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迦葉問大寶積正法卷四

佛告迦葉。譬如有人善解習馬。其馬性惡難以制伏。此人調習自然良善。迦葉。如是應比丘能守禁律。心識囂馳難以制伏。被此比丘調伏制御。離瞋恚等如如不動。我今於此說頌曰:

譬如惡性馬,遇彼調習人。種種被制伏,不久而調善。相應行比丘,善持於禁律。調伏於識心,令彼淨安祝

佛告迦葉。譬如有人於其咽喉而患癭玻致壞命根得其苦惱。迦葉。如是若復有人深我想於自身命後得大苦。我今於此而說頌曰:譬如癭病人,苦惱於身命。

於其晝夜中,無暫得安樂。著我之衆生,其義亦如是,見倒壞其身,於後生諸苦。

佛告迦葉。譬如有人身被纏縛。巧設方便而得解免。迦葉。如是若彼有情作善相應。止心猿令得離縛。我今於此而說頌曰:譬如纏縛人,能設巧方便。

解彼身邊縛,令身得自在。相應善有情,禁止於心識。令彼離纏縛,其義亦如是,

佛告迦葉。譬如虛空本自廓然。彼有二物可以蓋覆。何等二物。是彼雲霧。迦葉。如出家之人。本自寂靜而求世間咒術之法。又於衣鉢財利畜積受用。此爲覆障。我今於此而頌曰:

譬如於雲霧,覆障於虛空。比丘亦復然,行彼世間法。習學於咒術,積聚於衣鉢。此二障行人,菩薩須遠離。

佛告迦葉。此出家人有二種纏縛。云何二種。迦葉。一爲利養纏縛。二爲名稱纏縛。出家人宜各遠離。我今於此而說頌曰:若彼出家人,貪著於利養。

及愛好名聞,此二重纏縛。

亦障聖解脫,出家須遠離佛告迦葉。有二種法滅出家德。云何二法。一。親近在家。二憎嫌聖者,我今於此而說頌曰:親近在家人,憎嫌於聖者,

此二非道法,滅彼出家德。出家菩薩人,彼宜速速離。

佛告迦葉。有二種法爲出家垢染。云何二法。一心多煩惱。二棄捨善友攝受惡友。我於此而說頌曰:若彼出家人,心多於煩惱。棄背善良朋,親近於惡友。

佛說於此人,爲彼出家垢。一切菩薩衆,各各宜遠離。

佛告迦葉。有二種法於出家人如臨崖險。云何二種。一輕慢妙法。二信樂破戒。我今此而說頌曰:若彼出家人,輕慢於妙法。信重破戒者,如登於崖險。

墜墮在須臾,此二非律儀。一切諸佛子,彼二須遠離。

佛告迦葉。有二種法爲出家過惡。云何二種一見他過失。二蓋覆自過。我今於此而說曰:若有出家者,恆見他人過。覆藏於自罪,此二大過失損惱毒如火智者須遠離。

佛告迦葉。有二種法增出家熱惱。云何二種。一受持袈裟心懷不淨。二恃己戒德訶責行。我今於此而說頌曰:雖復披袈裟,心行不淨行。設身有戒德,而用於惡言:

催伏非行者,此二須遠離。

佛告迦葉。有二種法醫出家人玻云何二法。一行大乘者見心決定。二爲諸衆生不斷法。我今於此而說頌曰:若有出家者,行彼大乘行。見心恆決定,不斷於佛法。

此二出家人,佛說名無玻

佛告迦葉。有二種法爲出家人長玻云何二種。一得阿波諦重罪。二不能發露懺悔。今於此而說頌曰:出家比丘衆,犯彼阿波諦。不能懺滅罪,愚迷不重戒。

剎那剎那實,此惡長爲玻

佛告迦葉。此有沙門爲沙門名。迦葉白言:云何沙門爲沙門名。迦葉。此有四種沙門云何四種。一行色相沙門。二密行虛誑沙門。三求名聞稱讚沙門。四實行沙門。迦葉此是種沙門。迦葉白言:云何名行色相沙門。迦葉。此一沙門。雖復剃除鬚髮著佛袈裟受持鉢色相具足。而身不清淨。口不清淨。意不清淨。不自調伏粗惡不善。廣貪財利命不清淨。破戒罪法。迦葉。此名行色相沙門。

迦葉白言云何名密行虛誑沙門。迦葉。此一沙門。雖知行業亦具威儀。吃粗惡飲食。歡詐喜。於行住坐臥。恆構虛誑。又不親近在家出家四聖種族。詐默無言誑賺有情。心無淨亦無調伏。亦不息念虛妄推度。住著我人之相。若遇空法而生怖畏如登崖險。若見比丘談空者如遇冤家。迦葉。此說名爲密行虛誑沙門。

迦葉白言:云何名爲求名聞稱讚沙門。迦葉。此一沙門。爲求名聞稱讚詐行持戒。惑他人恃衒多聞要他稱讚。或居山野。或處林間。詐現少欲無貪。假行清淨之行。於其心內其離欲。無其寂靜無其息慮。無證菩提亦不爲沙門。亦不爲婆羅門。亦不爲涅槃。而求稱名聞。迦葉。此名求名聞稱讚沙門。

迦葉白言:云何名實行沙門。迦葉此一沙門。不爲身命而行外事。亦不言論名聞利養唯行空無相無願。若聞一切法已,正意思惟涅槃實際。恆修梵行不求世報。亦不論量三界樂之事。唯見性空不得事法。亦不議論我人衆生壽者及補特伽羅。見正法位離諸虛妄。於脫道斷諸煩惱。達一切法自性清淨。內外不著。無集無散。於彼法身如來明瞭通達。無其齲亦不言論色身離欲。亦不見色相。亦不見三業造作。亦不執凡聖之衆法無所有。斷諸別自性凝然。不得輪迴不得涅槃。無縛無解無來無去。知一切法寂靜湛然。迦葉。此說名實行沙門。作相應行非求名聞故。我今於此而說頌曰:

所有身口意,三業不清淨。貪愛不調伏,粗惡行不密。圓頂服三衣,執持於應器。佛說此沙門,恆行於色相。

雖然依彼行,虛誑而不實。詐現四威儀,示同於聖者,遠離和合處,恆餐粗惡食。無彼清淨行,密行於虛誑。

或彼爲求名,要他行稱讚。詐修於戒定,示衒行頭陀。內意不調伏,誑賺於信施。不行離欲善,亦不息攀緣。

見說法相空,怖同登山險。或居山野間,而無真實意。佛說此沙門,爲求名聞故。若彼實行者,不爲於身命。

妄求名利養,亦無求快樂。唯修正解脫,救拔諸惡趣。雖知深法空,不得於寂靜。亦無非寂靜,不住於涅槃。

不得於生死,不著於聖人。不捨於凡夫,本自無所來。今亦無所去,一切法寂然。佛說於此人,是名實行者,

佛告迦葉。譬如貧人家無財利。自發其言告衆人曰:我家之內有大庫藏財物盈滿。迦於意云何。此貧人言是事實不。迦葉白言:不也世尊,佛言:迦葉亦復如是,彼沙門婆羅自無戒德而復發言:我身具大德業。此言不實是事難信。我今於此而說頌曰:

譬如貧窮人,言自有庫藏。盈滿七珍財,彼語不相應。沙門婆羅門,虛妄亦如是,三業無清淨,自言具戒德。

佛告迦葉。譬如有人入大水內而不專心。恣意戲水不覺溺死。迦葉。亦復如是,此沙婆羅門多知樂法。入大法海不能制心。好行貪瞋癡。被煩惱貪引生惡趣。我今於此而說頌

譬如戲水人,入於大水內。不自用其心,被水溺其命。沙門婆羅門,貪入大法海。恣行貪瞋癡,沈墜於惡趣。

佛告迦葉。譬如醫人修合湯藥將往四方欲療衆玻忽自得疾而不能救。迦葉。如是若比丘修彼多聞。欲化有情忽爾之間。自起煩惱而不能伏。我今於此而說頌曰:

譬如良醫人,修合諸湯藥。持往於四方,治彼衆生玻自忽有疾苦,不能自醫療。比丘亦如是,修學於多聞。

欲行於化導,自忽煩惱生。不能善制止,虛施於辛苦。

佛告迦葉。譬如有人身有重玻服彼上好名藥不免命終。迦葉。如是若彼有情具煩惱而欲多聞修行亦不免墜墮。我今於此而說頌曰:譬如重病人,久患而不差。

設服於良藥,終不免無常。衆生亦如是,恆染煩惱玻設樂修多聞,不免於墜墮。

佛告迦葉。譬如摩尼寶珠墮落不淨之中。其珠體觸不堪使用。迦葉。如是若彼比丘雖多聞。墮落不淨利養之中。諸天人民不生敬愛。我今於此而說頌曰:

譬如摩尼寶,墮落不淨中。染污得其觸,使用而不堪。比丘亦如是,雖復具多聞。墜墮於不淨,名聞利養中。

諸天及人民,而不生愛敬。

佛告迦葉。譬如有人忽爾命終。以其金冠花鬘莊嚴頭面。迦葉。如是若彼比丘破盡戒而以袈裟莊嚴其身有何所益。我今於此而說頌曰:譬如命終人,以其好花鬘。

及用金寶冠,嚴飾屍首上。彼人無所用,比丘亦如是,而以破戒身,被掛於袈裟。嚴飾作威儀,終無於利益。

佛告迦葉。譬如有人洗浴清淨以其香油塗潤身上及頭髻指甲。身著白衣戴瞻卜花鬘爲族子。迦葉。如是若彼比丘多聞智慧。身被法服儀相具足爲佛弟子。我今於此而說頌曰:

譬如世間人,洗浴身清淨。塗潤好香油,頭以華鬘飾。身著於白衣,而稱上族子。比丘亦如是,多聞具總持。

戒德恆清淨,被掛於法服。儀相而具足,此名真佛子。

佛告迦葉。有四種破戒比丘喻持戒影像。迦葉白言:云何四種破戒。迦葉。有一比丘足受持別解脫戒。善知禁律於微細罪深生怕怖。恆依學處說戒清淨。身口意業具足無犯。離邪命此有其過。所以者何。執自功能成戒取故。迦葉。此是第一破戒喻持戒影像複次迦有一比丘善知禁律常持戒行。密用三業。彼有身見。執情不捨故。迦葉。此是第二破戒喻戒影像。

複次迦葉。有一比丘恆行慈心悲愍有情。具足慈善聞一切法無生。心生驚怕。迦葉。是第三破戒喻持戒影像。

複次迦葉。有一比丘行彼十二頭陀大行具足無缺。而有我心住著我人之相。迦葉。此第四破戒喻持戒影像。迦葉。此四種破戒喻持戒影像。

複次迦葉。若說此戒。無人無我無衆生無壽命。無行亦無不行。無作亦無不作。非犯非犯。無名無色非無名色。無相非無相。無息念非無息念。無取無舍非無取捨。非受非不無識無心非無識心。無世間亦無出世間。無所住亦非無祝無自持戒無他持戒。於此戒中諸毀謗。無迷無執。迦葉。此說。

聖著無漏正戒。遠離三界一切住處。爾時世尊而說頌曰:所持離垢戒,非住我人相。無犯亦無持,無縛亦無解。微妙甚深善,遠離於疑惑。

迦葉此戒相,如來真實說。所持無垢戒,而於彼世間。非爲自身命,普濟諸羣生。同入真如際,迦葉此戒相。

如來真實說。所持離垢戒,於彼我人中。無染亦無淨,無暗亦無明。無得亦無失,不住於此岸。

不到於彼岸,亦非於中流。縛脫而平等,無住如虛空。非相非非相,迦葉此戒相。如來真實說。

所持無垢戒,不著於名色。不住於等引,恆以淨妙心。離我有無相,於彼別解脫。遠離持犯等,無戒無不戒。

無定亦無散,依此而行道。智觀無二取,此戒淨微妙。安住三摩地,三摩地生觀。

智慧自清淨,是名具足戒。

上一頁
Amazon AD

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