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漢明妃

  號稱“京劇四大名旦”之一的尚小云,和蘇州有緣,去秋曾來蘇演出,很受羣衆歡迎;今年暮春,前度劉郎今又來,在開明戲院上演了他的五出傑作。第一夜恰逢五一國際勞動節,演的是《漢明妃》,就是我國曆史上所謂四大美人之一的王昭君。全劇分爲七幕:《選美人》《昭君畫像》《漢宮秋》《琵琶怨》《獻圖發兵》《昭君出塞》《抗敵全貞》,比舊時常演的那出《昭君和番》完美多了。小云雖已年近花甲,而化妝后豐容盛鬋,還像少艾模樣,可惜是胖了一些。他的表情很爲細膩,可說一絲不苟;嗓子也很響亮,唱幾聲真的是響遏行雲,可以繞樑三日。他表演王昭君的哀怨,分外深刻,真所謂入木三分。

  昭君名嬙,漢元帝宮女,有絕色;元帝后宮既多,就使畫工畫了她們的像,給他挑選,把最美的召進去,宮人們都賄賂了畫工,把自己畫得美一些,以求寵幸;獨有王嬙不肯行賄,因此不能當選。那時呼韓邪單于自己說願與漢族聯姻,元帝爲了要睦鄰,就把嬙賜給了他。嬙遠嫁異族,心中當然不願,所以出塞時,馬上琵琶,悲歌一曲,宣泄了無窮的哀怨。正如元曲中所說:“渭城衰柳助淒涼,灞橋流水添悲愴。偏你便怎不斷腸,一天愁都撮在琵琶上。”

  昭君在塞外,每彈琵琶,都覺得不稱意,因命重製一具,名之爲“渾不似”,仍在懷念漢宮的琵琶,有今不如昔之慨。清代詞人董舜民有《昭君怨》一闋詠之雲:“莫謂漢宮人巧。便有琵琶難肖。毳帳草蕭蕭。夢魂遙。薄命玉容如此。值得一聲情死。邊月下祈連。影堪憐。”由琵琶而說到她的薄命,真是感慨系之。

  後人對於漢元帝將王昭君遣嫁異族,都感不滿,常有譏諷的話;如清代詩人王昶《戲題明妃出塞圖》雲:“漢庭至計在和親,憑仗良家靜塞塵。將相俱應巾幗裹,麒麟閣上畫何人。”“雲重天低塞雁呼,不辭風雪赴幽都。免教衛霍稱飛將,待得功成萬骨枯。”詩人惜玉憐香,當然要同情昭君的遭遇了。

  二十年前,美國編劇家甘南,曾將王昭君的故事編成悲劇,命名《漢宮之花》,在紐約的大劇場中上演,由名伶李邱飾漢元帝,名女伶愛蝶絲梅蒂生飾王昭君,居然轟動一時。我曾在雜誌上見過他們的照片,看了那美國漢元帝和美國王昭君服裝離奇,不由得笑了起來。
上一頁
作者:周瘦鵑
类型:散文随笔
总字数:862
阅读量:69
可阅日刊
Amazon AD

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