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煙傳》出《說郛》卷三十三所錄之《三水小牘》〔57〕,皇甫枚撰。亦見於《廣記》四百九十一,飛煙作非煙。《三水小牘》本三卷,見《宋史》《藝文志》及《直齋書錄解題》。今止存二卷,刻於盧氏《抱經堂叢書》及繆氏《雲自在龕叢書》中〔58〕。就書中可考見者,枚字遵美,安定人。三水,安定屬邑也〔59〕。鹹通末,爲汝州魯山令;光啓中,僖宗在梁州,赴調行在。明姚諮〔60〕跋雲:“天蒐庚午歲,旅食汾晉,爲此書。”
今書中不言及此,殆出於枚之自序,而今失之。繆氏刻本有逸文一卷,收《非煙傳》,然僅據《廣記》所引,與《說郛》本小有異同,且無篇末一百餘字。《廣記》不雲出於何書,蓋嘗單行也,故仍錄之。
《虯髯客傳》〔61〕據明顧氏《文房小說》錄,校以《廣記》百九十三所引《虯髯傳》,互有詳略,異同,今補正二十餘字。
杜光庭字賓至,處州縉雲人〔62〕。先學道於天台山,仕唐爲內供奉。避亂入蜀,事王建〔63〕,爲金紫光祿大夫,諫議大夫,賜號廣成先生。後主〔64〕立,以爲傳真天師,崇真館大學士。後解官,隱青城山,號東瀛子。年八十五卒。著書甚多,有《諫書》一百卷,《歷代忠諫書》五卷,《道德經廣聖義疏》三十卷,《錄異記》十卷,《廣成集》一百卷,《壺中集》三卷。
此外言道教儀則,應驗,及仙人,靈境者尚二十餘種,八十餘卷。今惟《錄異記》流傳。光庭嘗作《王氏神仙傳》一卷,以悅蜀主。而此篇則以窺覗神器爲大戒〔65〕,殆尚是仕唐時所爲。《宋史》《藝文志》小說類著錄作“《虯髯客傳》一卷”。
宋程大昌《考古編》〔66〕(九)亦有題《虯鬚傳》者一則,雲:
“李靖在隋,常言高祖終不爲人臣。故高祖入京師,收靖,欲殺之。太宗教解,得不死。高祖收靖,史不言所以,蓋諱之也。《虯鬚傳》言靖得虯鬚客資助,遂以家力佐太宗起事。此文士滑稽,而人不察耳。又杜詩言‘虯鬚似太宗’。小說亦辨人言太宗虯鬚,須可掛角弓。是虯鬚乃太宗矣。而謂虯鬚授靖以資,使佐太宗,可見其爲戲語也。”髯皆作須。今爲虯髯者,蓋後來所改。惟高祖之所以收靖,則當時史實未嘗諱言。
《通鑑考異》(八)雲:“柳芳《唐歷》及《唐書》《靖傳》雲:
‘高祖擊突厥於塞外。靖察高祖,知有四方之志。因自鎖上變,將詣江都,至長安,道塞不通而止。’案太宗謀起兵,高祖尚未知;知之,猶不從。當擊突厥之時,未有異志,靖何從察知之?又上變當乘驛取疾,何爲自鎖也?今依《靖行狀》雲:
‘昔在隋朝,曾經忤旨。及茲城陷,高祖追責舊言,公忼慨直論,特蒙宥釋。’”柳芳唐人,記上變之嫌〔67〕,即知城陷見收之故矣。然史實常晦,小說輒傳,《虯髯客傳》亦同此例,仍爲人所樂道,至繪爲圖,稱曰“三俠”。取以作曲者,則明張鳳翼張太和皆有《紅拂記》〔68〕,凌初成有《虯髯翁》〔69〕。
右第四分
※※※
〔1〕“元和體”《舊唐書·元稹傳》:元稹“與太原白居易友善。工爲詩,善狀詠風態物色,當時言詩者稱元白焉。自衣冠士子,至閭閻下俚,悉傳諷之,號爲‘元和體’。”元和(806—820),唐憲宗年號。
〔2〕《鶯鶯傳》傳奇篇名,元稹作。寫張生與崔鶯鶯的戀愛故事。
〔3〕楊巨源字景山,唐代蒲州(今山西永濟)人,元稹詩友。
官禮部郎中。《鶯鶯傳》中引有他寫的《崔娘詩》一首。李紳,《全唐詩》卷四八三收有他所寫《鶯鶯歌》篇首八句,又題《東飛伯勞西飛燕歌,爲鶯鶯作》。其他逸句,見引於董解元《絃索西廂》。
〔4〕趙令畤字德麟,號聊復翁,宋朝宗室。從高宗南渡,襲封安定郡王。《侯鯖錄》,筆記集,八卷。雜記故實藝文。卷五對《鶯鶯傳》考辨頗詳,並錄有自撰《商調蝶戀花鼓子詞》,以說唱形式詠《鶯鶯傳》故事。
〔5〕王實甫一說名德信,大都(今北京)人,元代戲曲作家。
活動時期大約在成宗元貞、大德(1295—1307)前後。所著《西廂記》,又稱《北西廂》,雜劇劇本,五本二十一折。情節較董解元《絃索西廂》有更大發展。劇中張生名張君瑞。
〔6〕關漢卿號已齋叟,大都(今北京)人,元代戲曲作家。約生於金末,卒於元初。作有雜劇《竇娥冤》、《趙盼兒》等。《續西廂記》,明清時,有人以爲王實甫《西廂記》第五本“張君瑞慶團圓”爲關漢卿所續。
〔7〕李日華字實甫,吳縣(今屬江蘇)人,明代戲曲作家。
《南西廂記》,實爲明代海鹽人崔時佩所撰,李日華增補,二卷。此劇將王實甫《北西廂》翻爲南曲,內容基本相同。
〔8〕陸採(1497—1537)原名灼,字子玄,號天池叟,長洲(今江蘇吳縣)人,明代戲曲作家。他以爲李日華所作“氣脈未貫”,於是另撰《南西廂記》二卷。
〔9〕周公魯字公望,崑山(今屬江蘇)人,明代戲曲作家。
《翻西廂記》,一名《錦西廂》,傳奇劇本,二卷。此劇截去《北西廂》“草橋驚夢”以後數折,翻出紅娘代鶯鶯與鄭恆完姻,崔張之間又經一番周折方得團圓等情節。
〔10〕查繼佐(1601—1676)字伊璜,明末清初海寧(今屬浙江)人。所著《續西廂》,一卷,《曲海總目提要》注爲“傳奇”。除增添張君瑞以崔鶯鶯所贈詩應制的情節外,其他內容基本與關漢卿續本相同。
〔11〕劉氏暖紅室劉氏,指劉世珩,清末民初安徽貴池人。暖紅室爲其室名。劉氏選刊的《暖紅室匯刻傳奇》,包括元、明、清雜劇、傳奇和戲曲論著,共六十餘種,一九一七年合刊時爲五十九種。
〔12〕按《商調蝶戀花》中的張生未具張君瑞名字。
〔13〕《周秦行紀》傳奇篇名,寫牛僧孺於唐德宗貞元中落第回鄉,夜晚迷路,宿一大宅中,與漢文帝母薄太后、漢元帝妃王嬙及楊貴妃等聚會賦詩的故事。文中對於德宗及其母沈太后有不敬之語。
署牛僧孺撰,實爲牛之政敵李德裕門人所託名,意在誣陷牛僧孺。
〔14〕《李衛公外集》又稱《窮愁志》,四卷。按李德裕《會昌一品集》,一名《李衛公文集》,除外集外,還有正集二十卷,別集十卷。
〔15〕牛僧孺(779—847)唐代隴西狄道(今甘肅臨洮)人,一說安定鶉觚(今甘肅靈臺)人,居宛葉間(今河南南陽、葉縣一帶)。
他在中唐時牛、李黨爭中與李宗閔同爲牛黨首領。
〔16〕李德裕(787—850)字文饒,唐代趙郡(治今河北趙縣)人。武宗時任宰相,後封衛國公。牛李黨爭中李黨的首領。
〔17〕晁公武所述賈黃中語,見宋代張洎《賈氏談錄》:“牛奇章初與李衛公相善。嘗因飲會,僧孺戲曰:‘綺絝子何預斯坐。’衛公銜之。後衛公再居相位,僧孺卒遭譴逐。世傳《周秦行紀》,非僧孺所作,是德裕門人韋瓘所撰。”按牛僧孺曾封奇章郡公。
〔18〕莫休符唐末人,曾官融州刺史。《桂林風土記》,原書三卷,現存一卷。除敘述風土人情物產外,還收有一些他書所未見的唐詩。
〔19〕韋正卿唐代京兆萬年(今陝西西安)人。代宗大曆年間,與其兄韋夏卿同舉“賢良方正”。
〔20〕關於韋正卿之子韋虢,《新唐書·韋夏卿傳》又云:“德裕任宰相,罕接士,唯虢往請無間也。”“會昌末,累遷楚州刺史,終桂管觀察使。”
〔21〕劉軻唐代沛(今江蘇沛縣)人。天寶末年流落韶右(今廣東曲江一帶)。早年爲僧,元和十三年(818)登進士第,曾任史官。
《牛羊日曆》,《新唐書·藝文志》入小說家,一卷。注云:“牛僧孺、楊虞卿事。檀鸞子皇甫鬆序。”胡應麟《少室山房筆叢·四部正訛》:
“《牛羊日曆》,諸家悉以爲劉軻撰。……案軻本浮屠,中歲慕孟軻爲人,遂長髮,以文鳴一時。即紀載時事,命名詎應乃爾;必贊皇之黨,且惡軻者爲之也。案《通鑑注》引作皇甫鬆,鬆有恨僧孺見傳,或當近之。”按贊皇指李德裕,他於文宗時受封贊皇縣伯。
〔22〕楊虞卿字師皋,唐代虢州弘農(今河南靈寶)人。憲宗元和末官至監察御史。牛黨重要人物之一。
〔23〕《藕香零拾》叢書,清代繆荃孫輯,共收三十九種,一○二卷。刊於清代光緒末年。按該書所收系《續牛羊日曆》。《牛羊日曆》見收於宋代晁載之《續談助》卷三。
〔24〕皇甫鬆睦州新安(今浙江淳安)人,唐代詞人。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卷十:“或曰鬆,奇章表甥,然公不薦,因襄陽大水,遂爲《大水變》,極言誹謗。”
〔25〕姓應圖讖除《周秦行紀論》所引讖語外,宋代孫光憲《北夢瑣言》卷十六“木星入鬥”條又說:唐乾符中,木星入南鬥,術士邊罔以爲“帝王之兆”。“識者唐世常有緋衣讖,或曰將來幸運,或姓裴,或姓牛,以爲裴字爲緋衣,牛字著人即朱也。所以裴晉公(度)及牛相國僧孺,每罹此謗。李衛公斥《周秦行紀》乃斯事也”。
〔26〕李賀(791—816)字長吉,河南福昌(今河南宜陽)人,中唐詩人。曾官奉禮郎。《歌詩編》,即《李賀歌詩編》,四卷,外集一卷。
〔27〕沈亞之(781—832)吳興(今屬浙江)人,中唐作家。所著《沈下賢集》,共十二卷,其中詩賦一卷,文十一卷。下文說集中“有傳奇三篇”,指《湘中怨辭》、《異夢錄》和《秦夢記》。
〔28〕計有功字敏夫,宋代臨邛(今四川邛崍)人。所著《唐詩紀事》,八十一卷。載錄唐代一一五○名詩人的作品本事及有關詩篇。
〔29〕辛文房字良史,元代西域(今新疆一帶)人。所著《唐才子傳》,十卷,收唐代詩人三九八人的評傳。
〔30〕柏耆唐代魏州(治今河北大名)人。文宗太和初官至諫議大夫。太和三年(829),橫海節度使李惇討伐叛將李同捷,他奉詔宣慰德州行營。後被參劾,貶循州司戶,其判官沈亞之同時被貶爲虔州南康尉。
〔31〕《湘中怨辭》傳奇篇名,寫太學進士鄭生與蛟宮龍女氾人戀愛的故事。
〔32〕《異夢錄》傳奇篇名,寫邢鳳夢觀古裝美人“弓彎舞”及王炎夢爲吳王作西施輓歌的故事。
〔33〕穀神子即鄭還古,唐代滎陽(今屬河南)人。憲宗元和間進士,官河北從事,後貶吉州掾。《博異志》,又名《博異記》,筆記小說集,一卷。
〔34〕王炎唐代太原(今屬山西)人。貞元十五年(799)登進士第,官至太常博士。王播(759—830),字明敭,王炎之兄。官至尚書左僕射,同平章事。
〔35〕葉氏觀古堂葉德輝(1864—1927),字奐彬,湖南長沙人。
室名觀古堂,刻書多種。
〔36〕涵芬樓上海商務印書館藏書樓,清代光緒末年創立,收藏善本祕籍多種。一九二四年移入東方圖書館。一九三二年“一二八”戰爭中爲日本侵略軍焚燬。
〔37〕小草齋明代文學家謝肇淛書室名。謝氏著有《五雜俎》等。
〔38〕丁氏八千卷樓清代錢塘丁申、丁丙兄弟的藏書樓,分三部分:八千卷樓,藏四庫著錄書;小八千卷樓,藏善本書;後八千卷樓,藏四庫未收書。
〔39〕段成式(?—863)字柯古,齊州臨淄(今山東淄博)人,唐代文學家。官祕書省校書郎、太常少卿等。《酉陽雜俎》,筆記小說集,二十卷,又續集十卷。
〔40〕《楊太真外傳》參看本篇第七分。
〔41〕楊國忠(?—756)唐代蒲州永樂(今山西永濟)人。以堂妹楊貴妃關係,爲玄宗寵幸,官至宰相。安史之亂,隨玄宗奔蜀,在馬嵬坡被軍士所殺。
〔42〕《秦夢記》傳奇篇名,沈亞之在篇中自述夢入秦國,娶秦穆公之女弄玉爲妻的故事。
〔43〕關於《秦夢記》的異文,《秦夢記》寫沈亞之將別秦穆公,受命作歌,首句爲“擊髆舞,恨滿煙光無處所。”而上文有“將去,公追酒高會,聲秦聲,舞秦舞,舞者擊髆拊髀嗚嗚”等語,故“擊髆”當爲“擊髆”之誤。《太平廣記》即作“擊髆”。又寫沈亞之對秦穆公說:
“臣不忘君恩,如今日。”《太平廣記》作“如日”,較合於立誓的口吻。
〔44〕《無雙傳》傳奇篇名,寫劉無雙與表兄王仙客幼年相親,後無雙因父罪沒入宮庭,得押衙古洪用奇術救出,與仙客成婚的故事。
〔45〕薛調(830—872)唐代河中寶鼎(今山西萬榮)人,婺州刺史薛膺之子,河東郡公薛蘋之孫。
〔46〕《翰苑羣書》十二卷,宋代洪遵編。共收唐代李肇《翰林志》、宋代李昉《禁林宴會集》和洪遵本人《翰苑遺事》等記述唐、宋兩代翰林學士姓名及翰林院掌故的史籍十二種。《唐語林》,筆記集,宋代王讜著。原書久佚,今本從《永樂大典》輯出,八卷。
〔47〕範攄自號五云溪人,唐懿宗時人。《云溪友議》,筆記集,三卷。多載有關中晚唐詩人及詩歌的資料。
〔48〕薛太尉疑爲上文“薛太保”之誤。
〔49〕《明珠記》傳奇劇本,二卷,明代陸採與其兄陸粲合作。
明代呂天成《曲品》稱其“本《無雙》而作記,借明珠以聯情”。
〔50〕《上清傳》傳奇篇名,寫竇參被陸贄以“蓄養俠刺”等罪名構陷致死,其寵婢上清爲之申冤的故事。竇參(733—792),字時中,扶風平陵(今陝西咸陽)人。唐德宗時任宰相,與陸贄不和,後被貶,死於邕州。陸贄(754—805),字敬輿,蘇州嘉興(今屬浙江)人。德宗時官至中書侍郎同平章事。
〔51〕《常侍言旨》筆記集,唐代柳珵著,記開元、天寶年間宮廷異聞,晁公武《郡齋讀書志》卷三著錄:“《常侍言旨》,一卷,右唐柳珵記其世父登所著,六章。《上清》、《劉幽求》二傳附。”今傳本中無《劉幽求傳》及《上清傳》。
〔52〕柳芳字仲敷,唐代河東(今山西永濟)人,開元進士,官集賢學士。其子柳登,字成伯,官大理少卿;柳冕,字敬叔,官福建觀察使。柳登子柳璟,字德輝,官禮部侍郎。
〔53〕《楊娼傳》傳奇篇名,寫某武官寵愛楊姓歌女,因妻妬氣憤而亡,歌女亦以死殉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