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之子后记





人总有些意外的事,没想到我二十多岁时写的短篇小说,居然又辑印出来。近年友人要将我发表过较有学术性的论文,辑印成册,我都谢了,以为无此必要;而过了几乎半世纪的旧作,反而不得不印出来。


先是香港刘以鬯从旧刊物辑得十二篇,在“明报月刊”上作文介绍,友人拿给我看,才知道竟有此事。接着柯庆明转达白先勇的意思,希望印出来,以鬯、先勇都是名小说家,既然认为值得印出,只好答应了。至于交谁印,谁又愿印,我都茫然。几天后,远景出版社发行人沈登恩竟将小说拿来,要我先看看,说先在“现代文学”上发表,然后印成单行本。


此十二篇中的前十篇,是在北平写的,并曾编成集子名作“地之子”的,早就绝版了,后两篇“大时代的小故事”及“电报”是抗战中重庆友人编杂志逼出来的。其十篇中的九篇都是以我的故乡为题材的,还保留了些乡土的语言。这次读过后,使我有隔世感的乡土情分,又凄然的起伏在我的心中。


最近无意中翻旧的东方杂志,居然发现廿一卷十四期我用“青曲”笔名写的“负伤的鸟”,昔年编小说集也没有收进去,早经弃置了。回想五四后的青年,感于朦胧的爱情,踏空的现实,闪灼的光明又捉摸不住,于是沉郁、绝望,如本篇主人终于走向死亡,这样周围于我左右的朋辈,最为习见的。我写此篇于一九二三年,是我最早的一篇,因此也就附在这集子的后面。


至于未曾见过面隔海的刘以鬯先生勤为搜辑,先勇、登恩又热心为之印出,都使我非常感动而且感谢的。


封面是洪素丽的木刻,是她从美国寄给我的新年礼物,现在用来作我这小书的封面,我想她会高兴的。


台静农于台北龙坡里九邻


六十九年一月二十一日



上一页
Amazon AD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