尉繚子

尉繚在戰國時期有兩人,其中一人爲魏惠王時期的隱士,另外一人是秦王政時期的國尉繚。因同在戰國,容易混淆。尉繚在史書所提及的一般指魏繚。

生卒年不詳,戰國兵家人物。魏國大梁(今河南開封)人。不知姓,名繚,秦王政十年(公元前237年)入秦遊說,被任爲國尉後,改稱尉繚。

他爲秦王嬴政統一六國立下汗馬功勞,主張‘併兼廣大,以一其制度’。相傳尉繚懂得面相占卜,在被秦王嬴政賞識之初曾經認定嬴政的面相剛烈,有求於人時可以虛心誠懇,一但被冒犯時卻會變得極之殘暴,對敵人也毫不手軟。尉繚認爲這樣的嬴政欠缺照顧天下百姓的仁德之心,多次嘗試逃離嬴政爲他安排的住處。

從《史記》的記載可知,秦始皇時代的尉繚,可能是梁惠王(魏惠王)時期的尉繚,也有可能是他人"然而既是同名,又同是魏國人(或大梁人),兩個尉繚又都知兵法!知人世!知政治,其見解又是如此之接近,而且又都有道家隱遁之經歷,故不能以其年高不能著兵法就斷定他們是兩個尉繚"據此,魏惠王時期的尉繚與秦時的尉繚爲同一個人是有可能的"。

兵書《尉繚子》作者存疑:1972年在山東臨沂銀雀山漢墓出土了《尉繚子》殘簡,僅能證明《尉繚子》不是後人所著的僞書,無法證明該書的作者是誰。《尉繚子》兵書,依然無法判斷是由魏惠王時期的隱士或是秦王政時期的國尉著作,史學家衆說紛紜。