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灶

  江南各地旧俗,对于厨房里的所谓“灶神”,很为尊重,总要在灶头上砌一个长方形的小小神龛,将一尊用红纸描金画出来的“灶神”供奉在内,上加横额,写就“东厨司命”四字,这仪式定在大除夕举行,燃香点烛,斋以百叶、粉皮、油豆腐与香菌、扁尖、木耳等素食品,再配上桔子、乌菱、糖年糕等果饵;末了焚化一副纸做的所谓“圆段”,于是合家男女老小,叩头礼拜,称为“接灶”。

  供奉了一年,到农历十二月二十四日晚上,就要举行“送灶”仪式,一样的点了香烛,斋了素食品和果饵;另外,又要用糯米粉裹了豆沙馅做成团子,名叫“谢灶团”,以四个作供,而最重要的,是供上用麦芽糖做成的一个糖元宝,昔人称为“胶牙饧”。怎么叫做“胶牙”呢?据说这夜灶神上天去朝见玉皇大帝,要把这一家一年来做错了的事情,告诉玉帝,当然对于这一家是大为不利的。因此异想天开,把这两种富有黏性的糯米团和糖元宝给灶神吃,胶住他的牙齿,使他开口不得,就可把做错了的事情瞒过去了。这风俗,在宋代就有了,范成大《吴郡志》中有云:“二十四日祀灶,用胶牙饧,谓胶其口,使不得言。”《吴县志》也说:二十四日祀灶,名送灶,用糯米粉团和糖饼,说是灶神这一天上天时,要讲人家的过失,所以用这两件东西来粘住他的嘴。这不但是苏俗如此,杭州也有此俗。吴曼云《江乡节物词》云:“春饧着色烂如霞,清供还斟玉乳茶。不用黄羊重媚灶,知君一楪已胶牙。”又朱竹垞《醉司命》词有云:“炼香以烧,翦纸而焚。饧糕粉荔,杂沓上陈。”足见送灶用胶牙饧,是不止苏州一处;朱竹垞是嘉兴人,或许鸳鸯湖畔也有此俗吧?怎么叫做“醉司命”呢?据说从前是不用饧来胶灶神的牙的,而用酒糟来涂抹灶门,称为“醉司命”,用意也与胶牙饧一样,就是用酒糟来醉倒了灶神,使他上了天,无从向玉帝搬弄是非,曾有一位诗人二十四日在万安舟中赋诗云:“十八滩头一叶身,人言司命醉今辰。扪心一一从头数,无过无功可告神。”这种风俗说来虽很可笑,倒也很为有趣。

  送灶仪式结束时,全家礼拜恭送,然后将纸做的灶神捧在一顶纸轿里,到门外去焚化,把烬余的残纸送还神龛中,美其名曰“接元宝”。同时把先就准备了的青豆或黄豆,和好几根剪成寸许长的稻草,撒在屋顶上,叫做“马料豆”,原来是给灶神的马吃的。

  清代诗人郭频伽,曾作《送灶词》,很有风趣,诗云:“白米出磨如玉尘,𫗠𫗮作饼甘入唇。青竹灯檠缚舆轿,红笺剪碎糊车轮。愿侯上天莫逡巡,祝侯之来福我民。勃谿诟谇侯不闻,男呻女吟侯不嗔。常时突烟有断绝,有时腷膊烧湿薪。侯居我家亦云久,亮如鲍叔知我贫。上天高高帝所远,虮虱小臣纵疏懒。平生所事不欺人,何况我侯皆在眼。今朝再拜前致词,富且不求余可缓。有酒在瓶肴在盆,故事聊以糟涂门。安知司命不一醉,我已独酌余空樽。千家送神爆竹齐,小儿索饭门东啼。”这是一首绝妙的讽刺诗,灶神如果解事,也将忍俊不禁。一结更是仁人之言,音在弦外,意味深长。
Previous
Author:周瘦鹃
Type:散文
Total Words:1172
Read Count: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