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春已至,又到了一年最有生机的季节,虽还不是春风习习,却已是晓暮路易行了。今年的春季,来得异常晚,寒气未尽,风也余留着凉意。
这天,临近傍晚,忽而狂风骤起,气温猛然下降,几天攒起来的余热,被呼啸而来的大风一扫而光。转眼,已是大雨倾盆,一时间,视野都变得朦胧,天地间充斥着浓浓的水幕。
屋檐下躲了许久,大雨没有要停止的意思!
我撑着雨伞,急走在回家的路上,大雨滂沱,风从四面八方来,夹带着豆大的雨滴,钻进伞底,拍打在胳膊上,裸露的脚踝上,冰冷似寒铁。我拉低了雨伞,严严实实地遮住了头部,脑袋不被淋湿,是我最后的倔强。关注着脚下的路,余光扫过大雨中狂奔的行人,浑身湿透,感觉更冷。此时,一把小小的雨伞,竟成了为我遮风避雨,最及时温暖的存在。
路途过半,低头匆匆的我,突然闻到了一股饭香,是那种热油烹了葱花,又加了酱油和盐爆炒的混合香,就像儿时母亲做菜时,那种熟悉的味道。我被这油香油香的味道吸引,忍不住深嗅了一口,不自觉地放慢了脚步,眼睛看向左边的字画屋,玻璃门内,是一间方方正正的售卖墨宝的门店,屋内半空悬挂着大小不一的毛笔,桌上整齐的摆放着纸砚。
四周并无其他人家,饭香味大抵是从这屋里飘出来的。
走过店门一段距离,香味消散了,却在我心里留下一股暖意,仿佛我已走进屋内,尝到了这顿可口的晚餐,于这暮色寒冷的阴雨之中。
微微一笑,我自嘲地摇了摇头,古有望梅止渴,今有嗅香充饥。突然想到了那句话:“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一股陌生人家飘出的饭香味儿,便能驱散这冰雨中,饥寒交迫所带来的所有坏情绪。
«月亮和六便士»中说道:“我既要月亮,也要六便士。我要月亮上的六便士。”人生如梦,当你在抬头欣赏月亮追逐梦想的时候,或许并不妨碍你去争取六便士。
这一间不大的字画屋,装满了主人美好的诗和远方,也装满了平平淡淡,热热乎乎的一日三餐。他指定是个非常热爱生活的人,因为他的烹饪,温暖了我这样一位素昧平生,只在门口路过的陌生人。
这不禁,让我想到了曾经颠沛流离,却能安抚自己,享受生活,憧憬未来的苏东坡先生,作为宋词豪放派创始人,他的卓越和才华,令我钦佩。
乌台诗案的发生,让一度顺风顺水,意气风发的苏轼,生活发生了巨变,下狱后,他的生活陷入人生至暗时刻。那些等待最后判决的时日,一点一点吞噬了这位才华横溢,挥笔自如的文豪的所有骄傲与信心。他一日数惊,甚至在心里默默安排好了最后绝望的结局。
无法想象,当时的他,内心有多么煎熬,多么痛苦,但可以看到的是,诗案以后的苏轼,诗词风格大变。
倘若是其他人,受此屈辱后或许会一蹶不振,但苏轼并没有,他有傲骨却没傲气。到黄州之后,朋友赠与他一块地,他把它命名为“东坡”,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他每日辛勤劳动,并没有因为生活的辛苦而伤春悲秋,自怨自艾。他努力地融入当地生活,结交各类朋友,抛开曾经的束缚,做符合他现状的事情,积极发掘新的乐趣,以此来滋养内心,排解生活带来的苦闷。
苏东坡,是一个扎根于现实,真正懂得如何去享受生活的人。
他曾评价自己说:“上可以陪玉皇大帝,下可以陪卑田院乞儿。”士宦人生,田园乐趣,不分贵贱,都能欣然接受。他不会惋惜曾经的辉煌,也热爱此刻所拥有的一切。
自由豁达的灵魂,创造不出酸涩狭隘的思想,东坡先生的人格魅力,创作成诗词,一首又一首,成为后人精神世界的莫大享受。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每每吟诵苏轼的这首《定风波》,脑海里出现的便是“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从容不迫。生活怎么来,就怎么过,去留无意,宠辱不惊。
突然,一声汽车鸣笛打断了我的思绪,将我带回到眼前的十字路口,我抬高了手里握着的雨伞,风停了,雨水变小了,视野也开阔了。
生活从不会像理想中那般完美,可不管它向什么样的趋势发展,并不影响我们在这些不完美之中发现快乐,并收获快乐。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不忘远处的梦想,亦需享受当下的琐碎点滴,及时行乐。得意时,一日看尽长安花,艰难时,潦倒新停浊酒杯。可无论悲喜,生命的步履都无法回头,明天的太阳会照常升起。
当勇敢面对,纵横人间,不虚此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