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草的俗名

  《缘督庐日记抄》卷十三,光绪丁未四月下云:

  “初七日,往返田塍,见野花,指问村人。野木犀枝叶花朵皆如桂,但白色。墙上有藤下垂如金银花,亦白色,土人谓之石沿藤花。又有小红花,瓣如障扇形,土人名山荷花浪。此皆土俗语,若欲考其名义,须检《尔雅》本经。”叶鞠裳好古,故尊信《尔雅》《本草》,但土俗语亦自佳,即古书中名义多自俗名出,注疏家亦多征引,若郝兰皋的《尔雅义疏》最为显著,不佞亦正以此益喜之也。毛子晋著《毛诗陆疏广要》,疏解颇详,后刻入青照堂丛书中,有李时斋批语常引俗名,在采采芣苡条云:

  “车前以多生道旁故名,吾乡人或名猪耳。叶断之有丝,小儿或呼为老婆绩线。”此于经说或博物学上不知价值若何,却是民俗志的好资料,可以见平民或儿童心理,不单是存方言而已。范啸风著《越谚》卷中记名物,花草项下有绍兴土俗名数条,稍为增补注释共得八则。

一 臭婆娘


  臭婆娘。《越谚》注云,“其子细,其气臭,善惹人衣。《留青日札》名曰夫娘子,实即《尔雅》所谓蘮蒘窃衣耳。越呼是名。”钱沃臣《蓬岛樵歌》续编注云,“《留青日札》,草子甚细,其气臭恶,善惹人衣者,名曰夫娘子。南方谓妇人无行者曰夫娘,盖言其臭恶善惹人者。案即《尔雅》蘮蒘窃衣,俗曰臭花娘草。”钱君为象山人,可知宁绍方言相同也。郝兰皋《尔雅义疏》下一窃衣注云,“今按此草高一二尺,叶作桠缺,茎头攒蔟,状如瞿麦,黄蕊蓬茸,即其华敷,粘着人衣不能解也。”《本草》似未著录。日本中勘助著小说《银茶匙》前篇四十三,叙岩桥至丛莽中采取狗虱,撒人衣发上,盖即此物,亦是土俗名,字书上无考,平常只如字解作狗身上虱,此殆以形似而借用也。

二 官司草


  官司草。《越谚》作官私草,注云,“有茎而韧,孩童争胜为戏。”案此即是车前,如苏颂所云,春初生苗,叶布地如匙面,中抽数茎作长穗如鼠尾,花甚细密,青色微赤。儿童拔其茎,对折相套,用力拉之,断者为输,盖是斗草之戏也。俗称诉讼为打官司,故有此名,官私疑误。尤西堂著《艮斋续说》卷七云:

  “《芣苢》序曰,后妃之美也,和平则妇人乐有子矣。传曰,文王之时万民和乐,儿童歌谣。申公亦谓童儿斗草嬉戏歌谣之词。今急口读之,其声甚似。”《诗传》《诗说》原系丰道生伪作,但斗草之说亦颇可喜,姚首源在《通论》中大加以嘲笑,未免以人废言矣。日本寺岛良安编《和汉三才图会》卷九十四有角牴草一项,注云:

  “案角牴草原野湿地有之,叶布地丛生,微扁,似石菖而色浅。秋起茎,顶作穗青白色,可有细子而不见。其茎扁强健,长六七寸,小儿取茎绾穗结如钱襁,而用二个,一插其结处,两人持茎相引而断者为输以戏,因此草俗名相扑草。”看图盖是莎草类,儿童游戏用法相同,故名亦相类,在中国不知何名也。《和汉三才图会》原用汉文,今仍其旧,唯一二费解处,稍为修改。

三 黄狗尾巴


  黄狗尾巴。《越谚》无注。《尔雅义疏》下一稂童粱下引郑志,“韦曜问云,《甫田》维莠今何草?答曰,今之狗尾也。”《本草纲目》卷十六狗尾草下时珍曰,“莠草秀而不实,故字从秀,穗形像狗尾,故俗名狗尾。”《和汉三才图会》注云,“案狗尾草原野多有之,小儿用之钩蛙为戏者。”在中国不闻有此游戏,但小儿亦喜采取玩弄耳。

四 碰鼻头草


  碰鼻头草。《越谚》作湴浡头草,注云,“似莼。”《本草纲目》卷十九莕菜下时珍曰,“莕与莼,一类二种也,并根连水底,叶浮水上;其叶似马蹄而圆者,莼也;叶似莼而微尖长者,莕也;夏日俱开黄花,亦有白花者。”这里所谓碰鼻头草盖是莕而非莼。越中多水,城内道路几乎水陆并行,乡下则河港尤阔大,交通必赖舟楫,人民对于水里的东西自然特别感有兴趣。如坐“躅桨船”——《越谚》卷中注云,小而快,用脚踏桨,桨在后,躅从《荀子·礼论篇》注。”案躅字无可注音,当读如绍兴音弱。——中,进村间小溇,见两岸碧叶贴水,间开黄白小花,随桨波而上下,便知俗名之妙,老百姓非全无幽默者也。《诗经》周南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仿佛亦有此意,此固非如范啸风所谓今之闭户攻八股者所能领会者也。

五 老弗大


  查旧日记有一节讲到老弗大,时为光绪己亥(一八九九)十月十六日,其文云:

  “午至乌石头墓所,拔老弗大约三四十株。此越中俗名也,即平地木,以其不长故名,高仅二三寸,叶如栗,子鲜红可爱,过冬不凋,乌石极多,他处亦有之。性喜阴,不宜肥,种之墙阴背日处则明岁极茂,或天竹下亦佳,须不见日而有雨露处为妙。”陈淏子著《秘传花镜》卷三花木类考中平地木一则云:

  “平地木高不盈尺,叶似桂深绿色,夏初开粉红细花,结实似南天竹子,至冬大红,子下缀可观。其托根多在瓯兰之傍,虎茨之下,及岩壑幽深处。二三月分栽,乃点缀盆景必需之物也。”越中此草很常见,盆栽易茂,北方似无有,唯在日本亦有之,俗名薮柑子,或写汉名紫金牛,为植物学的一科名。杉木唯三著《植物和汉异名辞林》在薮柑子下亦收录平地木一名,而知者盖鲜,日本译《呐喊》序文中有“结子平地木”一语,译注云,“内蒙古克什克腾旗西南的围场称平地松林,平地木殆其地所出产耶。”此则舍近求远,未免徒劳而无功也。

六 天荷叶


  《本草纲目》卷二十虎耳草下时珍曰,“虎耳草生阴湿处,人亦栽于石山上,茎高五六寸,有细毛,一茎一叶如荷盖状,人呼为石荷叶,叶大如钱,状似初生小葵叶及虎之耳形,夏开小花淡红色。”《花镜》卷四藤蔓类考云:

  “虎耳一名石荷叶,俗名金丝草。其叶类荷钱,而有红白丝缭其上,三四月间开小白花。春初栽于花砌石罅,背阴高处,常以河水浇之,则有红丝延蔓遍地,丝末生苗,最易繁茂,但见日失水,便无生理矣。”此节所说最得要领,盖叶上红白丝与红丝延蔓俱是天荷叶的特色,小时候对于此草觉得有兴趣即在此诸点,西湖花隐翁亦注意及此,这是很有意思的事。

七 骨牌草


  《本草纲目》卷二十石韦下时珍曰,“多生阴崖险罅处,其叶长者近尺,阔寸余,柔韧如皮,背有黄毛,亦有金星者,名金星草。叶凌冬不凋。”又金星草下引掌禹锡云:

  “喜生背阴石上净处及竹箐中少日色处,或生大木下及背阴古瓦屋上,初出深绿色,叶长一二尺,至深冬背生黄星点子,两两相对,色如金,因得金星之名。”越中所见叶只长一二寸,黄星亦两两相对,因形似骨牌,故得是名,俗传如能收集三十二张成一副,便是神药,可治虚损,服法已记不清,大抵是炖老鸭吃吧。陈伯雨著《金陵物产风土志》中云,“钟山多药材,有骨牌草者,点肖其牌,云能治劳瘵,《本草》所未载也。”即是此草,《本草》中曾载着,但云主治疮毒为异耳。

  梁茝林著《浪迹续谈》卷五有骨牌草一则云:

  “骨牌之戏自宋有之,宣和谱以三牌为率,凡六面,即骰子之变也。近时天九之戏见于明潘之恒《续叶子谱》,云近丛睦好事家变此牌为三十二叶,可执而行,则即今骨牌碰湖之滥觞也。今张氏如园中有骨牌草,春深时丛生各地,草叶狭而长,其叶尾各有点子浮起,略似骨牌之式,天牌及地牌最多,唯虎头略少。余在扬州时即闻有此草,佥言若得三十二叶,点子皆全者,可治血证,而实未曾目见此草,今乃于如园中亲手摘视,未知先有此草而后有骨牌,抑先有骨牌而后生此草,不可得而详矣。”案金星草已见于《嘉祐本草》,又《益部方物略记》中亦载,可知宋时已入药,唯骨牌草之名则当起于近代耳。掌禹锡称其叶长一二尺,宋子京赞亦云长叶丛生,盖是生在阴崖深箐中者,昔在故园所见都在木犀枝间,故颇短小,或是变种也。

八 咸酸草


  《本草纲目》卷二十酢浆草下时珍曰,“苗高一二寸,丛生布地,极易繁衍,一枝三叶,一叶两片,至晚自合帖,整整如一。四月开小黄花,结小角,长一二分,内有细子。”苏颂曰,“初生时小儿喜食之。”案此所说均合,小儿摘叶食之,味微酸,故名。小野兰山著《本草纲目启蒙》卷十六引《闽书》,亦云咸酸草,与越中同。

  此外本来还有两三种植物要说,今姑从略。上面我所记的只是物名,引了古书稍加注释,表示对于土俗语的兴味之一斑而已,这在方言与民俗学上的意义未曾有所说明。柳田国男在所述《民间传承论》第八章言语艺术中有关于动植物俗名的几段话,都说得极好,今摘译其植物名一部分于下:

  “鸭头草的方言实在很多,有叫作染坊的老奶奶或染店客人者,这就把新造此语的时代也指示给我们了。染坊职业化了,普及于国内,在足利时代之末,江户前期顷,村人看了这花的蓝色,便去与新近印象很深的染坊连接起来,其定名的时代差不多就可推知了。曼珠沙华(案即石蒜,越中称蟑螂花)也有种种名字,因为在彼岸(案即春秋分前后各三日,共七日称彼岸)时分开花,故称为彼岸花,或远望其形状而定名的,曰狐花,又因触着感觉疼痛而曰烂手,曰保世花,也是好玩的名字。保世留者,四国之方言意云使热辣辣的痛也。又有地方嫌恶此花,称之曰死人花,或则因其开在水边,故取水怪之名称之曰猿猴花,河童花。(案猿猴借音,即是河童之别名,似溺鬼而系生物云。)这种名字在远隔地方也会相同,或由传闻而沿用者当亦有之,但偶然命名一致者盖亦多有。如称此花为河童花,在各地方多用河童的方言下再着一花字为名。”中国方言亟待调查,声韵转变的研究固然是重要,名物训诂方面也不可闲却,这样才与民俗学有关系,只怕少有人感兴趣,不单是在这时候没有工夫来理会这些事也。廿六年八月七日在北平。
Previous
Author:周作人
Type:散文
Total Words:3658
Read Count: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