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古海港

  古代的北京有海港嗎?回答:有海港。

  那麼,什麼地方是古海港呢?回答:就是什剎海和積水潭的那一片水面。

  這個海港現在雖然已經不存在了,但是,這一段歷史卻很值得我們研究。

  大家都知道,當着元世祖至元二十八年,即公元一二九一年的時候,精通天文、地理、曆法和水利的大科學家郭守敬,奉了元世祖忽必烈的命令,負責修通元大都(即北京)到通州的運河,使往來於江南的漕運船舶,能夠把南方的糧食,直接運到大都。

  爲了完成這一項巨大的工程,郭守敬做了艱苦的努力。他根據他的父親郭榮和他的老師劉秉忠傳授的知識,再加上自己實地調查和測量的結果,制訂了細密的計劃,並且親自指揮施工,經過一年多的工夫,終於修成了從通州到大都的這一段運河,命名爲“通惠河”。這在歷史上是值得大書特書的一件事。

  據《元史·郭守敬傳》載,修建“通惠河”的主要經過是:

  中統三年,……世祖召見,面陳水利六事。其一,中都舊漕河東至通州,引玉泉水以通舟,歲可省僱車錢六萬緡。……至元二年,……又言:金時自燕京之西麻峪村,分引廬溝一支,東流穿西山而出,是謂金口。……今若按視故跡,使水得通流,上可以致西山之利,下可以廣京畿之漕。……帝善之。二十八年,……守敬因陳水利十有一事。其一,大都運糧河不用一畝泉舊源,別引北山白浮泉水,西折而南,經甕山泊,自西水門入城,環匯於積水潭,復東折而南,出南水門,合入舊運糧河。……帝覽奏喜曰:當速行之。……三十年,帝還自上都,過積水潭,見舳艫蔽水,大悅,名曰通惠河。

  元代的詩人傅若金,曾以《海子》爲題,寫詩吟詠什剎海,其中也有“舳艫遮海水,彷彿到方壺”的詩句,與《元史》所載忽必烈“過積水潭,見舳艫蔽水”的情形完全一致。這就表明,當時漕運的船舶可以直接駛到元代大都城的“海子”裏來。由於船舶擁擠,以至水面都被遮住,幾乎看不見了。這個海子當然只是人工造成的小內海,但是,它完全成了一個裝卸漕糧的港口,則是毫無疑義的。

  人們也許會覺得奇怪,郭守敬引白浮泉水入城是可能的嗎?白浮泉水源在昌平城東南的鳳凰山,那一帶地勢約爲海拔六十米,中間經過沙河和清河兩河谷,地勢降低到海拔四十五米以下,而積水潭和什剎海周圍的地勢則是海拔五十米左右。按照這樣的地勢看來,怎麼能夠引白浮泉水入城呢?

  原來郭守敬詳細勘測了地勢之後,設計了一條長達三十公里的河渠,引導白浮泉水先向西流,然後轉向南流,再向東南流入昆明湖(即甕山泊),然後繼續向東南流,注入大都城。這一條渠道,就是著名的“白浮偃”。它的遺蹟現在還隱約可以尋見。

  根據同樣的道理,從整個通惠河的地勢來看,河牀的坡度很大,非採取其他技術措施,那是無法通航的。但是,郭守敬很有辦法,他設置了水閘和斗門,保證了船舶的順利通行。《元史·郭守敬傳》載:

  運糧河每十里置一牐,比至通州,凡爲牐七。距牐裏許上重置斗門,互爲提閼,以過舟止水。

  這是郭守敬在工程開始以前就已經設計好了的。就是說,從大都到通州,設有七座水閘,距離每座水閘約半公里的地方,又設有斗門。水閘和斗門的關閉或打開,就調節了運河各段的蓄水量,控制了水位的高低,使船舶可以順暢地通過。這些辦法與現在外國先進的大運河採用的辦法不是差不多嗎?而郭守敬的這些辦法卻是早在十三世紀就有了的呀!

  到了明代,據朱國禎的《涌幢小品》記載:“禁城中外海子,即古燕市積水潭也。源出西山一畝、馬眼諸泉,繞出甕山後,匯爲七裏濼。紆迴向西南行數十里,稱高梁河。將近城,分爲二,外繞都城,開水門,內注潭中,入爲內海子。”可惜此時郭守敬開的這一段運河卻已毀壞了。所以,在《明世宗實錄》上寫道:

  通州河道,經元郭守敬修浚,今閘壩具存。……京城至通州五十里,地形高下才五十尺。以五十里之遠近,攤五十尺之高下,無所不可。……迂迴以順其地形,因時以謹其浚治,此一勞而永逸之計也。

  又據劉侗、於奕正合撰的《帝京景物略》稱,嘉靖丁亥,御史吳仲請修通惠河,三月告成。然而,積水潭上一度出現的海港風光完全消失了。現在我們在研究北京城市建設的時候,如果把這一頁歷史重新翻閱一過,我想還是有意義的。
Previous
Author:鄧拓
Type:散文
Total Words:1640
Read Count: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