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
王宝钏的故事多年流传在广大民间。在戏曲里,许多剧种有这出戏,或全本或单折。人民所以喜爱此剧者,据我猜想,恐怕主要是同情一个丞相之女,竟敢反抗丞相,脱去锦衣绣裙,离开相府,甘于独守寒窑,至十八年之久。
可是,也不怎么全剧里又夹七夹八地掺上许多恰恰与王宝钏性格相反的东西,既希望作娘娘,又甘于与代战公主妥协,共侍一夫。此外,还有什么大雁口吐人言等等荒诞的传说,十分可笑。总之,这部戏里既有正戏,也有“儿戏”,乱七八糟,莫名其妙。因此,我想改编这出戏,突出王宝钏的敢反抗,敢受苦,而删去那些不近情理的枝枝节节。这不简单。我知道自己的才力有限,不敢希望一举成功,只不过是抛砖引玉而已。
假若玉还没有出现,而有人拾到这一块砖,愿意拿它作试验,就请注意:
(一)要试验就按照我的稿本进行排演,切莫为省时间而去拼拼凑凑——一部分按老本子演,一部分采用新本子,或一部分用老词儿,一部分用新词儿。在老本子里,《三击掌》与《探寒窑》等折都很不错,不见得比我写的差。可是呢,在文字上,我写的好吧坏吧,通体有我个人的笔风儿;老本子中的文字总有不大通顺的地方。两掺着演,一定缺乏文字风格的一致,打起字幕来会叫大家不好受。再声明一次:演旧的或演新的都可以,就是切勿新旧两掺!
(二)戏曲观众爱听歌唱。这个本子里有不少唱词,大半是给薛平贵与王宝钏预备下的。为保护演员的嗓子,建议在演完第三折可以休息。休息后两位主角可以换人扮演。三、四折之间,相隔十八年,他二人已都变了样子,薛平贵生了胡须,王宝钏也非复青年。在这里换人,似乎没有什么说不下去的地方。这比各由一人演到底,而删去许多词句较好一些。删减词句往往会产生语气上下不接的毛病。
唱词一概未注明板式(如导板、慢板之类),以便导演自由安排。
对于做派也未随时详加说明,这请导演须在字里行间找出戏来。在京剧的《三击掌》、《探寒窑》里,老生,老旦的动作不多,不大活泼。在我编的词儿里,我预备下一些可以做戏耍身段的地方,虽未尽注明,可是细看一看便可发现。
(三)薛平贵应由文武老生扮演,能唱能打。若找不到这样文武双全的人,则应重唱工,切勿重武轻文。在第一、二两折里,他是小生模样,但勿由小生扮演——特别是在京剧里。
(四)全部唱词都是上下句押韵的(叠翠),请保持完整。
(五)有些地方,因求新颖,我没有按照老规矩安排。例如:第二折最后,魏虎探出头来怪笑。这不合乎老规矩,也许碍难照办。我请求导演多费点心思,看到底能够办到与否。实在做不到,就还袭用老套子。若是能够办到呢,就多少带出点新鲜劲儿来。不加思索便先摇头,旧框框就很不易突破。
同样的,在词句快慢上,也须依照剧情,作适当安排,不要叫老框框给框住。例如:京剧与河北梆子的《武家坡》里,薛平贵总是慢条斯理的,仿佛回家不回家,找得到找不到王宝钏全无关紧要。及至见了她,还是毫不动心,开始骗她,戏弄她。在这新本子里,我叫他一见到武家坡就动了心,高声急切地呼唤众大嫂……。这个薛平贵的念词与动作不能再是慢腾腾的,要紧张急切。
不再多举例子,只要细细咂摸,便会随时找出些新东西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