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着三個維吾爾青年,
他們舉起粗壯的胳膊,
宣誓在火紅的旗幟前。
縣委書記從城裏趕來,
祝賀這裏有了共產黨員;
他說:“哈蘭村的使者!
實現了全村人的心願。”
“哈蘭村的使者!”
這句話含有什麼祕密?
三個青年靦腆地笑了,
接着是深長的回憶……
三年前大雪初晴的一天,
縣委會到了三個青年,
自稱哈蘭村的使者,
請求見縣委書記一面。
從哈蘭村到縣委會,
隔着一塊戈壁一座山,
他們走了一天一夜,
羊皮襖上結滿雪夜的嚴寒。
他們有什麼緊要的事?
走路爲什麼連夜趕?
他們接受全村人的囑託,
去要一個支部、三個黨員。
人們當時還不明白什麼是支部,
也不清楚怎樣的人才是黨員,
人們只有一個簡單的信念——
得到這些,地要動!天要翻!
縣委書記親切地笑了:
“這難題我只能回答一半。
要完全的答覆嗎?
還看你們那一半答案。”
縣委書記和三個青年,
圍着火爐肩並着肩,
知心的話像一根不斷的線,
把太陽從東山扯到西山。
縣委書記抓起一把麥種:
“要它長出苗兒嗎?
要它抽出穗子嗎?
先要深深地播進麥田。”
縣委書記拿出一盒火柴:
“要它發出光亮嗎?
要它傳出熱力嗎?
應該燃起熊熊的火焰。”
三顆年輕的心忽然亮了,
好像那映着太陽的清泉;
他們又連夜趕回哈蘭村,
縣委書記的話四處傳遍。
三個青年像三支火把,
點燃了全村人復仇的怒火;
三個青年像三架耬鬥,
翻身的種子播進人們心田。
於是,地主心虛了,胳膊軟了,
坐在窮人頭上的人摔下來了!
於是,窮人膽壯了,擡頭笑了,
地主腳下的人站起來當家了!
經過一年、兩年、三年,
經過土地改革、互助生產……
哈蘭村人們的心裏,
孕育出三個共產黨員。
哈蘭村小學教室裏,
站着三個維吾爾青年,
他們舉起粗壯的胳膊,
宣誓在毛主席像前。
縣委書記愉快的聲音,
喚醒了正在沉思的三個青年;
他說:“哈蘭村的使者!
今天得到了全盤答案。”
1953年寫於烏魯木齊
1955年改於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