痴女饥咬我,啼畏虎狼闻。
怀中掩其口,反侧声愈嗔。
又《羌村》云:
娇儿不离膝,畏我复却去。
这是说乱后还家的情形的。《百忧集行》云:
忆年十五心尚孩,健如黄犊走复来。
庭前八月梨枣熟,一日上树能千回。
……
痴儿未知父子礼,叫怒索饭啼门东。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云:
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皆写小儿琐事,饶有情致。《北征》中有数联云:
粉黛亦解包,衾稠稍罗列。
瘦妻面复光,痴女头自栉。
学母无不为,晓妆随手抹。
移时施朱铅,狼籍画眉阔。
生还对童稚,似欲忘饥渴。
问事竞挽须,谁能即嗔喝。
前八句写女孩子弄妆,与左太冲《娇女诗》可以相比,不过写得更是充分罢了。后四句则与《羌村》所说同一情调。可以见作者的真性情,而知道《遣兴》所言未免存有“客气”。七律中亦有数处说儿童者,例如:
厚禄故人书断绝,恒饥稚子色凄凉。
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
惯看宾客儿童喜,得食阶除鸟雀驯。
律诗对句上下分咏,不免零碎,不及古诗之成片段。以上只据《十八家诗钞》中杜诗部分引用,颇多不备,但总可以看见大概情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