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上火”之說

  常常聽見有人說:“這幾天身子不舒服,醫生說是上火了。”於是吃下一兩服清涼劑,很快就好了。這裏所謂“上火”,到底是什麼回事呢?回答這個問題對於我們每個人的修養似乎也頗有益處。

  據一部最老的中醫經典《黃帝素問》的論述,“上火”的原因是“發熱”,而“發熱”的原因,有的由於外界的感染,如烤火等等;有的由於身體虛虧,所謂“元氣損耗”的結果;有的由於氣鬱,如憂恐、盛怒等所激起。《素問》中有許多名言,爲一般中醫所傳誦。比如說:“南方生熱,熱生火”;又說:“陰虛生內熱”。看來“上火”的原因雖然有好幾種,但是外界的感染比較好治,麻煩的在於虛虧和氣鬱這兩方面。

  因此,如果有人想要講求養生之道,最好勸他平素注意保持心平氣和,就不至於出毛病。而要做到心平氣和,當然與涵養功夫的深淺有關。但是,除此以外,鍛鍊身體、預防疾病無疑也是重要的。

  那麼,究竟應該怎樣注意,纔可以避免“上火”呢?古代有許多著名的中醫,都曾教人以攝生之術。他們的方法,主要是從疾病的根源上着手,這可以叫做治本或根治的方法。其次,臨時治標的方法當然也不應該放棄,不過那隻能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罷了。

  從根源上說,火既然被認爲是由熱而來,那就一定要防熱了。金朝的名醫劉完素,在他所著的《六書》中說:“諸熱皆屬於火。”因此,他認爲要“驅火”必須“退熱”。元代的名醫李杲,在他所著的《十書》中也認爲,“飲食勞倦”都會“損耗元氣”,都會“生火”,而“火與元氣不兩立,一勝則一負”。照他的看法,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必須注意飲食不可失節,寒暖不可失調,更不可喜怒無常,任性放縱。

  李杲的學說還有一個重要的內容,就是他認爲“火分內外虛實”。這又進一步對於上火的症狀,做了比較深入的分析,從現象找出原因,確定幾種不同的性質。明代的著名中醫張介賓,在這一方面的學說,基本上是按照李杲的著作加以發展。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要區別內外之火併不困難,而要區別虛實之火卻較難。但是,只要記住勞損則虛、積鬱爲實,這樣也就大致可以區別了。當然,具體分析病情,並且對症下藥進行治療,這是醫生的事情。我們只不過從衛生的知識方面大略懂得一點而已。

  具體的情況是複雜的,要區別虛實也不能簡單化。比如,有的人也許飲食不消化,造成積滯,但是他的身體素來衰弱,這是虛實交錯的一種情況;反過來,有的人也許幾天沒有休息,以致過度疲勞,但是他的身體素來強壯,這又是虛實交錯的另一種情況。如此等等,可以類推。

  一般說來,對於自己的身體應該有基本的估計,找出一種規律,遇到上火之類的小病,自己稍稍加以調攝,自然就會痊癒,即便到邊僻的地方,萬一有病也不致張皇失措。如果又懂得一些醫學常識,就更加心裏有數了。

  當然,問題是要看那已經懂得的一點醫學常識是否正確。如果不懂裝懂,並且生搬硬套,那還不如不懂的好。

  比如,張介賓的《景嶽全書》,有一節《論治火》。他的中心思想是說:“實火宜瀉,虛火宜補。”然而,這兩句話只能算是一般的原則,實際運用起來,不能不發生種種變化。所以,張介賓接着又說:“虛中有實者,治宜以補爲主,而不得不兼乎清;實中有虛者,治宜以清爲主,而酌兼乎補。”可見,對於一切實火併非不管三七二十一,統統投以清瀉之劑,而對於一切虛火也決不可統統投以滋補之劑,必須處處注意虛實交錯的種種情況,詳細分析這些虛火或實火發生的具體情況和部位。

  在這一點上,中醫的科學性並不比西醫爲差。正如西醫能夠具體分析人體的某一部分有發炎的症狀一樣,中醫也能夠區分心、肝、肺、胃、脾、大腸、小腸、腎、膀胱等各部分的虛火或實火,並且能夠找到黃連、梔子、石膏、黃芩、天門冬等三十幾種不同的藥物去治療它們。

  爲了普及醫學知識,最好有一些研究中醫的朋友,仿照其他科學小叢書的方法,編寫若干種中醫常識的小冊子,把人們經常見到的疾病和醫療原理,做一番通俗的解釋。附載一些單方。這是我順便提出的一項小小的建議。
Previous
Author:鄧拓
Type:散文
Total Words:1576
Read Count: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