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凉味

  苏州市园林管理处从今年八月十五日起在拙政园举行盆樁展览会。早在半月以前,就来要我参加展出,我当下一口答应了。因为这些年来,拙政园每有展览会,我原是有求必应,无役不与的。但我想到那种枯干老樁的盆树,拙政园有的是,并且多得很,那么我拿些什么东西去展出呢?于是大动脑筋,想啊想的想了一天,终于想出一个避重就轻的新花样来。

  配合着这个乍凉还热的新秋天气,我决计准备一些含有清凉味的竹子、芭蕉、芦荻、菖蒲、杨柳、爬山虎和水石等,作为出品。一连忙了几天,共得十九点,请几位写得一手好字的朋友,在各种彩笺上写了标签,注明名称和含有诗意的题句;又请林伯希老画师画了一小幅竹子、芭蕉、菖蒲三清图,在一旁题上“清凉味”三字,就作为我这次出品的总称。我希望观众看了之后,凉在眼底,更凉到心头,真能享受到一些清凉味。

  “清凉味”展出的所在,是拙政园西部三十六鸳鸯馆,面临池塘,有一对对鸳鸯拍浮其中,这场合是挺美的。一只红木长台上,居中供着一大盆“紫竹林”,拳石的一旁,立着一尊佛山窑的观音像,手捧杨枝水瓶,好一副庄严宝相。左旁是一盆五株合种的芭蕉,有人小步蕉阴,神态悠闲得很,题名“小绿天”。右旁高供着一盆垂柳,长条临风披拂,使人想起“杨柳岸晓风残月”的名句。

  长台前的贡桌上,中央一个长方形浅盆中,种着二十余枝芦荻,就题名“芦荻岸”,岸上芦荻丛中,有两只白鹅,正在低头刷翎;岸边有小池,铺满着浮萍,全是水乡风物。此外,盆景有仿明代沈石田的《鹤听琴图》,山洞的两旁,种着三枝文竹,洞口有老者正在鼓琴,一头白鹤在旁听着,似是知音。一只不等边形的歙石浅盆中,斜立着一座峭壁,顶上有爬山虎一株,枝叶纷披;壁下石坡上,正有渔夫持竿垂钓,活画出一幅“渔家乐图”。一只长方形汉砖浅盆中,有英石壁立,坐着一尊无量寿佛,座前满种菖蒲,题名“蒲石延年”。其他如“枯木竹石”“新蒲寿石”“空山高隐图”等,都是尽力求其入画,而又带着清凉味的。

  我这次展出的盆竹,如果排队点起名来,共有十种,如紫竹、斑竹、文竹、棕竹、观音竹、寿星竹、凤尾竹、飞白竹、佛肚竹,而以金镶碧玉嵌竹最为别致,每根黄色的竹竿上每隔一节都嵌着一条粗绿纹,如嵌碧玉一样。古人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我也有同感,并且爱它一年四季,都带着清凉味。

  留听阁一带地区,全是本园出品,林林总总,美不胜收,枯干的红薇多盆,正在烂漫地开着花,如锦如绣。最特出的,是那株树龄五百余年的老榆樁,好像是一座冠云峰模样,使人叹为观止。这是该园组长于智通和技工朱子安两同志,今春从广福深山中掘来培养而成,不知费却了多少心力,才得此成果。会期共十六天,吸引了不少观众,上海、无锡的盆栽专家都来观赏,大有宾至如归之概。
上一页
作者:周瘦鹃
类型:散文随笔
总字数:1104
阅读量:104
可阅日刊
Amazon AD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