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會側記

  到南京來出席“省人代大會”,忽忽已一星期了;我惦記着蘇州家園裏許多朝夕相見的盆栽盆景,不知別來無恙否,因此寫了封信給一位愛好盆栽的老友劉駿聲兄,託他去視察一下。二十日傍晚,接到了他的回信,據說除了一盆雲柏略有病態外,其他都欣欣向榮,沒有問題。信中還附有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副委員長黃任之前輩的一首詩,是寄到我家裏去的;原來他老人家讀了《新聞日報》上我寫的《和颱風搏鬥的一夜》那篇小品文,特地來慰問的。他那箋紙上寫着:“讀《新聞日報》生活小品,知蘇城紫蘭小築爲颱風所襲,詩以慰問瘦鵑伉儷:‘小小山林小小園,主人胸次地天寬。一詩將我綢繆意,呵爾封姨莫作頑。’”任老這首詩情深意厚,寫作都好,是十四日從北戴河寄來的。說也奇怪,它竟好像是舊時代人家貼在牆上的一道符:“姜太公在此,百無禁忌。”所以第二次從南海里刮起來的颱風,就乖乖地轉了向,不再到我們江蘇來開玩笑,而浩浩蕩蕩地到日本九州去登陸了。

  二十日和二十一日的下午,在省人民委員會舉行專業小組討論,從全體代表中挑出一百多位代表來,分作六組;我並不在實際的工作崗位上,可說是一個“無業遊民”,充其極,也不過是文藝界的一個“單幹戶”,這次卻被安插在文化與教育小組裏,與二十多位專家共聚一堂,暢領教益。在這一個小組上,各地區的教育工作者提出了中小學教師的種種要求;而戲劇與曲藝工作者,也說了藝人們的種種意見,大家都說出了心中所要說的話。我近年來倒像變做了“只解歡娛不解愁”的無愁天子,自己並沒有苦可言,就代表蘇州市文化部門訴說了一番點金乏術之苦,以致一切文化事業,都小手小腳地無從開展;有的事情,錢已有了,而物資不能供應,沒法動工。我們蘇州市的代表們,以萬分迫切的心情,請省方幫助我們解決具體閒難,把這號稱天堂的蘇州,逐步逐步地打扮起來,使它更加美麗!
上一頁
Amazon AD

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