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的我見

  甚麼是創作?人云亦云的街談巷議,過去的歷史記述,摹仿昔人的陳套,抄襲名著的雜湊,而名之曰“創作”,這固是今日——過渡時代欺人的創作,在中國乃多如“恆河沙數”,不過稍具文學知識的人,對此不免“齒冷”了。

  足稱創作的作品,唯一不可缺的就是個性,——藝術的結晶,便是主觀——個性的情感,這種情感絕不是萬人一律的。縱使“英雄所見略同”,也不過是“略同”,絕不是竟同。因個性的不同,所以甲乙二人同時觀察一件事物,其所得的結果,必各據一面,對於其所得的某點,發生一種強烈聯想和熱情,遂形成一種文藝。這種文藝使人看了,能發生同情和刺激,就便是真正的創作。

  宇宙間的森羅萬象,幽玄神妙,——常人耳目所不易聞見和觀察不到的地方,創作家都能逐點的把他輕描淺抹的表現出來,無形之中,使人類受到極大的感化,所以創作家的作品,是人類精神的糧——創作家的價值於此可見。

  創作家的可貴既如上述,但因其有絕大的影響力,所以他所負的責任也非常大,故我對於創作的意見,不能不略說一二……

  創作家的作品,完全是藝術的表現,但是藝術有兩種:就是人生的藝術(Arts for lifes sake),和藝術的藝術(Arts for arts sake),這兩者的爭論紛紛,莫衷一是;我個人的意見,對於兩者亦正無偏向。創作者當時的感情的衝動,異常神祕,此時即就其本色描寫出來,因感情的節調,而成一種和諧的美。這種作品,雖說是爲藝術的藝術,但其價值是萬不容否認的了。

  今更進而論內容的趨向。人類社會,各種現象,固是千差萬別,但總而言之,其所演成者,不外悲劇、喜劇二種而已。喜劇的描寫,易使人笑樂,但印象不深,瞬息即杳,因喜樂的事,其性不普遍,故感人不切,難引起人的同情。至於悲劇的描寫,則多沉痛哀慼,而舉世的人,上而貴族,下而平民,慘悽苦痛的事情則無人無之,所以這種作品平易感人,而能引起人們的反省。況今日的世界,天災人禍,相繼而來,社會上但見愁雲慘霧,瀰漫空際,民不聊生,人多餓死;但一部分又酣歌醉酒,昏沉終日,貧富不均,階級森嚴,人們但感苦悶,終至日趨頹唐,不知求所以苦悶的原因,從黑暗中尋覓光明,遂至苦上加苦,生趣毫無,自殺的青年一天增加一天,其悲慘真不忍細說!所以創作家對於這種社會的悲劇,應用熱烈的同情,沉痛的語言描寫出來,使身受痛苦的人,一方面得到同情絕大的慰藉,一方面引起其自覺心,努力奮鬥,從黑暗中得到光明——增加生趣,方不負創作家的責任。

  不過人們當苦痛到極點的時候,悲劇描寫的同情固可以慰藉他,但作品之中不可過趨向絕望的一途。因爲青年人往往感“生的苦悶”,極易受示唆,若描寫過於使人喪膽短氣,必弄成唆使人們自殺的結果,所以必於悲苦之中寓生路——這是我對於創作內容傾向的意見。
上一頁
作者:廬隱
类型:散文随笔
总字数:1077
阅读量:79
可阅书店
Amazon AD

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