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红擘荔枝

  荔枝色、香、味三者兼备,人人爱吃,而闺房乐事,擘荔枝似乎也是一个节目;清代龚定庵有《菩萨蛮》词集前人句云:“娇鬟堆枕钗横凤。青春酒压杨花梦。翠被夜徒熏,娇郎痴若云。  波痕空映袜。艳净如笼月。明月上春期,轻红擘荔枝。”又苏曼殊《东居杂诗》之一云:“兰蕙芬芳总负伊,并肩携手纳凉时。旧厢风月重相忆,十指纤纤擘荔枝。”读了这一词一诗,使我回忆到二十余年前亡妻凤君健在时,一见荔枝上市,总得买了来亲手剥开给我尝新的。那时我有一位文友罗五洲兄,服务香岛邮局,每年仲夏总得寄赠佳种糯米糍一大筐,成为常年老例,我和凤君大快朵颐,而儿女们也都能饱啖一下。对日抗战以后,与罗兄失去联系,久已吃不到糯米糍;今年春暮,我曾吃过二十多枚荔枝,那是早种的三月红、玉荷包之类,并不高妙,更使我苦念糯米糍不置!而送荔枝的好友与擘荔枝的亡妻,更憧憧心头不能去了。

  古人吃荔枝,对于天时、环境、人事,都有研究,并不是随随便便的。据宋珏《荔枝谱》所载,有所谓清福三十三事,如开花雨时、结实风时、次第熟、雨初过、袅露摘、护持无偷摘、同好至、晚凉、新月、浴罢、簪茉莉、拈重碧、微醉、科头箕踞、佳人剥、乳泉浸、蜜浆解、临流、对鹤、楼头、联骑出观,名品尝遍,检谱、辨核、贮白瓷盆、悬青筠笼、着白苎、挂帐中、壳堆苔上、膜浮水面、色香味全、隔竹闻香、土人忽送。与清福相反的不如意事,称为黑业,也有暴雨、妒风、偷儿先尝等三十四事,吃荔枝而已,偏偏有这许多花样,也足见文人好事了。

  古人吃荔枝,兴高采烈,不但独吃,并有集会结社而吃的。五代刘𬬮每年于荔枝熟时,设红云宴,大会宾客。明代徐𤊹,约友好作餐荔会,定名红云社,订有社约,善啖者许入,只限七八人,太多则语喧,荔约二千颗,太少则不饱,会设清酒、白饭、苦茗,和肴核数器而已。谢肇淛有《红云续约》,在初出市时即举行餐荔会,到将罢市时为止,社友都须搜罗名种,与众共之。后来宋珏又结荔社,其社约中有云:“夫以希奇灵异之物,而能珍惜之,留护之,结以同趣,集以嘉辰,幕以浓阴,浴以冷泉,披以快风,照以凉月,和以重碧,解以寒浆,征以往牒,纪以新词;虽迹混尘壤,而景界仙都,身坐火城,而神游冰谷。”读了这一段文字,可见他们的兴会淋漓,真是荔枝的知己。

  关于荔枝的文献,上自齐梁,下至明清,凡诗词歌赋以及谱牒、书翰、散文、杂记,等等,无不应有尽有,不知呕却文人多少心血。其以少许胜者,如明马森五言绝云:“不逐青阳艳,偏妍朱夏时。摘来红玛瑙,擘破白琉璃。”宋曾几六书绝云:“红皱解罗襦处,清香开玉肌时。绣岭堪怜妃子,苎萝不数西施。”明邓元岳七言绝云:“金波潋滟碧波妍,一道霞光照眼鲜。何似婕妤初赐浴,玉肌三尺浸寒泉。”宋李芸子《捣练子》词云:“红粉里,绛金裳。一卮仙酒艳晨妆。醉温柔,别有乡。  清暑殿,偶风凉。鸡头擘破误君王。泣梨花,春梦长。”
上一页
作者:周瘦鹃
类型:散文随笔
总字数:1155
阅读量:146
可阅日刊
Amazon AD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