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山漆和田漆

  很多人都喜歡中藥,我也喜歡中藥,因爲時常鬧病,慢慢地熟悉了一些中藥,聽到和看到不少關於中藥的材料,覺得這裏邊有許多道理,還有待於專家們做進一步的研究。

  最近我對於三七感到特別的興趣。它出產於雲南等地,可以算是中藥寶庫中的一顆明珠。它的用途正在日益擴大。它對於各種疾病的治療價值,正在逐步地被人們所認識。但是,現在人們所已經知道的它的藥用價值,仍然極不完全。它的用途究竟有多大,真是未可限量啊!

  爲什麼叫做三七呢?這個名稱的由來已經說不清楚了。歷來流行的有三種解釋。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說:

  人言其葉左三右四,故名三七;蓋恐不然。或雲本名山漆,謂其能合金瘡,如漆粘物也;此說近之。金不換貴重之稱也。

  看來,三七、山漆、金不換,這三個名稱由來已久,而以山漆的名稱爲較合理。

  我聽到還有一種解釋,說三七是指這種藥要生長二十一年的意思。但是,據云南的朋友說,這是根本不可能的,事實也決非如此,這正如說左三葉、右四葉一樣失於牽強。如果因左三右四而名三七,則爲何不叫做三四呢?如果因爲要生長二十一年而名三七,則爲何不叫做念一呢?可見三七的名稱確有問題。

  然而,我們還可以看到,廣西也有一種土藥,名叫田漆。它的形狀和藥性簡直同山漆沒有什麼差異。從這裏,我得到一個啓發,似乎三七可以肯定是由於音誤而產生的一個名稱,它的真名應該是山漆。而山漆和田漆應該肯定是相同的藥物。這樣解釋就能避免關於三七的種種不合理的說法,使中醫的藥物命名更加符合科學的要求,也更加符合於實際。

  山漆和田漆的形狀和特性,確實沒有什麼差別。《本草綱目》說它“根曝幹黃黑色,團結者狀略似白芨,及長者如老幹地黃。有節,味微甘而苦,頗似人蔘之味”。不過田漆的效力似乎不如山漆。因此,在中醫藥物學中,應該以山漆爲主要的名稱,而以田漆附屬於山漆之下。至於三七的名稱,當然可以取消不用,因爲在藥物學上這個名稱是站不住腳的,不比口頭上可以隨便稱呼都沒有多大關係。

  中國醫藥有獨特的寶藏,這從山漆的功效上又一次充分地表現了出來。首先,它是最強烈的一種補藥。雲南人常常用山漆燉雞,給年老體衰的病人吃。如果年青強壯的小夥子吃上幾口,就要流鼻血,全身發熱。但是,它還有更大的作用,是用於止血、散血、定痛等等。李時珍說:“此藥近時始出南人軍中,用爲金瘡要藥,雲有奇效。……凡杖撲傷損,淤血淋漓者,隨即爛嚼,罨之即止。青腫者即消散。若受杖時,先服一二錢,則血不衝心。杖後尤宜服之。產後服亦良。大抵此藥氣溫、味甘微苦,乃陽明厥陰血分之藥,故能治一切血病。李時珍還說明,無論吐血、血痢、婦女血崩、經水不止、產後惡血不下,以及癰腫、虎咬、蛇傷等症,都可以用山漆治癒。

  不過,必須特別注意掌握用藥的分量,沒有經驗的千萬不要自作聰明隨便用藥,而必須請教有經驗的中醫,這種藥用得不適當,稍稍過火,就會出亂子。這個道理好比其他事物運動的規律一樣,只是表現得更加激烈,如果你掌握得正確,它對人就非常有益;如果超過了限度,就變成荒謬絕倫,立刻會致病人於死地。所謂“庸醫殺人”往往如此。

  這個事實可以引起我們更進一步認識:事物都有正面和反面。好和壞,利與弊,在一定的條件下,往往同時存在;並且各有一定的限度。凡是超過了限度,則條件發生變化,好的可能就變成壞的,有利的就可能變成有害的。至於在條件根本不適合的時候,那麼,即便有最好的東西也將毫無用處,甚至無益而有害。這些就更不必說了。
Previous
Author:鄧拓
Type:散文
Total Words:1386
Read Count: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