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槐三先生拖长了下巴,独个儿闷在客堂里。看看太阳又从西窗边打斜,慢慢的落到窗下,整整的一天又快完了,得福老头可还没回来。
-
(一名《深秋》)一秋又深了。门外边,一块小小的园地。六月间给大水淹过的,到此刻还黏着灰黄的泥痕的竹枝编成的篱笆,开了些杂色的秋花。
-
内容:谕南儿知悉:我家旧宅已为俞老伯购入,本星期六为其进屋吉期,届时可请假返家,同往祝贺。切切。 父字十六日
-
黯淡的太阳光斜铺到斑驳的旧木栅门上面,在门前我站住了,扔了手里的烟蒂儿,去按那古铜色的,冷落的门铃。
-
白鸽,驼了钟声和崇高的青空,在教堂的红色的尖塔上面行着,休息日的晨祷就要开始了。
-
研究农业问题的人,常常希望有那么一天,粮食能够大量地长在树上,使农业耕作大为简便,受水旱的威胁较小,节约大批劳动力而又能够普遍丰收。
-
“为什么你把扶桑说成墨西哥?难道过去我们把扶桑当做日本真的是错了吗?”有人看了前次的《夜话》以后,向我提出这样的问题。现在我想把扶桑做一个小小的考证。
-
多学少评,这是值得提倡的正确的求知态度。我们对于任何事物,如果不了解它们的情况,缺乏具体知识,首先要抱虚心的态度,认真学习,切不可冒冒失失,评长论短,以致发生错误,闹出笑话,或者造
-
前次的《夜话》曾经提到《扬子法言》中的一句话—“颜苦孔之卓也”。当时因为篇幅的关系,没有对这句话做什么解释。后来有几位同志提出建议,要求把这句话的意思,做一番必要的说明。
-
古代审判案件的官员叫做“推事”,这个职务相当于现在法院的审判员。我们人民的法院现在已经没有“推事”了。这是正确的。因为顾名思义,推事当然不如不推事的好。
-
重视文化学习,这当然是好事情。可是,怎样才算重视?能不能定出一个标准?一位老年的文化教员向我提出了这样的问题。我不懂得这问题从何而来。
-
偶然看了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摄制的《宝岛游记》。它介绍了海南岛的风光,其中出现了一个画面:在海滨矗立着一块巨石,上面刻着“天涯”两个大字。
-
随着资本主义制度的日趋腐朽,西方资产阶级的文化也日益走向没落。所谓“无声音乐”的出现,可算得是资本主义世界“一无所有的艺术”的又一次彻底的暴露。
-
读古代历史,处处可以发现有王道和霸道这两派人物,两派做法。过去的历史家,对于王道和霸道,也有不少评论。用我们现在的观点,对于王道和霸道,究竟应该怎样看法呢?汉代有一位大学者,名叫刘
-
近来有许多书法家在传授书法,更有许许多多青年学生,非常认真地在学习书法。这些现象一方面叫人高兴,另一方面也叫人担心。大家这么热情地传授和学习我们祖国传统的书法艺术,这难道不是令人高
-
几位应届毕业的同学在一起谈论,中心的问题是:经过大学文科四年的学习之后,能不能独立地进行学术研究?他们比较一致的意见是能够独立研究,但是有一个前提,就是必须树立正确的治学态度。
-
近来喜欢喝白开水,渐渐发觉白开水对于人的身体健康有极大好处,因此,我常常宣传白开水最好喝。特别是对于亲近的同志,我总劝他们喝白开水。
-
看过《三国演义》的人都记得,诸葛亮挥泪斩马谡的时候,曾经提到刘备生前说过,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演义上的这一段话是有根据的。
-
静掩的窗子隔住尘封的幸福,寂寞的温暖饱和着辽远的炊烟——陌生的声音还是解冻的呼唤?……挹泪的过客在往昔生活了一瞬间。
-
大雪片片敲窗,狂风阵阵打门。笔头蘸着墨,墨就冰了;放下手来呵手,手终呵不温。“你怕冷么?不要怨着火炉不生火:——只要忖着路上,船上,田里,园里的许多弟兄,姊妹们!”1920年1月,
-
夜深深了,一个个地回去了,义务夜校底学生,一个个地回去了。那边街灯照不到的板箱店里,蜡烛光照着几个徒弟,正在砰砰蓬蓬地钉着,工作着。
-
那月色是倒泻的清波。那云片是飞翔的素罗。风吹着我底发,我底衣,我底裳——我是攀登在栏干上。
-
他已来了吗?他或者已到竹篱外了。睡的花枝儿在睡,笑的月光在笑,伊们还不曾通报“他已来了”。
-
悔了!我悔了!我在伊死后悔了!悔了!我悔了!烧伊斫碎的柴,煮伊淘剩的米……一桩桩地做伊做的事了。
-
不能求响雷和闪电底归去,只愿雨儿不要来了;不能求雨儿不来,只愿风儿停停吧!再不能停停风儿呢,就请缓和地轻吹;倘然要决意狂吹呢,请不要吹到钱塘江以南。
-
露珠儿要滴了,乳叶儿掩映,含苞的蔷薇酝酿着簇新的生命。任他风雨催你,你尽管慢慢地开。
-
等到这“等不到的”今天,这么轻轻易易就别离了?1921,6,12,慈溪。
-
淡淡的,谈淡的,淡抹淡装里,最能显出美来。美的婉和,美的明慧,或者是美的丰标,谁有这一两样或三样的美啊?求你爱惜你朴素的衫儿,莫让艳丽侵蚀了你底美哟!村野的,才是真的美;毫不假饰的
-
有几丝温柔的情性,遗留在两千年后小小的我底心里吗?我们家里的诗人呵!1921,10,4,上海。
-
秋草秋树的绿阜上,高低的绿掩藏了伊们。舞吗?歌吗?只从银桂底微香里,一云云地透散些尽情的笑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