爾雅註疏卷九 釋魚第十六

[疏]“釋魚第十六”。○釋曰:案《說文》雲:“魚,水蟲也。”此第釋其見於經傳者,是以不盡載魚名。至於龜、蛇、貝、鱉之類,以其皆有鱗甲,亦魚之類,故總曰釋魚也。

鯉(今赤鯉魚。)

[疏]“鯉”。○釋曰:今赤鯉魚也。《詩》雲:“豈其食魚,必河之鯉。”是也。

?。(?,大魚。似?覃而短,鼻口在頷下,體有邪行甲,無鱗,肉黃,大者長二三丈,今江東呼爲黃魚。○?,張連切。)

[疏]“?”。○釋曰:?,郭義具注。陸機雲:“?,出江海,三月中從河下頭來上。?,身形似龍,銳頭,口在頷下,背上腹下皆有甲,縱廣四五尺。今於盟津東石磧上釣取之。大者千餘斤。可蒸爲??,又可爲?,魚子可爲醬。”《詩·衛風·碩人》雲“?鮪發發”是也。

??。(今??額白魚。○??,音偃。)

[疏]“??”。○釋曰:注云:“今??額白魚。”郭以目驗言之也。《詩·頌》雲“鰷?嘗??鯉”是也。

鮎。(別名?是。江東通呼鮎爲?夷。)

[疏]“鮎”。○釋曰:郭氏雲:“別名?是。江東通呼鮎爲?夷。”案,此經鯉。?、??、鮎,舍人曰:“鯉一名?。”孫炎曰:“??一名鮎。”則是舍人以鯉、?爲一魚。孫炎以??、鮎爲一魚。郭氏以爲四魚者,如陸機之言。又以今語驗之,則鯉、鮪、?、?各,皆異魚也,故郭氏雲。先儒及《毛詩訓傳》皆謂此魚有兩名,今此魚種類、形狀有殊,無緣強合之爲一物,是郭氏所以異也。

?豐。(?也。)

[疏]“?豐”。注“?也”。○釋曰:今?重魚也。?與?重,音義同。《詩·小雅》雲:“魚麗於?,魴?豐。”是也。

鯇。(今?魚,似鱒而大。○鯇,華板切。)

[疏]“鯇”。注“今?魚,似鱒而大”。○釋曰:舍人雲:“?豐,一名鯇。”郭氏所不取也。

鯊,?它。(今吹沙小魚,體員而有點文。○?它,音?。)

[疏]“鯊,?它”。○釋曰:鯊,一名?它。《詩·小雅》雲:“魚麗於?,?嘗鯊。”陸機雲:“魚狹而小,常張口吹沙。”故郭氏雲:“今吹沙小魚也。”

?囚,黑?茲。(即白?魚,江東呼爲?囚。○?囚,音囚。?茲音茲。)

[疏]“?囚,黑?茲”。○釋曰:?囚,一名黑?茲。郭雲“即白?,江東呼爲?囚”者,以時驗而言之也。《詩·頌》曰“鰷?嘗??鯉”是也。

??,?酋。(今泥?酋。○??,音習。?酋,音秋。)

[疏]“??,?酋”。○釋曰:??,一名?酋,即今泥?酋也。穴於泥中,因以名雲。

?堅,大?;小者?兌。(今青州呼小?麗爲?兌。○?堅,音堅。?,音同。?兌,音奪。)

[疏]“?堅,大?;小者,?兌”。○釋曰:此即上文“?豐”也,其大者名?堅,小者名?兌。故注云:“今青州呼小?麗爲?兌。”?麗與?豐,音義同。

?丕,大??,小者?兆。(??,似鮎而大,白色。○?丕,音皮。??,音畫。?兆,音兆。)

[疏]“?丕,大??,小者?兆”。○釋曰:??,魚名。似鮎而大,白色。??之大者別名?丕,小者別名?兆也。

?高,大??。(??大者出海中,長二三丈,須長數尺。今青州呼??魚爲?高,音酆高阝。○??,音霞。)

[疏]“?高,大??”。○釋曰:??之大者長二三丈,須長數尺。若此之類者,名?高。

鯤,魚子。(凡魚之子總名鯤。)

[疏]“鯤,魚子”。○釋曰:凡魚之子總名鯤。《詩》雲:“其魚魴鰥。”鄭雲:“鰥,魚子。”鯤、鰥字異,蓋古字通用也。《魯語》雲:“宣公夏濫於泗淵,裏革斷其罟而棄之,曰:‘魚禁鯤?需,鳥翼っ卵,蕃庶物也。’”是亦以鯤爲魚子也。

{既魚},是?逐。({既魚},?昔屬也。體似?覃,尾如??魚,大腹,喙小?兌而長,齒羅生,上下相銜,鼻在額上,能作聲,少肉多膏。胎生、健啖細魚。大者長丈餘,江中多有之。○{既魚},音忌。)

[疏]注“{既魚}?昔”至“有之”。○釋曰:{既魚},一名是?逐,?昔之屬也。雲“體似?覃”者,《字林》雲:“鰾,長鼻魚也,重千斤。”傳曰“伯牙鼓琴,?覃魚出聽”是也。{既魚}魚之體似之也。雲“尾如??魚”者,《說文》雲:“??,魚名,出樂浪潘國。一曰,??魚,出江東,有兩乳。”今{既魚}魚之尾如??魚,故云“尾如??魚”也。雲“大腹”以下者,時驗而言也。

?黽,小魚。(《家語》曰:“其小者?黽魚也。”今江東亦呼魚子未成者爲?黽。音繩。)

[疏]注“《家語》曰:‘其小者?黽魚也。’”○釋曰:案《家語》宓子賤爲單父宰,孔子使巫馬期往觀政焉。期陰免衣弊裘入界,見?文者得魚輒舍之,期問焉。曰:“凡?攵者爲得魚也,何以得魚?舍之?”曰:“魚之大者名爲?專?嘗,吾大夫愛之。其小者名爲?黽,吾大夫欲長之。是以得二者輒舍之。”是也。引之證?黽是小魚之名也。

?各,??鮪。(鮪,?屬也。大者名王鮪,小者名??鮪。今宜都郡自京門以上江中通出?覃?之魚,有一魚狀似?而小,建平人呼?各子,即此魚也。音洛。○??,音叔。鮪,音偉。)

[疏]“?各,??鮪”。○釋曰:郭義具注。陸機雲:“鮪魚,形似?而青黑,頭小而尖,似鐵兜鍪,口亦在頷下,其甲可以摩姜,大者不過七八尺,益州人謂之?鮪。大者爲王鮪,小者名??鮪,一名?各。肉色白,味不如?也。今東萊遼東人謂之尉魚,或謂之仲明。仲明者,樂浪尉也,溺死海中化爲此魚。”又曰:“河南鞏縣東北崖上,山腹有穴。舊說雲此穴與江湖通,鮪從此穴而來,北入河西上龍門,入漆沮。故張衡賦雲:‘王鮪岫居’,山穴爲岫。謂此穴也。”《月令》季春“薦鮪於寢廟”。《天官·?人》“春獻王鮪”是也。

?咎,當?互。(海魚也。似鯿而大鱗,肥美多鯁,今江東呼其最大長三尺者爲當?互。音胡。○?咎,俱救切。)

[疏]“?咎,當?互”。○釋曰:?咎,一名當?互,海魚也。○注“海魚”至“音胡”。○釋曰:雲“似鯿而大鱗”者,案,鯿似魴而大,腹細而長,今?咎魚似之,但鱗大耳。雲“肥美”以下者,以時驗而知也。

{裂魚},?蔑刀。(今之{此魚}魚也,亦呼爲?魚。○{裂魚},音列。?蔑,音滅。)

[疏]“{裂魚},?蔑刀”。○釋曰:{裂魚},一名?蔑刀。郭氏雲:“今之{此魚}魚也。”《說文》雲:“{此魚},飲而不食,刀魚也。九江有之。”亦呼爲魴魚。是則此魚一名{裂魚}魚,一名?蔑刀,一名?魚,一名{此魚}魚也。

???誇,鱖?帚。(小魚也。似鮒子而黑,俗呼爲魚婢,江東呼爲妾魚。○??,音聿。?誇,音步。鱖,音厥。?帚,章酉切。)

[疏]“???誇,鱖?帚”。○釋曰:郭雲:“小魚也,似鮒子而黑。”《廣雅》雲:“鮒,?責也。”此魚似其小者,故云“似鮒子而黑”,色爲異也。江東呼爲妾魚。《說文》雲:?妾魚“出樂浪潘國”是也。

魚有力者,[A192]。(強大有力。○[A192],音暉。)

[疏]“魚有力者,[A192]”。○釋曰:凡魚之強大多力異於羣輩者,名[A192]。

?分,??。(出穢邪頭國,見呂氏《字林》。○?分,音墳。)

[疏]“?分,??”。○釋曰:?分魚,一名??。郭雲:“出穢邪頭國,見呂氏《字林》。”案《說文》亦云。

?必,鱒。(似?軍子,赤眼。○?必,音必。鱒,才損切。)

[疏]“?必,鱒”。○釋曰:?必,一名鱒。《詩》雲:“九?之魚,鱒魴。”陸機雲:“鱒似?軍魚而鱗細於?軍,赤眼是也。”

魴,?丕。(江東呼魴魚爲鯿,一名?丕。音毗。○魴,音房。)

[疏]“魴,?丕”。○釋曰:魴,一名?丕,江東呼爲鯿。《詩》雲:“其魚魴鰥。”陸機雲:“魴,今伊洛濟潁魴魚也。廣而薄肥,恬而少肉,細鱗,魚之美者。遼東樑水魴,特肥而厚,尤美於中國魴。故其鄉語曰‘居就糧,樑水魴’是也。”

[B16c],?來。(未詳。)??,??。(井中小?吉?厥,赤蟲,一名孑孓,《廣雅》雲。○[B16c],音黎。?來,音來。??,狂袞切。??,香完切。)

[疏]“??,??”。○釋曰:井中小赤蟲也。一名??,一名??,又名?吉?厥,又一名孑孓。《廣雅》雲:“孑孓,??”是也。

蛭,蟣。(今江東呼水中蛭蟲入人肉者爲蟣。○蟣,音祈。)

[疏]“蛭,蟣”。○釋曰:此水中蟲,喜入人肉者,江東呼爲蟣。《本草》謂之“水蛭”。一名馬蜞,一名馬耆,即楚王食寒菹得而吞之,能去結積者,是也。

科斗,活東。(蝦蟆子。)

[疏]“科斗,活東”。○釋曰:郭雲:“蝦蟆子。”此蟲一名科斗,一名活東。頭圓大而尾細,古文似之。故孔安國雲:“皆科斗文字。”是也。

魁陸。(《本草》雲:“魁,狀如海蛤,圓而厚,外有理縱橫。即今之蚶也。”)

[疏]“魁陸”。○釋曰:即魁蛤也,見《本草》。○注“《本草》”至“蚶也”。○釋曰:案《本草》蟲魚部,“魁蛤,一名魁陸,生東海。正圓,兩頭空,表有文”。陶隱居注云:“形似魴?王(音狂),小狹長,外有縱橫文理,雲是老蝙蝠化爲者。”是也。雲“即今之蚶也”者,案,字書雲:“蚶,蛤也。出會稽,可食。”是也。然則又一名蚶也。

???厄。(未詳。){去黽}<酋黽>,蟾諸。(似蝦蟆,居陸地。淮南謂之去?父。)在水者黽。(耿黽也。似青蛙,大腹,一名土鴨。○{去黽},音去。<酋黽>,音秋。蟾,音佔。黽,音猛。)

[疏]“{去黽}<酋黽>,蟾諸。在水者黽”。○釋曰:此有多種,{去黽}<酋黽>,一名蟾諸。郭雲:“似蝦蟆,居陸地。淮南謂之去?父。”然蟾諸非蝦蟆,但相似耳。案《本草》“蝦蟆”陶注云:“此是腹大、皮上多痱磊者也。”蟾諸亦類此。《χ朴子》曰:蟾諸壽三千歲者,“頭上有角,頷下有丹書八字”。《玄中記》雲:“蟾諸頭生角者,食之壽千歲。”是也。其居水者名黽,一名耿黽,一名土鴨。狀似青蛙而腹大爲異。陶注《本草》雲:“大而青脊者,俗名土鴨,其鳴甚壯。”即此黽也。陶又云“一種小形善鳴”喚名爲{去黽}者,即郭雲“青蛙”者也。

?┩,{庳蟲}。(今江東呼蚌長而狹者爲{庳蟲}。○?┩,音陛。{庳蟲},蒲猛切。)

[疏]“?┩,{庳蟲}”。○釋曰:?┩,一名{庳蟲},蚌屬也。《說文》雲:“?爲{庳蟲},圓爲??。”郭雲:“今江東呼蚌長而狹者爲{庳蟲}。”其肉可爲醢,《周禮·醢人》掌饋食之豆雲“脾析{庳蟲}醢”是也。

蚌,含漿。(蚌,即蜃也。)

[疏]“蚌,含漿”。○釋曰:《說文》雲:“蜃屬。”郭雲:“即蜃也。”謂老產珠者也。一名蚌,一名含漿,《周禮》謂之?物。

鱉三足,能。龜三足,賁。(《山海經》曰:從山多三足鱉,大苦山多三足龜。今吳興郡陽羨縣君山上有池,池中出三足鱉,又有六眼龜。)

[疏]“鱉三足,能。龜三足,賁”。○釋曰:鱉、龜皆四足,三足者異,故異其名。鱉之三足者名能,龜之三足者名賁也。○注“《山海》”至“六眼”。○釋曰:案《中山經》雲:遊戲山東南二十里,曰從山,從水出其上,潛其下,其中多三足鱉。食之無蟲疾。是從山多三足鱉也。又云:放皋山東五十七裏,曰大苦山。陽狂水出焉,西南注伊水中,多三足龜。食者無大疾,可以已腫。是大苦山多三足龜也。雲“吳興郡”以下者,以時驗而言也。

?付蠃,??蝓。(即蝸牛也。○?付,音附。蠃,音羅。??,音移。蝓,音俞。)

[疏]“?付蠃,??蝓”。○釋曰:?付蠃,一名??蝓。郭雲:“即蝸牛也。”案《本草》“蝸牛”陶注云:“生山中及人家。頭形似蛄蝓,但揹負殼爾。”海邊又一種正相似,以火炙殼便走出,食之,益顏色,名寄居。亦可作醢。《周禮》饋食之豆“葵菹蠃醢”是也。

蠃,小者?函。(螺大者如鬥,出日南漲海中。可以爲酒杯。○?函,音含。)

[疏]蠃與螺音義同。其小者名?函。

?骨??,小者?勞。(螺屬,見《埤蒼》。或曰即彭?骨也,似蟹而小。音滑。○??,音澤。?勞,音勞。)

[疏]“?骨??,小者?勞”。○釋曰:?骨,即彭?骨也。似蟹而小,一名??。其小者別名?勞。案《埤蒼》即雲“螺屬”。郭氏兩從之。

蜃,小者珧。(珧,玉珧。即小蚌。○珧,音遙。)

[疏]“蜃,小者珧”。○釋曰:蜃,大蛤也。《月令》雲:孟冬之月,“雉入大水爲蜃”。其小者名珧,一名玉珧,可飾佩刀削。《詩傳》雲“天子玉?奉而珧?必”是也。《山海經》:嶧皋山,皋水出焉,東注激女水,其中多蜃珧。

龜,俯者靈,(行頭低。)仰者謝,(行頭仰。)前?諸果,(字前長。)後?諸獵,(申後長。)左倪不類,(行頭左庳,今江東所謂左食者,以甲卜審。)右倪不若。(行頭右庳,爲右食,甲形皆爾。○倪,醜計切。)

[疏]“龜俯”至“不若”。○釋曰:此辨龜之俯仰、前後、左右,其形不同,其名亦異也。雲“龜”者,目諸龜也。雲“龜,俯者靈”者,謂行時頭低。《周禮》“天龜曰靈屬”是也。雲“仰者謝”者,謂行時頭仰。《周禮》“地龜曰繹屬”是也。雲“前?諸果”者,諸,辭也。謂甲前長?覆者名果。《周禮》“東龜曰果屬”是也。雲“後?諸獵”者,諸,亦辭也。謂甲後長?覆者名獵。《周禮》“南龜曰獵屬”是也。雲“左倪不類”者,倪,庳也。不,發聲也。謂行時頭左邊庳下者名類。《周禮》“西龜曰雷屬”是也。雲“右倪不若”者,不,亦發聲也。謂行時頭右邊庳下者名若。《周禮》“北龜曰若屬”是也。《周禮》又云:“各以其方之色與其體辨之。”鄭注云:“屬,言非一也。色,謂天龜玄,地龜黃,東龜青,西龜白,南龜赤,北龜黑。俯者靈,仰者繹,前?果,後?獵,左倪雷,右倪若,是其體也。東龜、南龜長前後,在陽,象經也。西龜、北龜長左右,在陰,象緯也。天龜俯,地龜仰,東龜前,南龜?,西龜左,北龜右,各從其耦也。”是《周禮》先有成文,故此釋之。鄭取此文爲說,其言正同。惟繹與謝,雷與類小異耳,其義亦同。○注“行頭”至“卜審”。○釋曰:案,賈公彥說《周禮》以倪爲睥睨,則左倪右倪是左顧右顧也。郭氏以庳解倪,及雲“今江東所謂左食者”,皆以時驗而言也。雲“以甲卜審”,言用此龜之甲,以卜吉兇審諦也。

貝,居陸<貝犬>。在水者?函。(陸、水異名也。貝中肉如科斗,但有頭尾耳。○<貝犬>,音標。)大者?亢,(《書大傳》曰:“大貝,如車渠。”車渠謂車?岡,即?亢屬。○?亢,音杭。)小者?責。(今細貝亦有紫色者,出日南。○?責,音積。)玄貝,貽貝。(黑色貝也。)餘<貝氐>,黃白文。(以黃爲質,白文爲點。○<貝氐>,音池。)餘泉,白黃文。(以白爲質,黃爲文點。今之紫貝,以紫爲質,黑爲文點。)?巴,博而[A139]。([A139]者,中央廣,兩頭銳。○?巴,音巴。[A139],匡軌切。)??,大而險。(險者,謂污薄。○??,求隕切。)?責,小而橢。(即上貝小。橢謂狹而長,此皆說貝之形容。○?責,音責。橢,他果切。)

[疏]“貝居”至“而橢”。○釋曰:此辨貝居陸、居水、大小、文彩不同之名也。雲“貝”者,目諸貝也。《說文》雲:“貝,海介蟲也。”取其甲以飾器物。古者貨貝,周而有泉,至秦廢貝行錢。居陸者名<貝犬>,在水者名?函。至大者名?亢,至小者名?責。黑色之貝名貽貝。黃爲質,白爲文點者名餘<貝氐>。白爲質,黃爲文點者名餘泉。中央廣,兩頭銳者名?巴。大而污薄者名??,小而狹長者名?責。○注“書大”至“?亢屬”。○釋曰:案《大傳》雲:西伯既戡耆,紂囚之?裏。散宜生“之江淮之浦,取大貝”,大如大車之渠,以贖其罪是也。《考工記》謂“車?岡爲渠”,故云“渠謂車?岡”。其貝形曲及大小如車?岡,故比之也,引之以證此經。?亢是其大如車?岡者,故云“即?亢屬”。○注“以白”至“文點”。○釋曰:舍人雲:“貝,水中蟲也。”李巡曰:“餘<貝氐>,貝甲黃爲質,白爲文彩。餘泉,貝甲白爲質,黃爲文彩。”陸機《疏》雲:“貝,水中介蟲也,龜鱉之屬。其文彩之異、大小之殊甚衆。古者貨貝是也。餘<貝氐>,黃爲質,以白爲文。餘泉,白爲質,以黃爲文。又有紫貝,其白質如玉,紫點爲文,皆行列相當。其貝大者,當至一尺六七寸者,今九真交趾以爲杯盤寶物也。”是先儒相傳爲然。但解紫貝與郭氏少異。陸機以白爲質,紫爲文。郭氏以紫爲質,黑爲文。是其異也。《》雲“文貝仍幾”。《詩》雲“成是貝錦”。《山海經》“陰山。濁浴水出焉,南流注蕃澤,其中多文貝”。皆謂此餘<貝氐>、餘泉也。○注“即上”至“形容”。○釋曰:雲“即上小貝”,知者以其同名?責也。雲“橢,謂狹而長”者,《詩》雲:“{隋山}山喬嶽。”《楚辭》雲:“南北順橢,其循幾何?”皆是橢爲狹長之名也。

蠑螈,蜥蜴;蜥蜴,?蜓;?蜓,守宮也。(轉相解,博異語、別四名也。○蠑,音榮。螈,音原。蜥,音昔。蜴,音亦。?,音掩。蜓,徒典切。)

[疏]“蠑螈”至“守宮也”。○釋曰:《詩·小雅·正月》雲“胡爲虺蜴”謂此也。蠑螈、蜥蜴、?蜓、守宮,一物形狀相類而四名也。《字林》雲:“蠑螈,蛇醫也。”《說文》雲:“在草曰蜥蜴,在壁曰?蜓。”《方言》雲:“秦晉西夏謂之守宮,或謂之?盧?廛(盧、廛二音),或謂之刺易。南陽人呼?蜓,其在澤中謂之易蜥。南楚謂之蛇醫,或謂之蠑螈。”又東方朔雲:“非守宮即蜥蜴。”案,此諸文則是在草澤中者,名蠑螈、蜥蜴;在壁者,名?蜓、守宮也。《博物志》雲:以器養之,食以真朱。體盡赤,重七斤,搗萬杵,以點女人體,終身不滅。耦則落,故號守宮。陸機《疏》雲:“青綠色,大如指,形狀可惡。”是也。

?失,{亞蟲}。(蝮屬。大眼,最有毒,今淮南人呼{亞蟲}子。○?失,音迭。{亞蟲},烏洛切。)

[疏]“?失,{亞蟲}”。○釋曰:蛇也,蝮虺之屬。大眼,有毒。一名?失,又名{亞蟲},“淮南人呼{亞蟲}子”者,是也。

?,?蛇。(龍類也,能興雲霧而遊其中。《淮南》雲蟒蛇。○?,上音朕。下音騰。)

[疏]“?,?蛇”。○釋曰:蛇似龍者也,名?,一名?蛇。能興雲霧而遊其中也。○注“《淮南》雲蟒蛇”。○釋曰:蟒當爲奔。案《淮南子·覽冥》篇說女媧雲:功烈“上際九天,下契黃壚。名聲被後世,光輝薰萬物。乘雷車,服應龍,驂青虯,援絕瑞,席蘿圖,雲黃璐,前白螭,後奔蛇”。許慎雲“奔蛇,馳蛇”是也。或曰淮南人呼此?爲蟒蛇,義亦通。

蟒,王蛇。(蟒,蛇最大者,故曰王蛇。○蟒,音莽。)

[疏]“蟒,王蛇”。○釋曰:此蛇之最大者也。名蟒,又名王蛇。與上?蛇異。

蝮虺,博三寸,首大如擘。(身廣三寸,頭大如人擘指。此自一種蛇,名爲蝮虺。○擘,音拍。)

[疏]“蝮虺”至“如擘”。○釋曰:博,廣也。首,頭也。擘,拇指也。此自一種毒蛇,名蝮虺。身廣三寸,其頭大如人拇指。○注“身廣”至“蝮蛇”。○釋曰:案郭注,《三蒼》雲:“擘,大指也。”《蒼頡篇》以爲足大指,鄭注《儀禮》以爲手大指。然則手足大指皆得名擘,故注云“頭大如人擘指”,又名拇。孫炎雲:“頭如拇指。”是也。案舍人曰:“蝮,一名虺。江淮以南曰蝮,江淮以北曰虺。”孫炎曰:“江淮以南謂虺爲蝮。廣三寸,頭如拇指,有牙,最毒。”郭璞曰:“此自一種蛇,人自名爲蝮虺。”今蛇細頸大頭,色如艾綬文,文間有毛似豬鬣,鼻上有針,大者長七八寸,一名反鼻,如虺類。足以明此自一種蛇,如郭意。此蛇,人自名蝮虺,非南北之異蛇,實是蟲,以有鱗,故在《釋魚》。且魚亦蟲之屬乎!

鯢,大者謂之??。(今鯢魚似鮎,四腳,前似?猴,後似狗。聲如小兒啼,大者長八九尺。)

[疏]鯢,雌鯨也。大者長八九尺,別名??。

魚枕謂之丁,(枕,在魚頭骨中,形似篆書丁字,可作印。)魚腸謂之乙,魚尾謂之丙。(此皆似篆書字,因以名焉。《禮記》曰:“魚去乙。”然則魚之骨體,盡似丙丁之屬,因形名之。)

[疏]“魚枕”至“之丙”。○釋曰:此釋魚之骨體,腸尾之名也。其魚頭中骨爲枕,其骨形似篆書丁字,故因謂之丁。其腸似篆書乙字,尾似篆書丙字,亦因名之也。○注“《禮記》曰:‘魚去乙。’”○釋曰:此《禮記·內則》文也。鄭玄注云:“乙,魚體中害人者名也。今東海?各魚有骨名乙,在目旁狀如篆乙,食之鯁人不可出”者,與此經違。非郭義也。

一曰神龜,(龜之最神明。)二曰靈龜,(涪陵郡出大龜,甲可以卜,緣中文似?毒?冒,俗呼爲靈龜,即今觜??龜。一名靈??,能鳴。)三曰攝龜,(小龜也。腹甲曲折,解能自張閉,好食蛇,江東呼爲陵龜。○攝,音涉。)四曰寶龜,(《書曰》:“遺我大寶龜。”)五曰文龜,(甲有文彩者。《河圖》曰:“靈龜負書,丹甲青玄。”)六曰筮龜,(常在蓍叢下潛伏,見《龜策傳》。)七曰山龜,八曰澤龜,九曰水龜,十曰火龜。(此皆說龜生之處所。火龜猶火鼠。耳物有含異氣者,不可以常理推,然亦無所怪。)

[疏]“一曰”至“火龜”。○釋曰:《易·損卦·六五》爻辭雲:“十朋之龜,弗克違。”馬、鄭皆取此文解之。則此經十龜所以釋《易》也。神龜者,龜之最神明者也。《禮統》曰:“神龜之象,上圓法天,下方法地,背上有盤法丘山,玄文交錯以成列宿,長尺二寸,明吉凶,不言而信者。”是也。靈龜,龜之有靈、次神龜者。《雒書》曰:“靈龜者,玄文五色,神靈之精也。”攝龜,龜之小者。腹甲曲折,能自張閉者也。寶龜,傳國所寶者。《春秋》經曰:“盜竊寶玉大弓。”《公羊傳》曰:“寶者何”“,龜青純”。何休雲:“謂之寶者,言世世保用之辭。”是也。文龜,甲有文彩者。筮龜,在蓍叢下者。山龜,生山中者。澤龜,生澤中者。水龜,生水中者。火龜,生火中者。○注“《》曰:‘遺我大寶龜。’”○釋曰:此《周書·大誥》文也。○注“《河圖》”至“青文”。○釋曰:引此以證龜甲有文彩也。其實《河圖》說靈龜也,非此經之文龜,取其一邊耳。○注“常在”至“策傳”。○釋曰:《龜策傳》雲:傳曰“上有搗蓍,下有神龜”。又云:“聞蓍滿百莖者,其下必有神龜守之,其上常有青雲覆之。”傳曰:“天下和平,王道得而蓍莖長丈,其叢生滿百。”是也。○注“火龜猶火鼠耳”。○釋曰:嫌龜不生於火,故以火鼠猶之也。郭注《山海經》雲:“今去天南東萬里有耆薄國,復五千裏許有火山國。其山雖霖雨,火常燃。火中白鼠時出山邊求食,人捕得之,以毛作布,名之火氵?布。”是也。

上一頁
Amazon AD

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