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謀是可靠的嗎?

  看《三國演義》的人,都很佩服諸葛亮足智多謀;而對於張飛,多半都笑他有勇無謀。古來許多政治上著名的人物,也常常以智謀的高下,作爲衡量和選拔屬僚的標準。看來,智謀似乎是很重要的一種政治才能,我們應該怎樣對待它呢?

  所謂智,便是指人們的聰明智慧;所謂謀,便是指人們對問題的計議和對事情的策劃。智是謀之本,有智纔有謀,所以智比謀更重要。

  但是,人的智慧決不是無限制的。要想任何東西都知道,擁有無窮的智慧,那不過是愚夫的妄想而已,實際上絕對不可能做到。所以,人們的聰明智慧可以區別爲虛、實、真、假、大、小等各種類型。有一種人看來好像很聰明,嚴格說來,只不過是假聰明或者是小聰明罷了,算不得真聰明,更算不得大聰明。司馬遷寫《史記》的時候,介紹“樗裏子滑稽多智,秦人號曰智囊”。他給我們留下的印象,總覺得樗裏子很“鬼”,有些小聰明,但是未必稱得起是真正有智慧的人。

  歷史上還有許多被稱爲明智的人物,結果也並沒有什麼真正值得佩服的聰明智慧。司馬遷在《史記》中描寫戰國時代的情形是:“當是時,齊有孟嘗,趙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寬厚而愛人。”然而結果如何呢?齊、趙、楚、魏難道不是被秦始皇吞併了嗎?

  這就說明,要是人們光憑着聰明智慧,想解決一切問題是行不通的。老子早在他的《道德經》中就大聲疾呼:“絕聖棄智,民利百倍。”然而,孟嘗君、平原君、春申君、信陵君等都不能照着老子的主張去做,這又是什麼緣故呢?

  殊不知老子和後來的六國諸君,各執一偏,要麼就主張絕聖棄智,否定一切;要麼就憑着自己的明智,盲目自信。結果當然都不美妙。他們的毛病就在於不重視羣衆的智慧。從這一點來說,後來的《淮南子》卻比他們都要高明。

  漢代淮南王劉安,在他所撰的《淮南子》一書中說:“積力之所舉,則無不勝也;衆智之所爲,則無不成也。”這個道理說得很對,他的意思也可以解釋爲對羣衆智慧的讚頌。我們還可以進一步加以解釋,就是說,所謂聰明智慧只能來源於實際知識。而任何個人的實際知識,都比不上廣大羣衆的實際知識那樣豐富。如果一個人對於實際情況根本不瞭解,連一些基礎的知識也很缺乏,那麼,他就更不可能會有什麼了不起的聰明智慧了。

  因此,我們可以看到,從來只有實際知識豐富的真正有智慧的人,纔是能夠深謀遠慮的人。歷史上這樣的例子很不少。比如《史記》的《越王勾踐世家》載:“范蠡事越王勾踐,既苦身戮力,與勾踐深謀二十餘年,竟滅吳,報會稽之恥。”當時的范蠡不但自己有豐富的知識,而且集中了羣衆的智慧,在這個基礎上再加一番深謀遠慮,就必然會有成就。假若丟掉這個基礎,把一切策劃都當成詭詐的謀略,那就將弄巧成拙,終不免於失敗的結局。

  最好的計謀只能從羣衆中產生。漢元帝時的宰相匡衡,曾經在他的奏議中說:“臣聞廣謀從衆,則合於天心。”這裏說的“天心”,當然只能理解爲客觀的自然規律。漢光武帝時著名的學者鄭興,也曾經勸告劉秀,要“博採廣謀,納羣下之策”。宋代范仲淹的兒子範堯夫,曾經勸告司馬光說:“願公虛心以延衆論,不必謀自己出。謀自己出,則諂諛得乘間迎合矣。”這些古人的見解都很不錯。特別是範堯夫所說的“不必謀自己出”,這一點尤其值得注意。有的人常常喜歡自己逞能,自作聰明,看不起羣衆,不管什麼事情總是要自己出主意,企圖出奇制勝,而不接受下面羣衆的好意見。有這種毛病的人,如果自己不覺悟,不改正這種毛病,終究會有一天要吃大虧。

  可見任何智謀都不是神祕的,不是屬於少數天才的,而是屬於廣大羣衆的。完全否定任何智謀,這固然不對;但是,過分相信智謀,甚至於依靠智謀,以求出奇制勝,那就更不對了。莊子說過:“智謀不用,必歸其天;此之謂太平,治之至也。”這兩句話如果不把它解釋爲消極無爲的思想,而把它解釋爲按照事物發展的客觀實際和自然規律去做事情,又有什麼不可以呢?

  現在,讓我們回到題目上來。究竟智謀是可靠的嗎?回答是要否定一部分,也要肯定一部分。任何片面的極端化的命題都是錯誤的。
Previous
Author:鄧拓
Type:散文
Total Words:1607
Read Count: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