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會側記

  十四日黎明即起,草草盥洗之後,打算動筆寫作,打開了門窗,曉風習習吹來,遍體生涼,就拿了牀上的那條花布薄被,從左肩上披下來,在右腋下打了個結,對鏡一照,倒像變做了一位北京雍和宮裏的喇嘛,暗暗失笑;可是身上卻暖和多了。

  只因上午還是沒有什麼事,早餐後,把《省會側記》第一篇趕寫好了,就趕往玄武湖公園去。一出玄武門,就一眼望見前面七個長方形而圓角的花壇,一個接一個,全是種的太陽花,五色紛披,有如錦繡,煞是好看!那時有一位渡船上的老大娘,在岸邊招攬主顧,她說右岸的船是往動物園去的;往樑洲去可坐左岸的船,問我要到哪裏去。我向左一看,見湖面上蓮葉田田,十分茂盛。蓮花的季節雖已過去了,而近岸還開着三五朵桃紅色的蓮花,襯托着碧綠的蓮葉,分外鮮妍。這些蓮花蓮葉的吸引力很大,就決定了我的目的地——樑洲;於是買票上了渡船,船上放着七八隻藤椅,坐得很舒服。

  老大娘用長篙子撐着船,撐呀撐的一路撐去,右面的岸邊,全是連接不斷的垂柳;而左邊的湖面上,全是一望無際的蓮葉,左顧右盼,胸襟爲之一暢。船頂上雖遮着白布幔,而太陽仍然曬在我的身上,倒像來了個太陽浴,並不討厭。

  將近樑洲時,從柳蔭中瞥見對面青草坡上,有用各色太陽花綴成的“爲實現祖國第一個五年計劃而奮鬥”十五個字,好像是繡出來的一樣,看上去自有一種美感。船在一座橋邊停了下來,就登岸向樑洲走去,突現在眼前的是六株正在怒放的紅薇花,樹下四周,簇擁着無數五顏六色的矢車菊,真的如火如荼,富麗極了。

  我很愛樑洲,因爲它高出地面,彷彿是平地起樓臺似的。我最愛上邊的那許多高大而齊整的雪松和龍柏,有如一張張華蓋,一座座寶塔,我也愛那一叢叢茂密的竹林,把夏午的驕陽擋住了駕。在這些地帶信步走去,似乎走進了一片綠海,連白色的衣服也映成綠色了。在樑洲足足流連了一小時,看飽了近的湖光,遠的山色,才戀戀不捨地走了下來。

  午後,蘇州市與蘇州專區的全體代表開了個預備會議,推定了召集人和各組組長,凡是要在大會上發言的,也各自報了名;我因爲蘇州市文藝界的代表,只有我一個人(潘伯英代表還沒有來),所以準備發表一些淺薄的意見,說一說我近二年來從事寫作的過程,即以響應“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號召爲題,當夜就打起發言稿來。正在獨坐燈下邊想邊寫之際,忽有人推門進來,原來大會祕書處的一位工作人員,送來了一片瓜,卻並不是西瓜;皮色和肉色是白的,籽與黃金瓜相像,而比較粗大,上口時肉酥而甜,別有風味;有人以爲是哈密瓜,可是我前年在上海吃過,一切都不像,後來才知道這是甘肅省出產的白蘭瓜。我本來是愛瓜成癖的,“有朋自遠方來”,給我第一次嘗新,歡迎得很!
上一頁
Amazon AD

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