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贵妃吃荔枝

  唐代开元年间,四海承平,明皇在位,便以声色自娱;贵妃杨玉环最得他的宠爱,白香山《长恨歌》所谓“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因此她要什么,就依她什么,真的是百依百顺。贵妃生于蜀中,爱吃荔枝,一定要新鲜的,于是下旨取涪州荔枝,从子午谷路进入,飞骑传送,历程数千里,到达京师时,色香味都还未变,可知一路传送的速度。

  关于杨贵妃所吃的荔枝的来源,言人人殊,《杨妃外传》说贡自南海,杜诗中也说是南海与炎方;而张君房以为贡自忠州,苏东坡却说是涪州,都未肯定;可是《涪州图经》所载与当地人士声称,涪州有妃子园荔枝,即是进贡给贵妃吃的。又据蔡君谟《荔枝谱》说:“天宝中,妃子尤爱嗜,涪州岁命驿致。”又称:“洛阳取于岭南,长安来于巴蜀。”于是后人都深信此说,没有争论了。可是又有人证明其非,据说襄州人鲍防,天宝末举进士,那时明皇恰下诏飞骑递进南海荔枝,以七日七夜到达京师,鲍因作《杂感》诗云:“五月荔枝初破颜,朝离象郡夕函关。雁飞不到桂阳岭,马走皆从林邑山。”这就说贵妃所吃的荔枝是从南海去的,涪州之说又不可靠。

  《唐书·礼乐志》称明皇临幸骊山时,逢杨贵妃生日,命小部在长生殿张乐,奏新曲上寿,一时还没有名称;恰巧南方进贡荔枝,因此就定名“荔枝香”。天宝中正月十五夜,明皇在常春殿撒闽江红锦荔枝,命宫人争相拾取以为戏,那么这又是辱贡自闽中的荔枝了。

  关于杨贵妃吃荔枝的诗,自以唐杜牧《华清宫》一首最为传诵人口,诗云:“长安回首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最近岭南荔枝有妃子笑一种,即因此定名的。宋曾巩《荔枝》云:“玉润冰清不受尘,仙衣裁剪绛纱新。千门万户谁曾得,只有昭阳第一人。”明张燮《荔枝词》云:“长生殿上紫烟开,妃子红妆映酒杯。小部新声歌未了,岭南飞骑带香来。”这是咏及《荔枝香》新曲的。

  杨贵妃病齿,据说就为了多吃荔枝内热太重之故;宋黄庭坚《题杨妃病齿》云:“多食侧生,损其左车。”侧生就是指荔枝。又元杨维桢《宫词》云:“熏风殿阁日初长,南贡新来荔子香。西邸阿环方病齿,金笼分赐雪衣娘。”这是诗中有画,分明是一幅杨妃病齿图了。荔枝生于炎方,多吃确是太热,据说蜜浆可解,或以荔壳浸水饮之亦可。

  清代洪昉思的《长生殿传奇》中,有《进果》一出,写贡使的劳苦,和一路上伤害人命,摧残庄稼的种种扰民之举,足见统治阶级的罪恶。《舞盘》一出,就是写明皇在杨贵妃生日寿宴初开进献荔枝,与梨园子弟歌舞祝寿情形,中有〔杯底庆长生〕〔倾杯序〕〔换头〕唱词云:“盈筐,佳果香,幸黄封,远敕来川广。爱他浓染红绡,薄裹晶丸,入手清芬,沁齿甘凉。〔长生导引〕便火枣交梨应让。只合来万岁台前,千秋筵上,伴瑶池阿母进琼浆。”这是杨贵妃的全盛时期,不料后来却有马嵬之变,“六军不发无奈何,蛾眉宛转马前死”,那沁齿甘凉的荔枝,可就永永吃不成了。
上一页
作者:周瘦鹃
类型:散文随笔
总字数:1153
阅读量:143
可阅日刊
Amazon AD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