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會側記

  “濃陰夾道沉沉綠,修竹喬松集大成。天下爲公今實現,好將斯意告先生。”這是我於省人代第一次會議開幕隨同全體代表上中山陵園去獻花致敬時所作的一首小詩。陵園一帶的一片好風光,至今還是夢寐系之的。十九日是星期日,照例休息一天,我本想一清早就往陵園去,探望探望我那經過颱風打擊的“兩位老友”,不知修竹無恙否,喬松也無恙否,至於中山先生呢,他正安然長眠於陵寢之中,那是斷斷不會受驚的。我心中雖已訂下了這個計劃,不料接到通知,上午八時,要舉行一個蘇州專區的代表團會議,中山陵園之行,只得作罷;遙向修竹、喬松兩老友,致深切的慰問。

  午後天氣陰沉,出遊頗有戒心;而民主同盟南京支部恰又預約我們文教界工作者,於三時半參加他們的小型聯歡茶會。從安樂酒店招待所出發的,連我一共八人,就像八仙過海似的到了上乘庵會所。民盟南京負責人之一、文教界老前輩高一涵代表,熱情地招待我們。他老人家說:“這一次上海的人民代表大會開得特別好,我們江蘇省不能示弱,也要把這次大會開好……”這時大雨如注,下個不休,我們一邊談天,一邊聽雨,一邊吃着鮮果和糖果,其樂陶陶;直到六時,才盡歡而散。高老客氣地說:“今天本該休息,卻請你們到這裏來聊天,抱歉得很!”我急忙回說:“今天要感謝民盟的一番盛意,不但讓我們談天說地,暢敘一番;並且在這下雨天及時地把我們安頓在這裏,使雨師也奈何我們不得,不然,我此刻一定在玄武公園裏,早就變做一頭落湯雞了。”說得大家都笑了起來。

  蘇州市的十八個代表中,有一位老壽星,就是七十四歲的湯國梨代表。她是餘杭章太炎大師的夫人,作得一手好詩,填得一手好詞;最近還作了九佳韻的七言律詩九首,中如“涯”“釵”“諧”“埋”幾個韻,都是不容易討好的;而湯代表卻信手拈來,作得首首都好,韻是九佳,恰恰是“九”首“佳”什。蘇州一般老詩人讀了,都擊節歎賞,甘拜下風。雖說她是七十四歲了,而一副牙齒,還是大有可爲,吃硬飯,嚼甘蔗,嗑瓜子,毫無難色,真是得天獨厚。這幾天她老人家正在趕寫一篇發言稿,我是“近水樓臺先得月”,得以先睹爲快。她於文章裏一再提起“外子章太炎先生”;我想:現在新社會裏不論男男女女,總是稱配偶爲愛人的。湯代表是婦女界的模範人物,也該身體力行,帶頭提倡,大書特書地來個“我的愛人章太炎先生”;料想章先生在天之靈,也會作會心的微笑,樂於接受的。
上一頁
Amazon AD

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