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湖

  杭州的西湖,名闻世界,而苏州的石湖,实在也不在西湖之下。石湖是太湖的支流,周围二十里,相传范蠡就由这里进入五湖的。东有越来溪,越国侵略吴国来自此处,故名“越来”。那时原有越城,宋代名臣范成大就其原址造了一所别墅,有亭有榭,种了不少梅花,别筑丰圃堂,下临石湖,宋孝宗亲书“石湖”二大字赐与他,中有北山堂、天镜阁、玉雪坡、锦绣坡、千岩观、梦渔轩、说虎轩、盟鸥室、绮川亭等,而以天镜阁为第一。范氏曾作上梁文,有“吴波万顷,偶维风雨之舟;越戍千年,因筑湖山之观”诸语,其旨趣如此。一时名人,都纷纷以文词赞美他;可是时异世变,到现在早已荡然无存了。

  距今约三十年前,苏州名书家余冰臣觉,曾就范氏天镜阁旧址造一别墅,恰与上方山遥遥相对,风景绝胜。他的夫人沈寿,以刺绣享盛名于国际。余氏八十岁生日,我和范烟桥、范君博二兄等同去祝嘏,就参观了他的别墅,凭阑小立,湖水荡漾于前,使人尘襟尽涤。

  行春桥接近上方山麓,有环洞九个,倒影湖水中,足供观赏。每年农历八月十八日,苏沪一带工农男女,都到这里来看串月,桥边船舶如云,联接不断,鼓乐之声响彻云霄,一直要到天明才散。所谓串月,据说是十八夜月光初现的时候,映入行春桥桥洞中,其影如串;又有一说:十八夜从上方塔的铁链中间,可以看到此夜月的分度,恰当铁链的中央,联成一串,所以名为串月。清代沈朝初有《忆江南》词咏之:“苏州好,串月看长桥。桥畔重重湖面阔,月光片片桂轮高。此夜爱吹箫。”

  一九五三年的农历中秋后二日,老友俞子才、徐绍青、叶藜青三画师约同往观串月,我因返苏卜居已达二十年,而从未见过,因欣然追随前去;前一天已定好了一艘画舫,并备了旨酒佳肴,共谋一醉,三君因爱好写生,所以也带了全副画具,打算合作一幅《石湖秋泛图》。饱餐了一顿之后,船已停泊中流,大家坐在船头看月,那一轮满月,像明镜般挂在中天,照映着万顷清波,似乎特别的明朗,我于欢喜赞叹之余,口占了七绝二首:“一水溶溶似玉壶,行春桥畔万船趋。二分明月扬州好,今夜还须让石湖。”“秋水沦涟月满铺,长空如洗点尘无。嫦娥绝色倾天下,此夕分明嫁石湖。”大家听了,以为想入非非。看了好一会月,回到船舱里,三君就杀粉调铅,开始作画,先给我合作了一张便面,绍青画高士,藜青画古松,子才补景足成之,三君为吴湖帆兄高弟,所作自成逸品;我喜题一绝:“飞瀑千寻绝点尘,虬松百尺缀龙鳞。翩翩白袷谁家子,疑是六如画里人。”这便面后来给湖帆兄看见了,就在背面题了一阕《和范石湖三登乐》词,更觉得添花锦上了。我看画看月,兴高采烈,始终没有倦意;直到天明时,送去了残月,迎来了朝阳,才兴尽而返。这时游人渐散,游船渐稀,石湖也似乎沉沉欲睡了。
上一页
作者:周瘦鹃
类型:散文随笔
总字数:1094
阅读量:125
可阅日刊
Amazon AD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