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斯腾湖滨  夜谈

  我们接受巴鲁邀请,

  和他同宿一个帐篷;

  在昏黄的灯光下,

  他打开记忆之门——



  他生在“中华民国”元年,

  只有收税官记得他是“国民”;

  在那漫长的三十八年,

  他尝尽了人间的苦痛……



  爷爷留下什么房子?

  三根棍支起一顶破毡棚,

  爸爸留下的羊皮袄,

  补丁上面盖着补丁;



  他在牧主的领地上,

  光着屁股度过童年;

  他赶着牧主的羊群,

  赤着脚板送走了青春;



  饥饿拧痛他的肚肠,

  寒冷追逐他的脚踪;

  他口袋里没有一文小钱,

  也没有亲近过一个女人……



  他挑亮小桌上那盏灯,

  灯光照亮了整个帐篷;

  三十八年过去了,

  穷苦的牧人翻了身。



  在帐篷的那边,

  响着他妻儿轻匀的鼾声;

  在帐篷的外面,

  他的羊群在咩咩低鸣。



  他比了一个简单手势,

  我听到他心底的声音——

  蒙古人有了祖国,

  蒙古人永远跟着毛泽东。

1952年—1954年
乌鲁木齐—北京

上一页
Amazon AD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