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會側記

  二十一日下午,潘伯英代表的愛人費瑾初同志,也突然地像飛將軍從天而降,使老潘又驚又喜,莫名其妙。原來他愛人正在蘇州市文化處工作,此次是爲了評彈工作者的登記問題,特地趕來向省文化局請示的。他們倆雖不過小別一星期,如果把古人所說的“一日不見,如隔三秋”來計算,那麼僅僅一星期,也如隔二十一秋了。可是我聽得老潘單單問了一聲兒子可好,雙方就刺刺不休地談着文化處工作上的許多問題,可說是語不及私,再不像舊社會裏夫婦那套“卿卿我我”的老作風了。

  這一天早上,正要去參加小組討論,忽見蕭秀娥代表急匆匆地向大門外跑,我忙問什麼事?她回說買和平鴿去。我暗想招待所中已經住滿了人,還有什麼地方可養和平鴿,難道養在牀底下不成?爲了好奇心動,就拔腳跟着她跑,到了大門外,才明白過來;原來有一個十四五歲的小朋友,手中拿着一根細竹竿,掛着幾隻孩子們玩的小白鴿,嘴、眼和腳都是紅的,翅和尾都用鵝毛製成;妙在兩翅和身子連接的所在,用盤曲的鉛絲連起來,頸項裏繫着一根紅絲線,向上一提,兩翅就會撲呀撲的,好像要飛去的樣子。這一個挺有意思的小玩意,代價只須一角五分,我急忙買了一頭,笑吟吟地拎到宿舍裏去;於是我那小陵園瓜和起死還魂草兩件活寶,又得了個象徵和平的小白鴿來作良伴,更覺生意盎然,栩栩欲活了。

  潘慎明代表的發言中,說起蘇州的園林,具有我國古代建築的民族風格,得到了國內外一致的好評。甚至有的國際朋友說:“看到了蘇州的園林,才真正地看到了中國。”但他們看了那些狹小的街道,和古老破舊的許多屋子,不由得驚訝地說:“天堂天堂,這就算是天堂麼?”可是我們沒有錢,只得將就一下。譬如那座岌岌欲危的虎丘塔,這些年來,我們早就要搶修了,中央文化部因爲它是江南最著名的古蹟,非常重視,南京和上海的建築專家們,也一再地來察看研究;整修的計劃方案雖已擬定了,可是爲了沒有錢,無從修起,真所謂“萬事齊備,只欠東風”。今年五月裏,才由市文化處範煙橋處長親自趕到南京來,向省文化局苦苦請求,總算請到了五萬元,而還要市方負擔五萬元。現在錢已有了,而必需的水泥沒有,仍然沒法動工,如果再過三個月仍還沒有水泥,那麼一到年終,這五萬元就要上繳歸庫,恐怕要像“黃鶴一去不復返”了。萬一在這三個月裏,虎丘塔竟突然地垮了,那怎麼辦?
上一頁
Amazon AD

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