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伽耶山頂經正文

大唐天竺三藏菩提流志譯

如是我聞,一時婆伽婆住伽耶城山頂精舍。與大比丘衆一千人俱。其先悉是長髮梵志。皆阿羅漢諸漏已盡所作已辦。舍諸重擔逮得己利。盡諸有結正知解脫。心得自在到於彼岸。復與無量諸菩薩摩訶薩衆俱爾時世尊得成正覺其日未久。寂然宴坐入於三昧觀察法界。作是念言:我已證菩提。已得聖智慧。已辦所應作。已舍諸重擔。已出生死曠野。已舍離無明獲於智明。已拔毒箭。已盡渴愛。已證法界。已擊法鼓。已吹法螺。已建法幢。已舍離生死眼說於法眼。已閉惡道。開衆善道。已舍非田示諸福田。我今審觀如是之法。誰能現證已證當證。爲身證耶。爲心證乎。若身證者,身是頑鈍無覺無思,猶如草木牆壁瓦石。從於四大父母所生。無常敗壞散滅之法。必假塗洗衣食等緣而得存立。若心證者,心如幻化無相無形。無所依處無所容受。又菩薩者隨於世間而立名字。無音響無形色。無成實無相狀。無來無去不出不入。過於三界無有處所。不可見聞不可憶念。離攀緣處非戲論境。無所入無文字。不可動搖不可安立。絕於一切語言之道。而言現證已證當證。但惟名字虛妄分別。無生無起無有體性。不可取不可說不可愛著。是中實無已成正覺現成正覺及當成者,若能如是無證無成。乃得名爲成正覺耳。何以故?菩提者離於一切變動相故。

爾時文殊師利菩薩摩訶薩。知佛所念而作是言:世尊,若菩提如是相者,諸善男子善女人。發菩提心應云何祝佛言:文殊師利。如菩提相應如是祝文殊師利菩薩言:世尊,何者是菩提相。佛言:文殊師利。菩提相者獨超三界。雖隨世俗而有名字。遠離一切音聲言說。諸菩薩衆發趣菩提。從初發心則無所趣。是故文殊師利。諸善男子善女人。應以遠離發趣之心而住菩提。文殊師利。若諸菩薩能發趣於無所趣者,是則趣向菩提之道。

文殊師利。趣於無自性。是趣向菩提。趣於無處所。是趣向菩提。趣於法界性。是趣向菩提。趣於一切法中無所執著。是趣向菩提。趣於實際無差別。是趣向菩提。趣於如鏡中像如光中影如水中月如熱時焰。是趣向菩提。爾時衆中有天子名淨月威光。白文殊師利菩薩言:大士。諸菩薩摩訶薩。修習何行依何處修。文殊師利菩薩言:天子。諸菩薩摩訶薩修大悲行。依於一切衆生處修。淨月天子又問言:菩薩大悲依何心起。文殊師利菩薩言:菩薩大悲依無諂誑心起。又問言:無諂誑心依何而起。答言:無諂誑心依於一切衆生平等心起。又問。於一切衆生平等心依何而起。答言:依於入非一非異法性心起。又問。入非一非異法性心依何而起。答言:依深信心起。又問。深信心依何而起。答言:依菩提心起。又問。菩提心依何而起。答言:依六波羅蜜起。又問。六波羅蜜依何而起。答言:依方便慧起。又問。方便慧依何而起。答言:依不放逸起。又問。不放逸依何而起。答言:依三種淨行起。又問。三種淨行依何而起。答言:依十善業道起。又問。十善業道依何而起。答言:依持淨戒起。又問。持淨戒依何而起。答言:依如理思惟起。又問。如理思惟依何而起。答言依觀察心起。又問。觀察心依何而起。答言:從憶持不忘起。爾時淨月威光天子復問文殊師利菩薩言:大士。諸菩薩發菩提心凡有幾種。於因於果而得成就。文殊師利菩薩言:天子。諸菩薩發菩提心凡有四種。於因於果而得成就。何等爲四。一者初發心。二者解行住發心。三者不退轉發心。四者一生補處發心。應知初發心爲解行住因解行住發心爲不退轉因。不退轉發心爲一生補處因。一生補處發心爲一切智因。複次天子。應知初發心如田中下種。解行住發心如牙漸增長。不退轉發心如枝葉花果次第出生。一生補處發心如果實成熟。

複次天子,第一發心如造車人先集於材。第二發心如得材已各別治淨。第三發心如彼匠人造車成就。第四發心如以其車引重致遠。

複次天子,第一發心猶如初月。第二發心如五日夜至七夜月。第三發心如十日夜月。第四發心如十四日夜月。應知如來所有智慧。譬如明月至十五夜。一切光色悉皆圓滿複次天子。第一發心超聲聞地。第二發心超辟支佛地。第三發心超不定地。第四發心住決定地。

複次天子,第一發心譬如有人初學字母。第二發心如彼學人漸解分析。第三發心如學已久善算數。第四發心如學成熟了達諸論。

複次天子,第一發心菩薩住因。第二發心菩薩住智。第三發心菩薩住斷。第四發心菩薩住果。

複次天子,第一發心因所攝。第二發心智所攝。第三發心斷所攝。第四發心果所攝複次天子。第一發心從因而起。第二發心從智而起。第三發心從斷而起。第四發心從果而起。

複次天子,第一發心因差別分。第二發心智差別分。第三發心斷差別分。第四發心果差別分。

複次天子,第一發心如採集衆藥。第二發心如分辯藥性。第三發心如隨病合藥。第四發心如服藥除愈。

複次天子,第一發心生法王家。第二發心學法王法。第三發心學得解了。第四發心學得自在。

爾時會中有天子名決定光明。白文殊師利菩薩言:大士。何者是菩薩摩訶薩速疾道。諸菩薩摩訶薩行此道。疾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文殊師利菩薩言:天子。菩薩摩訶薩速疾道有二種。諸菩薩摩訶薩行此道。疾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云何爲二。一者方便道。二者般若道。方便道者攝諸善法。般若道者了知簡擇。方便道者不捨衆生。般若道者能捨諸法。方便道者知法和合。般若道者知不和合。方便道者能爲因緣。般若道者能至寂滅。方便道者能知諸法差別之相。般若道者能知法界無差別理。方便道者能具莊嚴諸佛國土。般若道者能知諸佛國土平等。方便道者能知衆生根行不同。般若道者能知根行空無所有。方便道者令諸菩薩詣於道常般若道者能令菩薩逮無所覺。天子。菩薩摩訶薩復有二種速疾道。云何爲二。一者資糧道。二者決擇道。資糧道者謂施等五波羅蜜。決擇道者謂般若波羅蜜。有著道無著道有漏道無漏道。皆如是說。復有二種速疾道。云何爲二。一者有量道。二者無量道。有量道者謂有相位。無量道者是無相位。復有二種速疾道。所謂智道及以斷道。智道者謂從初地至第七地。斷道者從於八地至第十地。爾時會中有菩薩名勇修智信。白文殊師利菩薩言:大士。云何爲菩薩摩訶薩所知義。云何爲菩薩摩訶薩所修智。文殊師利菩薩言:善男子,義非和合。智是和合。勇修智信菩薩言:大士。以何因故。義非和合智是和合。文殊師利菩薩言:善男子,義是無爲無爲則非義。非義中無有法若和合若不和合。義是無變異無成實不可取不可舍。皆如是說。善男子,智名爲道道與心和合非不和合。

複次善男子,智惟是和合非不和合。勇修智信菩薩言:大士。何因緣故。智惟是和合非不和合。文殊師利菩薩言:善男子,智善能觀察蘊處界。善觀察緣起法。善觀察處非處。以是故。惟和合非不和合。

複次善男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智。何等爲十。一者因智。二者果智。三者義智。四者方便智。五者般若智。六者攝智。七者波羅蜜智。八者大悲智。九者教化衆生智。十者於一切法無所著智。善男子,如是名爲菩薩摩訶薩十種智。

複次善男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發起。何等爲十。一者身發起。爲一切衆生淨治身業故。二者口發起。爲一切衆生淨治口業故。三者心發起。爲一切衆生淨治意業故。四者內發起。於一切衆生無所取著故。五者外發起。於一切衆生行平等行故。六者智發起。修習一切佛智故。七者國土發起。示現一切佛剎功德莊嚴故。八者教化衆生髮起。知諸煩惱病藥故。九者真實發起。能成就決定聚故。十者無爲智滿足發起。於一切三界心無所著故。善男子,如是名爲菩薩摩訶薩十種發起。

複次善男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行。何等爲十。一者波羅蜜行。二者攝物行。三者般若行。四者方便行。五者大悲行。六者求慧資糧行。七者求智資糧行。八者清淨信心行。九者入諸諦行。十者不分別愛憎境行。善男子,如是名爲菩薩摩訶薩十種行。

複次善男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無盡觀。何等爲十。一者身無盡觀。二者事無盡觀。三者法無盡觀。四者愛無盡觀。五者見無盡觀。六者資糧無盡觀。七者取無盡觀。八者無所執著無盡觀。九者相應無盡觀。十者道場識自性無盡觀。善男子,如是名菩薩摩訶薩十種無盡觀。

複次善男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調伏行。何等爲十。一者調伏慳嫉行。舍施如雨故。二者調伏破戒行。三業清淨故。三者調伏瞋恚行。修習慈心故。四者調伏懈怠行。求法無倦故。五者調伏不善行。得禪解脫神通故。六者調伏無明行。生決定善巧慧資糧故。七者調伏諸煩惱行。圓滿一切智資糧故。八者調伏顛倒行。出生真實不顛倒資糧道故。九者調伏不自在行。於時非時自在故。十者調伏著我行。觀察諸法無我故。善男子,如是名爲菩薩摩訶薩十種調伏行。

複次善男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寂靜地。何等爲十。一者身寂靜地。遠離三種身不善業故。二者口寂靜地。淨治四種口業故。三者心寂靜地。永舍三種意惡行故。四者內寂靜地。不執著自身故。五者外寂靜地。不執著一切諸法故。六者智資糧寂靜地。不執著所行道故。七者不自高寂靜地。觀察聖智自性故。八者究竟邊際神通寂靜地。出生般若波羅蜜故。九者滅戲論寂靜地。不欺誑一切衆生故。十者不顧戀身心寂靜地。大悲教化衆生故。善男子,如是名爲菩薩摩訶薩十種寂靜地複次善男子,諸菩薩摩訶薩如實行者能得菩提。不如實行則不能得。如實行者如其所說則如是行。不如實行者但有言說。不能信受不能修習。複次善男子,菩薩摩訶薩有二種如實行。何等爲二。一者道如實行。二者斷如實行。善男子,菩薩摩訶薩復有二種如實行。何等爲二。一者自調伏如實行。二者教化衆生如實行。善男子,菩薩摩訶薩復有二種如實行。何等爲二。一者有功用智如實行。二者無功用智如實行。善男子,菩薩摩訶薩復有二種如實行。何等爲二。一者善建立諸地如實行。二者善觀察諸地無差別如實行。善男子,菩薩摩訶薩復有二種如實行。何等爲二。一者善遠離諸地過失如實行。二者善圓滿諸地功德如實行。善男子,菩薩摩訶薩復有二種如實行。何等爲二一者善說聲聞辟支佛地如實行。二者善說諸佛菩提不退轉法如實行。善男子,菩薩摩訶薩有如是等無量無邊如實行法。若能如是如實行者,當知是人不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諸菩薩摩訶薩應勤修學。

爾時世尊贊文殊師利菩薩言:善哉善哉!文殊師利。快說此語。

佛說此經已,文殊師利菩薩摩訶薩。勇修智信菩薩摩訶薩。淨月威光天子。決定光明天子。及餘衆會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等。皆大歡喜,信受奉行。

上一頁
作者:佚名
类型:古代文学
总字数:4038
阅读量:116

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