”是尋爲溫也。言人舊學已精熟,在後更習之,猶若溫故食也。

子曰:“君子不器。”(包曰:“器者各周其用,至於君子,無所不施。”)

[疏]“子曰:君子不器”。

○正義曰:此章明君子之德也。器者,物象之名。形器既成,各周其用。若舟楫以濟川,車輿以行陸,反之則不能。君子之德,則不如器物,各守一用,言見幾而作,無所不施也。

子貢問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後從之。”(孔曰:“疾小人多言,而行之不周。”)

[疏]“子貢問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後從之”。

○正義曰:此章疾小人多言,而行之不周也。子貢問於夫子曰:“君子之德行何如?”夫子答之曰:“君子先行其言,而後以行從之,言行相副,是君子也。”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孔曰:“忠信爲周,阿黨爲比。”)小人比而不周。”

[疏]“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正義曰:此章明君子、小人德行不同之事。忠信爲周,阿黨爲比。言君子常行忠信,而不私相阿黨,小人則反是。

○注曰:“忠信爲周。”

○正義曰:《魯語》文也。

子曰:“學而不思則罔,(包曰:“學不尋思其義,則罔然無所得。”)思而不學則殆。(不學而思,終卒不得,徒使人精神疲殆。)

[疏]“子曰”至“則殆”。

○正義曰:此章言教學法也。“學而不思則罔”者,言爲學之法。既從師學,則自思其餘蘊。若雖從師學,而不尋思其義,則罔然無所得也。“思而不學則殆”者,言但自尋思,而不往從師學,終卒不得其義,則徒使人精神疲勞倦殆。

子曰:“攻乎異端,斯害也已矣。”(攻,治也。善道有統,故殊塗而同歸。異端不同歸也。)

[疏]“子曰:攻乎異端,斯害也已矣”。

○正義曰:此章禁人雜學。攻,治也。異端,謂諸子百家之書也。言人若不學正經善道,而治乎異端之書,斯則爲害之深也。以其善道有統,故殊塗而同歸。異端則不同歸也。

○注“攻治”至“同歸”。

○正義曰:雲:“善道有統,故殊塗而同歸”者,正經是善道也,皆以忠孝仁義爲本,是有統也。四術爲教,是殊塗也,皆以去邪歸正,是同歸也。異端之書,則或糠堯、舜,戕毀仁義,是不同歸也。殊塗同歸,是《易·下繫辭》文也。

子曰:“由,誨女知之乎!(孔曰:“弟子,姓仲,名由,字子路。”)知之爲知之,不知爲不知,是知也。”

[疏]“子曰”至“知也”。

○正義曰:此章明知也。“由,誨汝知之乎”者,孔子以子路性剛,好以不知爲知,故此抑之。呼其名曰:“由,我今教誨汝爲知之乎1此皆語辭。“知之爲知之,不知爲不知,是知也”者,此誨辭也。言汝實知之事則爲知之,實不知之事則爲不知,此是真知也。若其知之,反隱曰不知:及不知,妄言我知,皆非知也。

○注“孔曰”至“子路”。

○正義曰:《史記·弟子傳》雲:“仲由字子路,卞人也。少孔子九歲。子路性鄙,好勇力,志抗直,冠雄雞,佩豭豚,陵暴孔子。孔子設禮稍誘子路,子路後儒服委質,因門人請爲弟子。”

子張學幹祿。(鄭曰:“弟子,姓顓孫,名師,字子張。幹,求也。祿,祿位也。”)子曰:“多聞闕疑,慎言其餘,則寡尤。(包曰:“尤,過也。疑則闕之,其餘不疑,猶慎言之,則少過。”)多見闕殆,慎行其餘,則寡悔。(包曰:“殆,危也。所見危者,闕而不行,則少悔。”)言寡尤,行寡悔,祿在其中矣。”(鄭曰:“言行如此,雖不得祿,亦同得祿之道。”)

[疏]“子張”至“中矣”。

○正義曰:此章言求祿之法。“子張學幹祿”者,幹,求也。弟子子張師事孔子,學求祿位之法。“子曰:多聞闕疑,慎言其餘,則寡尢”者,此夫子教子張求祿之法也。尢,過也;寡,少也。言雖博學多聞,疑則闕之,尢須慎言其餘不疑者,則少過也。“多見闕殆,慎行其餘,則寡悔”者,殆,危也。言雖廣覽多見,所見危者,闕而不行,尢須慎行其餘不危者,則少悔恨也。“言寡尢,行寡悔,祿在其中矣”者,言若少過,行又少悔,必得祿位。設若言行如此,雖偶不得祿,亦同得祿之道。

○注“鄭曰”至“位也”。

○正義曰:《史記·弟子傳》雲:“顓孫師,陳人,字子張。少孔子四十八歲。”

哀公問曰:“何爲則民服?”(包曰:“哀公,魯君諡。”)孔子對曰:“舉直錯諸枉,則民服。(包曰:“錯,置也。舉正直之人用之,廢置邪枉之人,則民服其上。”)舉枉錯諸直,則民不服。”

[疏]“哀公”至“不服”。

○正義曰:此章言治國使民服之法。“哀公問曰:何爲則民服”者,哀公,魯君也。問於孔子曰:“何所云爲則萬民服從也?”時哀公失德,民不服從,哀公患之,故有此問。“孔子對曰:舉直錯諸枉,則民服”者,此孔子對以民服之法也。錯,置也。舉正直之人用之,廢置諸邪枉之人,則民服其上也。“舉枉錯諸直,則民不服”者,舉邪枉之人用之,廢置諸正直之人,則民不服上也。於時羣邪秉政,民心厭棄,故以此對之也。

○注“包曰:哀公,魯君諡”。

○正義曰:《魯世家》雲:哀公名蔣,定公之子,周敬王二十六年即位。《諡法》雲:“恭仁短折曰哀。”

季康子問:“使民敬、忠以勸,如之何?”(孔曰:“魯卿季孫肥。康,諡。”)子曰:“臨之以莊則敬,(包曰:“莊,嚴也。君臨民以嚴,則民敬其上。”)孝慈則忠,(包曰:“君能上孝於親,下慈於民,則民忠矣。”)舉善而教不能則勸。(包曰:“舉用善人而教不能者,則民勸勉。”)

[疏]“季康”至“則勸”。

○正義曰:此章明使民敬、忠、勸善之法。“季康子問:使民敬、忠以勸,如之何”者,季康子,魯執政之上卿也。時以僭濫,故民不敬、忠、勸勉,故問於孔子曰:“欲使民人敬上盡忠,勸勉爲善,其法如之何?”“子曰:臨之以莊則敬”者,此答之也。自上蒞下曰臨。莊,嚴也。言君臨民以嚴,則民敬其上。“孝慈則忠”者,言君能上孝於親,下慈於民,則民作忠。“舉善而教不能則勸”者,言君能舉用善人,置之祿位,教誨不能之人,使之材能,如此則民相勸勉爲善也。於時魯君蠶食深宮,季氏專執國政,則如君矣,故此答皆以人君之事言之也。

○注“魯卿季孫肥。康,諡”。

○正義曰:知者,據《左傳》及《世家》文也。《諡法》雲:“安樂撫民曰康。”

或謂孔子曰:“子奚不爲政?”(包曰:“或人以爲,居位乃是爲政。”)子曰:“《》雲:‘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於有政。’是亦爲政,奚其爲爲政?”(包曰:“孝乎惟孝,美大孝之辭。友于兄弟,善於兄弟。施,行也。所行有政道,與爲政同。”)

[疏]“或謂”至“爲政”。

○正義曰:此章言孝、友與爲政同。“或謂孔子曰:子奚不爲政”者,奚,何也。或,有一人,亡其姓名,謂孔子曰:“子既多才多藝,何不居官爲政?”或人以爲,居位乃是爲政也。“子曰:《》雲:孝乎唯孝,友于兄弟,施於有政”者,此《周書·君陳》篇文,引之以答或人爲政之事。彼雲:“王若曰:‘君陳,惟爾令德,孝恭惟孝,友于兄弟,克施有政。”孔安國雲:“言其有令德,善事父母,行已以恭。言善事父母者,必友于兄弟,能施有政。”令其言與此小異。此雲“孝乎唯孝”者,美大孝之辭也。友于兄弟者,言善於兄弟也。施,行也。行於此二者,即有爲政之道也。“是亦爲政,奚其爲爲政”者,此孔子語也。是,此也。言此孝、友亦爲政之道,此外何事其爲爲政乎?言所行有政道,即與爲政同,不必居位乃是爲政。

子曰:“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孔曰:“言人而無信,其餘終無可。”)大車無輗,小車無軏,其何以行之哉1(包曰:“大車,牛車。輗者,轅端橫木,以縛軛。小車,駟馬車。軏者,轅端上曲鉤衡。”)

[疏]“子曰”至“之哉”。

○正義曰:此章明信不可無也。“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者,言人而無信,其餘雖有他才,終無可也。“大車無輗,小車無軏,其何以行之哉”者,此爲無信之人作譬也。大車,牛車。輗,轅端橫木,以縛軛駕牛領者也。小車,駟馬車。軏者,轅端上曲鉤衡,以駕兩服馬領者也。大車無輗則不能駕牛,小車無軏則不能駕馬,其車何以得行之哉。言必不能行也,以喻人而無信,亦不可行也。

○注“包曰”至“鉤衡”。

○正義曰:雲:“大車,牛車”者,《冬官·考工記》:“車人爲車,大車崇九尺。”鄭注云:“大車,平地載任之車,轂長半柯者也。”其駕牛,故《酒誥》曰:“肇牽車牛,遠服賈用。”故曰:“大車,牛車也。”《說文》雲:“輗,大車轅端持衡者,軛轅前也。”是輗者,轅端橫木以縛軛者也。雲“小車,駟馬車”者,《考工記》兵車、田車、乘車也,皆駕駟馬,故曰駟馬車也。《說文》雲:“軏者,車轅端持衡者。”《考工記》雲:“國馬之輈,深四尺有七寸。”注云:“馬高八尺。兵車、乘車軹崇三尺有三寸,加軫與轐七寸,又並此輈深,則衡高八尺七寸也。除馬之高,則餘七寸,爲衡頸之間。”是輈在衡上也。轅從軫以前稍曲而上至衡,則居衡之上而鄉下鉤之,衡則橫居輈下,是轅端上曲鉤衡者名軏也。

子張問:“十世可知也?”(孔曰:“文質禮變。”)子曰:“殷因於夏禮,所損益,可知也。周因於殷禮,所損益,可知也。(馬曰:“所因,謂三綱五常。所損益,謂文質三統。”)其或繼周者,雖百世,可知也。”(物類相召,世數相生,其變有常,故可預知。)

[疏]“子張”至“知也”。

○正義曰:此章明創制革命,因沿損益之禮。“子張問:十世可知也”者,弟子子張問於孔子:“夫國家文質禮變,設若相承至於十世,世數既遠,可得知其禮乎?”“子曰:殷因於夏禮,所損益,可知也。周因於殷禮,所損益,可知也”者,此夫子答以可知之事。言殷承夏後,因用夏禮,謂三綱五常不可變革,故因之也。所損益者,謂文質三統。夏尚文,殷則損文而益質;夏以十三月爲正,爲人統,色尚黑,殷則損益之,以十二月爲正,爲地統,色尚白也。其事易曉,故曰可知也。“周因於殷禮,所損益可知也”者,言周代殷立,而因用殷禮。及所損益,事事亦可知也。“其或繼周者,雖百世,可知也”者,言非但順知既往,兼亦預知將來。時周尚存,不敢斥言,故曰“其或”。言設或有繼周而王者,雖多至百世,以其物類相召,世數相生,其變有常,故皆可預知也。

○注“馬曰”至“三統”。

○正義曰:雲:“三綱五常”者,《白虎通》雲:“三綱者何謂?謂君臣、父子、夫婦也。君爲臣綱,父爲子綱,夫爲妻綱。大者爲綱,小者爲紀,所以張理上下,整齊人道也。人皆懷五常之性,有親愛之心,是以綱紀爲化,若羅網有紀綱之而百目張也。所以稱三綱何?一陰一陽之謂道,陽得陰而成,陰得陽而序,剛柔相配,故人爲三綱,法天地人。君臣法天,取象日月屈信歸功也。父子法地,取法五行轉相生也。夫婦,取象人合陰陽有施。君,羣也,羣下之所歸心。臣,牽也。事君也,象屈服之形也。父者,矩也,以度教子。子者,孳也,孳孳無已也。夫者,扶也。以道扶接。婦者,服也,以禮屈服也。”雲“五常”者,仁、義、禮、智、信也。《白虎通》雲:“五常者,何謂?仁、義、禮、智、信也。仁者不忍,好生愛人。義者宜也,斷決得中也。禮者履也,履道成文。智者知也,或於事,見微知著。信者誠也,專一不移。故人生而應八卦之體,得五氣以爲常,仁、義、禮、智、信是也。”雲“損益謂文質三統”者,《白虎通》雲:“王者必一質一文者何?所以承天地,順陰陽。陽道極則陰道受,陰道極則陽道受,明一陽二陰不能繼也。質法天,文法地而已,故天爲質。地受而化之,養而成之,故爲文。《尚書大傳》曰:‘王者一質一文,據天地之道。’《禮三正記》曰:‘質法天,文法地。帝王始起,先質後文者,順天地之道,本末之義,先後之序也。’事莫不先其質性,乃後有其文章也。夏尚黑,殷尚白,周尚赤,此之謂三統,故《書傳略說》雲:‘天有三統,物有三變,故正色有三。天有三生三死,故士有三王,王特一生死。’又《春秋緯·元命包》及《樂緯·稽耀嘉》雲:“夏以十三月爲正,息卦受泰。”注云:“物之始,其色尚黑,以寅爲朔。”“殷以十二月爲正,息卦受臨。”注云:“物之牙,其色尚白,以雞鳴爲朔。”“周以十一月爲正,息卦受復,其色尚赤,以夜半爲朔。”又《三正記》雲:“正朔三而改,文質再而復。”以此推之,自夏以上,皆正朔三而改也。鄭注《尚書》“三帛”,“高陽氏之後用赤繒,高辛氏之後用黑繒,其餘諸侯用白繒”。如鄭此意,卻而推之,舜以十一月爲正,尚赤;堯以十二月爲正,尚白,故曰其餘諸侯用白繒。高辛氏以十三月爲正,尚黑,故云高辛氏之後用黑繒。高陽氏以十一月爲正,尚赤,故云高陽氏之後用赤繒。有少皞以十二月爲正,尚白;黃帝以十三月爲正,尚黑;神農以十一月爲正,尚赤;女媧以十二月爲正,尚白;伏羲以上未有聞焉。《易·說卦》雲“帝出乎震”,則伏羲也,建寅之月,又木之始。其三正當從伏羲以下文質再而復者,文質法天地,文法地,質法天。周文法地而爲天正,殷質法而爲地正者,正朔、文質不相須,正朔以三而改,文質以二而復,各自爲義,不相須也。建子之月爲正者,謂之天統,以天之陽氣始生,爲百物得陽氣微,稍動變,故爲天統。建醜之月爲統者,以其物已吐牙,不爲天氣始動,物又未出,不得爲人所施功,唯在地中含養萌牙,故爲地統。建寅之月爲統者,以其物出於地,人功當須修理,故謂之人統。統者,本也,謂天地人之本。然王者必以此三月爲正者,以其此月物生細微,又是歲之始生,王者繼天理物,含養微細,又取其歲初爲正朔之始。既天地人之三者所繼不同,故各改正朔,不相襲也。所尚既異,符命亦隨所尚而來,故《禮緯·稽命徵》雲:“其天命以黑,故夏有玄圭;天命以赤,故周有赤雀銜書,天命以白,故殷有白狼銜鉤。”是天之所命,亦各隨人所尚。符命雖逐所尚,不必皆然,故天命禹觀河,見白麪長人。《洛子命》雲:“湯觀於洛,沈璧而黑龜與之書,黃魚雙躍。”《泰誓》言:“武王伐紂,而白魚入於王舟。”是符命不皆逐正色也。鄭康成之義,自古以來皆改正朔。若孔安國,則改正朔殷、週二代,故注《尚書》:“湯承堯、舜禪代之後,革命創制,改正易服。”是從湯始改正朔也。

○注“物類”至“預知”。

○正義曰:“物類相召”者,謂三綱五常各以類相召,因而不變也。雲“世數相生”者,謂文質、三統及五行相次,周而復始,而其世運有數,相生變革也。

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諂也。(鄭曰:“人神曰鬼。非其祖考而祭之者,是諂求福。”)見義不爲,無勇也。”(孔曰:“義所宜爲而不能爲,是無勇。”)

[疏]“子曰”至“勇也”。

○正義曰:此章言祭必己親,勇必爲義也。“非其鬼而祭之,諂也”者,人神曰鬼。言若非已祖考而輒祭他鬼者,是諂媚求福也。“見其義不爲,無勇也”者,義,宜也。言義所宜爲而不能爲者,是無勇之人也。

○注“鄭曰”至“求福”。

○正義曰:雲:“人神曰鬼”者,《周禮》:“大宗伯之職,掌建邦之天神人鬼地示之禮。”是人神曰鬼也。《左傳》曰:“神不歆非類,民不祀非族。”故非其祖考而祭之者,是諂求福也。

○注“孔曰”至“無勇”。

○正義曰:若齊之田氏弒君,夫子請討之,是義所宜爲也,而魯君不能爲討,是無勇也。

上一頁
Amazon AD

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