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纸窗下恬静的油灯,室腰明,顶作圆形;灯罩边仰首青年神游于圆影的中心。饽饽的要呼远闻;上房中假哭着阿鲲;晚饭菜厨下炒着,好一片有望的声音。
-
晚空的云自金黄转到深紫;似欲再转,不提防黑暗吞起。
-
甲子开岁二日,得雪,雪晴赋此雪的尸布将过去掩藏,现在天东升上了朝阳,看哪!黄金染遍了千家白屋顶上;瑶林里百鸟欢唱,听哪!万里内迎神的鞭爆齐扬!。
-
见子惠同题作跳上高云,惊人的一鸣;落下尸骨,羽化了灵魂。
-
猩红的血辉映着烈火浓烟;一轮白日遮在烟雾的后边;杀气愁云弥漫了太空之内,五岳三河上已经不见青天。
-
美开了一家当铺,专收人的心;到期人拿票去赎,它已经关门!十四,十,十五。
-
蝶翼上何以有双瞳?雀尾上何以生眼睛?谁知道?谁知道她的眼珠呀何以像明月在潭心?十四,十一,十一。
-
我少听京戏,但是对于地方戏却是看了不少,所以也有很多的感触。第一觉得中国“戏文”有一点与别国不同,值得一说的,那便是偏爱喜剧。
-
中国有许多服用器物,古今异制,至今已几乎消灭了,幸亏在小说戏文里,保存着一点,留存下来还可认得,有如笏这东西,只有戏中尚可看到,此外则“朝笏糕干”,在乡下也还有这名称。
-
雨是这么的淋漓,风是这么的狂吹;一春的芬芳与美丽,就在风雨交攻之下消逝!落花败叶片片地纷飞,他们卒堕落龌龊的污泥;但是,无人为他们问起,只有杜鹃在悲哀的鸣啼!我今天偶尔在这园中徘徊
-
在黑暗而且寂寞的夜间,什么也不能看见;只听得……杀杀杀……时代吃着生命的声响。一九二二年四月十四日夜。
-
哈兰村小学教室里,站着三个维吾尔青年,他们举起粗壮的胳膊,宣誓在火红的旗帜前。县委书记从城里赶来,祝贺这里有了共产党员;他说:“哈兰村的使者!实现了全村人的心愿。
-
旅客骑马走过乃曼部落,一边弹着琴、一边唱着歌……他忽然看见一群姑娘,在草坪上愉快地劳作,于是手抚前胸微微欠身,笑问:是否欢迎我做客?姑娘们邀请他帐篷里坐,鲜奶、烤肉摆满一桌;方才他
-
一西风,你只能在人间放浪吗?假如我做了你,就天上的银河,也吹起它壮阔的波澜来。二我愿化作一片秋云,让明月睡在我底怀里!然而妒我的西风,也许给吹散了,待怎样呢?三我想长起比风还快的双
-
懵腾,梦里魂飞无定,有梦也何如醒!一窗月色,几痕花影,满屋萧寥四边静。呀!幽凄无比,画也难成,梦境也难比并。
-
玻璃砖也似的春寒,压扁了茧也似的梦儿,从绵密而脆薄的茧囊中,挤出个懵腾的梦蛹儿来。
-
月样一轮圆,明镜当前,教它留住影翩翩;亲手封来亲手寄,寄给她看。相见本来难,隔著关山,寄将影去算团栾;瘦了几多凭细认,别后容颜。
-
面前一张白纸,想写下几行黑字。黑字在脑中回旋,白纸在桌上睡眠。黑字底筋斗翻得越多,白纸底鼾声起得越大。
-
泥滑滑,泥滑滑!泥若不滑,秧也难插;插不得秧,活活饿煞!果然农夫都饿煞,田主怎地活法?泥滑滑,活菩萨!一九二一,七,一○,在杭州。
-
双燕在梁间商量著:“去不去?去不去?”她说:“不要去!不重去!”他说:“不如去!不如去!”最后,同意了:“一齐去!一齐去!”双燕去了,把秋光撇下了。
-
秋之泪哟,这真是诗人之泪的结晶哟!泪成了海,海中还有鲛人在;这鲛人怕莫就是诗人的化身哟!可惜你底珠泪,对这尘世中没有泪种的人挥洒,他们怎能倾泻同情的泪哟!你底泪若是尽了,将把甚么来
-
如此,只合如此吗?谁教如此尽如此呢?“向来如此,只得如此”。谁教向来尽如此呢?“大家如此,只得如此。”谁教大家尽如此呢?“不如此,就是叛逆。
-
秋风也不回头,秋水也不回头,只爱送将人去海西头。前夜也月如钩,昨夜也月如钩,今夜偏偏无月上帘钩。人去也倦登楼,月黑也倦登楼,却怕归魂飞梦堕层楼。
-
“城外多少土馒头,城中都是馒头馅。”馒头呵,土越贵,馅越贱了!充不得饥的土馒头,一天天一年年地增添,快占尽了小小蒸笼里的土片;将来拿甚么养活那馒头馅?一九二二,九,二四,在萧山。
-
凉秋的微风,拂著——轻轻地,却深深地沁我骨了。残夜的微月,映著——淡淡地,却深深地醉我心了。遥空的微云,袅著——疏疏地,却深深地移我情了。
-
不满二丈长六尺阔的一间小舱里,团坐著二十多个的旅客:你挤著我;我挤著他;他挤著她;她挤著他们:紧紧地挤著——有甚么吸引著似的,好亲切啊!不满四尺长二尺阔的两张小桌下,乱堆著三十多件
-
整片的寂寥,被点点滴滴的雨,敲得粉碎了,也成为点点滴滴的。不一会儿,雨带著寂寥到池里去,又成为整片的了;寂寥却又整片地回来了。
-
白天哪,为甚么点起蜡烛来呢?我也知是白天哪,但是我怎地瞧不见人影呀!哦,黑暗之幕,罩住了白天之面了!点起蜡烛来,也许透过黑暗之幕而见到几个人影吧。
-
春寒如此,憔悴的我,荏弱的花,一齐知道;——也许春却不曾知道。为甚春寒如此?懵懂的我,伶俐的花,一样不曾知道;——也许只有春知道。
-
向人前堕泪;也非容易;且拣无人处,独自一淋漓。一九二八,二,一九,在杭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