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集解卷十六

《易》曰:不遠復,無祗悔,元吉。

侯果曰:復初九爻辭。殆,近也。庶,冀也。此明知微之難。則知微者唯聖人耳。顏子亞聖,但冀近於知微而未得也。在微則昧,理章而悟,失在未形,故“有不善”。知則速改,故無大過。

天地絪縕,萬物化醇。

虞翻曰:謂泰上也。先說否,否反成泰,故不說泰。天地交,萬物通,故“化醇”。

孔穎達曰:以前章利用安身以崇德也。安身之道,在於得一。若已能得一,則可以安身。故此章明得一之事也。絪縕,氣附著之義。言天地無心,自然得一。唯二氣絪縕,共相和會,感應變化,而有精醇之生,萬物自化。若天地有心爲一,則不能使萬物化醇者也。

男女構精,萬物化生。

虞翻曰:謂泰初之上成損,艮爲男,兌爲女,故“男女構精”。乾爲精。損反成益,萬物出震,故“萬物化生”也。

幹寶曰:男女猶陰陽也。故“萬物化生”。不言陰陽,而言男女者,以指釋損卦六三之辭,主於人事也。

《易》曰:三人行,則損一人。一人行,則得其友。言致一也。

侯果曰:損六三爻辭也。《象》雲:一人行,三則疑,是衆不如寡,三不及一。此明物情相感,當上法絪縕、化醇、致一之道,則無患累者也。

子曰:君子安其身而後動,

虞翻曰:謂反損成益。君子,益初也。坤爲安身。震爲後動。

崔覲曰:君子將動有所爲,必自揣安危之理,在於已身,然後動也。

易其心而後語,

虞翻曰:乾爲易,益初體復心。震爲後語。

崔覲曰:君子恕已及物,若於事心難,不可出語,必和易其心而後言。

定其交而後求。

虞翻曰:震,專,爲定,爲後。交謂剛柔始交。艮爲求也。崔覲曰:先定其交,知其才行,若好施與吝,然後可以事求之。

君子修此三者,故全也。

虞翻曰:謂否上之初,損上益下,其道大光。自上下下,民說無疆,故“全也”。

危以動,則民不與也。

虞翻曰:謂否上九,高而無們,故“危”。坤民否閉,故“弗與也”。

懼以語,則民不應也。

虞翻曰:否上窮災,故“懼”。來下之初成益,故“民不應”。坤爲民,震爲應也。

無交而求,則民不與也。

虞翻曰:上來之初,故“交”。坤民否閉,故“不與”。震爲交。

莫之與,則傷之者至矣。

虞翻曰:上不之初,否消滅乾,則體剝傷;臣弒君,子弒父,故“傷之者至矣”。

《易》曰:莫益之,或擊之,立心勿恆,兇。

侯果曰:益上九爻辭也。此明先安身易心,則羣善自應。若危動懼語,則物所不與,故“兇”也。

子曰:乾坤其易之門邪。

荀爽曰:陰陽相易,出於乾坤,故曰“門”。

乾,陽物也。坤,陰物也。

荀爽曰:陽物,天。陰物,地也。

陰陽合德,而剛柔有體。

虞翻曰:合德謂天地雜,保大和,日月戰。乾剛以體天,坤柔以體地也。

以體天地之撰,

《九家易》曰:撰,數也。萬物形體,皆受天地之數也。謂九,天數;六,地數也。剛柔得以爲體矣。

以通神明之德。

《九家易》曰:隱藏謂之神,著見謂之明。陰陽交通,乃謂之德。

其稱名也,雜而不越。

《九家易》曰:陰陽,雜也。名謂卦名。陰陽雖錯,而卦象各有次序,不相逾越。

於稽其類,其衰世之意邪?

虞翻曰:稽,考也。三稱盛德。上稱末世,乾終上九:動則入坤,坤弒其君父,故爲亂臣。陽出復震,入坤出坤,故“衰世之意邪。”

侯果曰:於,嗟也。稽,考也。易象考其事類,但以吉凶得失爲主,則非淳古之時也。故云“衰世之意”耳。言邪,示疑,不欲切指也。

夫易章往而察來,而微顯闡幽,開而當名,

虞翻曰:神以知來,知以藏往。微者顯之,謂從覆成乾,是察來也。闡者幽之,謂從姤之坤,是章往也。陽息出初,故“開而當名”。

辯物,正言,斷辭,則備矣。

幹寶曰:辯物,類也。正言,言正義也。斷辭,斷吉凶也。如此,則備於經矣。

其稱名也小,

虞翻曰:謂乾坤與六子俱名八卦,而小成,故小復。小而辯於物者矣。

其取類也大。

虞翻曰:謂乾陽也,爲天,爲父,觸類而長之,故“大”也。

其旨遠,其辭文,

虞翻曰:遠,謂乾。文,謂坤也。

其言曲而中,其事肆而隱,

虞翻曰:曲,詘。肆,直也。陽曲初,震爲言,故“其言曲而中”。坤爲事,隱未見,故“肆而隱”也。

因貳以濟民行,以明失得之報。

虞翻曰:二,謂乾與坤也。坤爲民,乾爲行。行得,則乾報以吉。行失,則坤報以兇也。

易之興也,其於中古乎?

虞翻曰:興易者,謂庖犧也。文王書經,系庖犧於乾五。乾爲古,五在乾中,故興於中古。系以黃帝、堯、舜爲後世聖人。庖犧爲中古,則庖犧以前爲上古。

作易者,其有憂患乎?

虞翻曰:謂成患百姓未知興利遠害,不行禮義,茹毛飲血,衣食不足。庖犧則天八卦,通爲六十四,以德化之,吉凶與民同患,故有憂患。

是故履,德之基也。

虞翻曰:乾爲德。履與謙旁通。坤柔履剛,故“德之基”。坤爲基。

侯果曰:履,禮。蹈禮不倦,德之基也。自下九卦,是複道之最,故特言矣。

謙,德之柄也。

虞翻曰:坤爲柄。柄,本也。凡言德,皆陽爻也。

幹寶曰:柄,所以持物。謙,所以持禮者也。

復,德之本也。

虞翻曰:復初乾之元,故“德之本也”。

恆,德之固也。

虞翻曰:立不易方,守德之堅固。

損,德之修也。

荀爽曰:徵忿窒慾,所以修德。

益,德之裕也。

荀爽曰:見善則遷,有過則改,德之優裕也。

困,德之辯也。

鄭玄曰:辯,別也。遭困之時,君子固窮,小人窮則濫,德於是別也。

井,德之地也。

姚信曰:井差而不窮,德居地也。

巽,德之制也。

虞翻曰:巽風爲號令,所以制下,故曰“德之制也”。孔穎達曰:此上九卦,各以德爲用也。

履和而至,

虞翻曰:謙與履通,謙坤柔和,故“履和而至”。禮之用,和爲貴者也。

謙尊而光,

荀爽曰:自上下下,其道大光也。

復小而辨於物。虞翻曰:陽始見,故“斜。乾,陽物。坤,陰物。以乾居坤,故稱別物。

恆雜而不厭,

荀爽曰:夫婦雖錯居,不厭之道也。

損先難而後易,

虞翻曰:損初之上,失正,故“先難”。終反成益,得位於初故“後易”。易其心而後語。

益長裕而不設,

虞翻曰:謂天施地生,其益無方。凡益之道,與時偕行,故“不設”也。

困窮而通,

虞翻曰:陽窮否上,變之坤二,成坎。坎爲通,故“困窮而通”也。

井居其所而遷,

韓康伯曰:改邑不改井,井所居不移,而能遷其施也。

巽稱而隱。

崔覲曰:言巽申命行事,是稱揚也。陰助德化,是微隱也。自此以下,明九卦德之體者也。

履以和行,

虞翻曰:禮之用,和爲貴,謙震爲行,故“以和行”也。

謙以制禮,

虞翻曰:陰稱禮,謙三以一陽制五陰,萬民服,故“以制禮”也。

復以自知,

虞翻曰:有不善未嘗不知,故“自知”也。

恆以一德,

虞翻曰:恆德之固,立不易方,從一而終,故“一德”者也。

損以遠害,

虞翻曰:坤爲害,泰以初止坤上,故“遠害”。乾爲遠。

益以興利,

荀爽曰:天施地生,其益無方,故“興利”也。

困以寡怨,

虞翻曰:坤爲怨,否弒父與君,乾來下,折坤二,故“寡怨”。坎水性通,故不怨也。

井以辨義,

虞翻曰:坤爲義,以乾別坤,故辯義也。

巽以行權。

《九家易》曰:巽象號令,又爲近利。人君政教、進退、釋利而爲權也。《春秋傳》曰:權者,反於經然後有善者也。此所以說九卦者,聖人履憂濟民之所急行也。故先陳其德,中言其性,後敘其用,以詳之也。西伯勞謙,殷紂驕暴,臣子之禮有常,故創易道以輔濟君父者也。然其意義廣遠幽微,孔子指撮解此九卦之德,合三複之道,明西伯之於紂不失上下。

易之爲書也不可遠,

侯果曰:居則觀象,動則玩佔,故“不可遠”也。

爲道也屢遷,

虞翻曰:遷,徒也。日月周流,上下無常,故“屢遷”也。

變動不居,周流六虛,

虞翻曰:變,易。動,行。六虛,六位也。日月周流,終則復始,故“周流六虛”。謂甲子之旬,辰已虛坎,戊爲月,離已爲日,入在中宮,其處空虛,故稱“六虛”。五甲如次者也。

上下無常,剛柔相易,

虞翻曰:剛柔者,晝夜之象也。在天稱上,入地爲下,故“上下無常”也。

不可爲典要,唯變所適。

虞翻曰:典,常。要,道也。上下無常,故“不可爲典要”適乾爲晝,適坤爲夜。侯果曰:謂六爻剛柔相易,遠近恆,唯變所適,非有典要。

其出入以度,外內使知懼。

虞翻曰:出乾爲外,入坤爲內,日行一度,故“出入以度”。出陽知生,入陽懼死,使知懼也。

韓康伯曰:明出入之度,使物知外內之戒也。出入猶行藏,外內猶隱顯。遁以遠時爲吉,豐以幽隱致兇,漸以高顯爲美,明夷以處昧利貞,此外內之戒也。

又明於憂患與故。

虞翻曰:神以知來,故明憂患。知以藏往,故知事故。作易者其有憂患乎?

無有師保,如臨父母。

虞翻曰:臨,見也。言陰陽施行,以生萬物,無有師保生成之者。萬物出生,皆如父母。孔子曰:父母之道天地,乾爲父,坤爲母。

幹寶曰:言易道以戒懼爲本,所謂懼以終始,歸無咎也。外爲丈夫之從王事,則夕惕若厲。內謂婦人之居室,則無攸遂也。雖無師保切磋之訓,其心敬戒,常如父母之臨已者也。

初帥其辭,而揆其方,

虞翻曰:初,始下也。帥,正也。謂修辭立誠。方,謂坤也。以乾通坤。故“初帥其辭,而揆其方”。侯查曰:率,修。方,道也。言修易初首之辭,而度其終末之道,盡有典常,非虛設也。

既有典常。苟非其人,道不虛行。

虞翻曰:其出入以度,故“有典常”。苟,誠也。其人謂乾爲賢人。神而明之,存乎其人,不言而信,謂之德行,故“不虛行”也。

崔覲曰:言易道深遠,若非其聖人,則不能明其道。故知易道不虛而自行,必文王然後能弘也。

易之爲書也,

幹寶曰:重發易者,別殊旨也。

原始要終,以爲質也。

虞翻曰:質,本也。以乾原始,以坤要終,謂原始及終,以知死生之說。

崔覲曰:質,體也。言易之書,原窮其事之初,若初九潛龍勿用,是原始也。又要會其事之末,若上九亢龍有悔,是要終也。易原始潛龍之勿用,要終亢龍之有悔,復相明以爲體也。諸卦亦然,若大畜而後通之類是也。

六爻相雜,唯其時物也。

虞翻曰:陰陽錯居稱雜。時陽則陽,時陰則陰,故“唯其時物”。

乾,陽物。坤,陰物。

幹寶曰:一卦六爻,則皆雜有八卦之氣;若初九爲震爻,九二爲坎爻也。或若見戌言艮,已亥言兌也。或若以甲壬名乾,以乙癸名坤也。或若以午位名離,以子位名坎。或若德來爲好物,刑來爲惡物。王相爲興,休廢爲衰。

其初難知,其上易知,本末也。

侯果曰:本末,初上也。初則事微,故“難知”。上則事彰,故“易知”。

初辭擬之,卒成之終。

幹寶曰:初擬議之,故“難知”。卒終成之,故“易知”。本末勢然也。

侯果曰:失在初微,猶可擬議而之福。過在卒成,事之終極,非擬議所及。故曰“卒成之終”。假如乾之九三,噬嗑初九,猶可擬議而之善。至上九,則兇災不移,是事之卒成之終,極兇不變也。

若夫雜物撰德,辨是與非,則非其中爻不備。

虞翻曰:撰德,謂乾辯別也。是,謂陽。非,謂陰也。中,正。乾六爻,二、四、上,非正。坤六爻,初、三、五,非正。故“雜物”。因而重之,爻在其中,故“非其中”。則爻辭不備。道有變動,故曰爻也。

崔覲曰:眼戲具論初上二爻,次又以明其四爻也。言中四爻雜合所主之事,撰集所陳之德,能辯其是非,備在卦中四爻也。

噫,亦要存亡吉凶,則居可知矣。

虞翻曰:謂知存、知亡、要終者也。居乾吉,則存,居坤兇,則亡。故曰“居可知矣”。

崔覲曰:噫,嘆聲也。言中四爻,亦能要定卦中存亡吉凶之事,居然可知矣。

孔疏扶王弼義,以此中爻爲二、五之爻,居中無偏,能統一卦之義,事必不然矣。何則?上文雲:六爻相雜,唯其時物,言雖錯雜,而各獨會於時,獨主於物,豈可以二五之爻,而兼其雜物撰德,是非存亡吉凶之事乎?且二、五之撰德與是,要存與吉,則可矣。若主物與非,要亡與兇,則非其所象,故知其不可也。且上論初上二爻,則此中總言四爻矣。下論二、四、三、五,則是重述其功位者也。

智者觀其《彖》辭,則思過半矣。

韓康伯曰夫:《彖》舉立象之統,論中爻之義,約以存博,簡以兼衆,雜物撰德,而一以貫這者也。形之所宗者道,衆之所歸者一。其事彌繁,則愈滯乎形。其理彌約,則轉近乎道。《彖》之爲義,存乎一也。一之爲用,同乎道矣。形而上者,可以觀道。過乎半之益,不亦宜乎!

二與四同功,

韓康伯曰:同陰功也。

崔覲曰:此重釋中四爻功位所宜也。二主士、大夫位,佐於一國。四主三孤、三公、牧伯之位,佐於天子。皆同有助理之功也。

而異位,

韓康伯曰:有外內也。崔覲曰:二,士、大夫位,卑;四,孤、公、牧伯位,尊,故有異也。

其善不同,二多譽,四多懼,近也。

韓康伯曰:二處中和,故“多譽”也。四近於君,故“多懼”也。

柔之爲道,不利遠者。

崔覲曰:此言二四皆陰位。陰之爲道,近比承陽,故“不利遠”矣。

其要無咎,其用柔中也。

崔覲曰:言二是陰遠陽,雖則不利,其要或有無咎者。以二柔居中,異於四也。

三與五同功而異位,

韓康伯曰:有貴賤也。

崔覲曰:三,諸侯之位。五,天子之位。同有理人之功,而君臣之位異者也。

三多兇,五多功,貴賤之等也。

崔覲覲曰:三處下卦之極,居上卦之下,爲一國之君,有威權之重,而上承天子,若無含章之美,則必致兇。五既居中不偏,貴乘天位,以道濟物,廣被寰中,故“多功”也。

其柔危,其剛勝邪?

侯果曰:三五陽位,陰柔處之,則多兇危。剛正居之,則勝其任。言邪者,不定之辭也。或有柔居而吉者,得其時也。剛居而兇者,失其應也。

易之爲書也,廣大悉備。

荀爽曰:以陰易陽,謂之廣。以陽易陰,謂之大。易與天地準,固悉備也。

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

崔覲曰:言易之爲書明三才,廣無不被,大無不包。悉備有萬物之象者也。

兼三才而兩之,故六。六者,非它也。三才之道也。

崔覲曰:言重卦六爻,亦兼天地人道,兩爻爲一才,六爻爲三才,則是兼三才而兩之,故六。六者,即三才之道也。

道有變動,故曰爻。

陸績曰:天道有晝夜、日月之變。地道有剛柔、燥溼之變,人道有行止、動靜、吉凶、善惡之變。聖人設爻以效三者之變動,故謂之“爻”者也。

爻有等,故曰物。

幹寶曰:等,羣也。爻中之義,羣物交集,五星四氣,六親九族,福德刑殺,衆形萬類,皆來發於爻,故總謂之物也。象頤中有物曰噬嗑,是其義也。

物相雜,故曰文。

虞翻曰:乾陽物,坤陰物。純乾純坤之時,未有文章。陽物入坤,陰物入乾,更相雜成六十四爻,乃有文章,故曰“文”。

文不當,故吉凶生焉。

幹寶曰:其辭爲文也。動作云爲,必考其事,令與爻以相稱也。事不稱義,雖有吉凶,則非今日之吉凶也。故元亨利貞,而穆姜以死,黃裳元吉,南蒯以敗,是所謂文不當也。故於經,則有君子吉,小人否。於佔,則王相之氣,君子以遷官,小人以遇罪也。

易之興也,其當殷之末世,周之盛德邪?當文王與紂之事邪?

虞翻曰:謂文王書《易》六爻之闢也。末世,乾上。盛德,乾三也。文王三分天下而有其二,以服事殷,周德其可謂至德矣,故“周之盛德”。紂窮否上,知存而不知亡,知得而不知喪,終以焚死,故“殷之末世”也。而馬、荀、鄭君從俗,以文王爲中古,失之遠矣。

是故其辭危,

虞翻曰:危,謂乾三。夕惕若厲,故“辭危”也。

危者使平,

陸績曰:文王在紂世,有危亡之患,故於易辭多趨危亡。本自免濟,建成王業,故易爻辭危者使平,以象其事。否卦九五:其亡其亡,繫於包桑之屬是也。

易者使傾。

陸績曰:易,平易也。紂安其位,自謂平易,而反傾覆,故易爻辭“易者使傾”,以象其事。明夷上六:初登於天,後入於地之屬是也。

其道甚大,百物不廢。

虞翻曰:大,謂乾道。乾三爻,三十六物,故“百物不廢”。略其奇八,與大衍之五十同義。懼以終始,其要無咎,此之謂易之道也。

虞翻曰:乾稱易道,終日乾乾,故“無咎”。危者使平,易者使傾,惡盈福謙,故“易之道”者也。

夫乾,天下之至健也,德行恆易以知險。

虞翻曰:險,謂坎也。謂乾二、五之坤,成坎離,日月麗天,天險不可升,故“知險者”也。

夫坤,天下之至順也,德行恆簡以知阻。

虞翻曰:阻,險阻也。謂坤二、五之乾,艮爲山陵,坎爲水,巽高兌下,地險山川丘陵,故“以知阻”也。

能說諸心,

虞翻曰:乾五之坤,坎爲心,兌爲說,故“能說諸心”。

能研諸侯之慮,

虞翻曰:坎心爲慮,乾初之坤爲震,震爲諸侯,故能研諸侯之慮。

定天下之吉凶,成天下之娓娓者。

虞翻曰:謂乾二、五之坤,成離日坎月,則八卦象具。八卦定吉凶,故能“定天下之吉凶”。娓娓,進也。離爲龜,乾爲蓍,月生震初。故“成天下之娓娓者”。謂莫善蓍龜也。

荀爽曰:娓娓者,陰陽之微,可成可敗也。順時者成,逆時者敗也。

是故變化云爲,吉事有祥。

虞翻曰:祥,幾祥也,吉之先見者也。陽出,變化云爲。吉事爲祥。謂復初乾元者也。

象事知器,佔事知來。

虞翻曰:象事謂坤。坤爲器,乾五之坤成象,故“象事知器”也。佔事謂乾以知來。乾五動成離,則玩其佔,故“知來”。

侯果曰:易之云爲,唯變所適。爲善則吉事必應,觀象則用器可爲,求吉則未形可睹者也。

天地設位,聖人成能。

虞翻曰:天尊,五;地卑,二,故“設位”。乾爲聖人。成能,謂能說諸心,能研諸侯之慮。故“成能”也。

崔覲曰:言易擬天地,設乾坤二位,以明重卦之義,所以成聖人伏羲文王之能事者也。

人謀鬼謀,百姓與能。

虞翻曰:乾爲人,坤爲鬼;乾二五之坤,坎爲謀;乾爲百,坤爲姓,故“人謀鬼謀,百姓與能”。

朱仰之曰:人謀,謀及卿士。鬼謀,謀及卜筮也。又謀及庶民,故曰“百姓與能”與。

八卦以象告。

虞翻曰:在天成象。乾二、五之坤,則八卦象成,兌口震言,故“以象告”也。

《爻》、《彖》以情言,

崔覲曰:伏羲始畫八卦,因而重之,以備萬物,而告於人也。《爻》謂爻下辭,《彖》謂卦下辭,皆是聖人之情見乎繫辭,而假《爻》、《彖》以言,故曰“《爻》、《彖》以情言”。

剛柔雜居,而吉凶可見矣。

虞翻曰:乾二之坤成坎,坤五之乾成離,故“剛柔雜居”。艮爲居,離有巽兌,坎有震艮,八卦體備,故“吉凶可見”也。崔覲曰:言文王以六爻剛柔相推,而物雜居,得理則吉,失理則兇,故“吉凶可見”也。

變動以利言,

虞翻曰:乾變之坤成震,震爲言,故“變動以利言”也。

吉凶以情遷。

虞翻曰:乾吉坤兇。六爻發揮,旁通情也,故“以情遷”。

是以愛惡相攻,而吉凶生。

虞翻曰:攻,摩也。乾爲愛,坤爲惡。謂剛柔相摩,以愛攻惡。生吉以惡,攻愛生兇,故“吉凶生”也。

遠近相取,而悔吝生。

虞翻曰:遠陽,謂乾。近陰,謂坤。陽取陰生悔,陰取陽生吝。悔吝,言小疵。

崔覲曰:遠,謂應與不應。近,謂比與不比。或取遠應而舍近比,或取近比而舍遠應,由此遠近相取,所以生悔吝於繫辭矣。

情僞相感,而利害生。

虞翻曰:情,陽。僞,陰也。情感僞生利,僞感情生害。乾爲利,坤爲害。

凡易之情,近而不相得,則兇。

韓康伯曰:近,況比爻也。易之情,剛柔相摩,變動相逼者也。近而不相等是,必有乖違之患也。或有相違而無患者,得其應也。相須而偕兇,乖於時也。隨事以考之,義可見矣。

或害之,悔且吝。

虞翻曰:坤爲害。以陰居陽,以陽居陰,爲悔且吝也。

將叛者,其辭慚。

荀爽曰:謂屯六三往吝之屬也。

虞翻曰:坎人之辭也。近而不相得,故“叛”。坎爲隱伏,將叛。坎爲心,故“慚”也。侯果曰:凡心不相得,將懷叛逆者,辭必慚恧。

中心疑者,其辭枝。

荀爽曰:或從王事,無成之屬也。

虞翻曰:離人之辭也。火性枝分,故枝疑也。侯果曰:中心疑貳,則失得無從,故枝分不一也。

吉人之辭寡,躁人之辭多。

荀爽曰:謂睽上九之屬也。虞翻曰:震人之辭也。震爲決躁,恐懼虩虩,笑言啞啞,故多辭。

侯果曰:躁人煩急,故“辭多”。

誣善之人,其辭遊。

荀爽曰:遊,豫之屬也。

虞翻曰:兌人之辭也。兌爲口舌,誣乾。乾爲善人也。

崔覲曰:妄稱有善,故自敘其美,而辭必浮游不實。

失其守者,其辭詘。

荀爽曰:謂泰上六城復於隍之屬也。

侯果曰:失守則沮,辱而不申,故“其辭詘”也。爻有此象,故佔辭亦從矣。

虞翻曰:巽人之辭也。巽詰詘,陽在初守巽,初陽入伏陰下,故“其辭詘”。此六子也。離上坎下,震起艮止,兌見巽伏。上經終坎離,則下經終既濟未濟。上系終乾坤,則下系終六子。此易之大義者也。

上一頁
Amazon AD

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