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秋的花与果

  仲秋的花与果,是桂花与柿,金黄色与朱红色,把秋令点缀得很灿烂。在上海,除了在花店与花担上可以瞧到折枝的桂花外,难得见整株的桂树,而在苏州,人家的庭园中往往种着桂树,所以经过巷曲,总有一阵阵的桂花香,随着习习秋风飘散开来,飘进鼻官,沁人心脾。我的园子里也有三株桂树,一大二小,大的那株着花很繁,整日闻到它的甜香。我摘了最先开的一枝,供在亡妇凤君遗像之前,因为她生前也是爱好桂花的。到得花已开足,就采下来,浸了一瓶酒,以供秋深持螯之用;又渍了一小瓶糖,随时可加在甜点心的羹汤内,如汤山芋、糖芋艿、栗子、白果羹中,是非此不可的。

  在抗日战争以前,我还有三株光福山中的桂花老树盆栽,都是百年以上物,苍老可喜,开花时尤其美妙。我曾以小诗宠之:“小山丛桂林林立,移入盆中取次栽。铁骨金英枝碧玉,天香云外自飘来。”只因苏州沦陷后,我羁身海上不回家,园丁疏于培养,已先后枯死了,真是可惜之至!

  柿,大概各地都有,而上市迟早不同,有大小两种,大的称铜盆,小的称金钵盂。杭州有一种方柿,质地生硬,可削了皮吃。我园有一株大柿树,每年都是丰收,累累数百颗,趁它略泛红色时,就随时摘下来,用楝树叶铺盖,放在一只木桶里,过了十天到十五天,柿就软熟可以吃了。味儿很甜,初拿出来,颗颗发热,像在太阳下晒过一般。

  古书中说,柿有七绝,一、树多寿,二、叶多荫,三、无鸟巢,四、少虫蠹,五、霜叶可玩,六、佳实可啖,七、落叶肥大,可以临书。这七绝确是实情,并不夸张。所说“落叶肥大,可以临书”,有一段故事可以作证:唐代郑虔任广文博士时,穷苦得很,学书苦无纸张。知慈恩寺有大柿树,布荫达数间屋,他就借住僧房,天天取霜打的红柿叶作书,一年间全都写满。后来他又在叶上写诗作画,合成一卷进呈,唐玄宗见了大为赞许,在卷尾亲笔批道:“郑虔三绝”。

  柿初红时,也可作瓶供。今秋我曾从树上摘下一长一短两大枝,上有柿十余只,只因太重了,插在古铜瓶中,方能稳定。我整理了它的姿态,供在爱莲堂中央的方桌上,到现在快将一月,柿还没有大熟,却已红艳可爱。可惜叶片易于干枯,索性全都剪去,另行摘了带叶的大枝插在中间,随时更换,红柿绿叶,可以经久观赏。
上一页
作者:周瘦鹃
类型:散文随笔
总字数:887
阅读量:130
可阅日刊
Amazon AD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